一週三張“王炸”後美聯儲再放“大招”:聯手九大央行救市,緩解美元融資市場壓力

一周三张“王炸”后美联储再放“大招”:联手九大央行救市,缓解美元融资市场压力

美東時間本週四(3月19日)早間,美聯儲表示,隨著全球市場對美元的需求飆升,該行將把貨幣兌換計劃擴大到其他九個央行,即建立臨時美元流動性安排(掉期交易)。美聯儲在聲明中稱,除了與規模較大的其他央行的現有貨幣互換安排外,該行還將把額度延伸至澳大利亞、巴西、丹麥、韓國、墨西哥、挪威、新西蘭、新加坡和瑞典央行。這些額度將作為美元掉期,有效期為6個月。

這是美聯儲在本週先後動用商業票據融資工具(CPFF)、一級交易商信貸機制(PDCF)和貨幣市場共同基金流動性工具(MMLF)後,放出的又一“大招”。

美聯儲:旨在幫助緩解全球美元融資市場的壓力

據悉,美聯儲將向丹麥、挪威和新西蘭央行提供300億美元的貨幣互換,對剩餘的六家央行則提供600億美元的額度。《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隨著近期市場出現的流動性緊縮,北京時間3月19日傍晚,美元指數已經衝破102關口,創下2017年年初以來新高。

美聯儲在官方聲明中表示:“這些(貨幣互換的)安排就像美聯儲和其他央行之間已經建立的那些安排一樣,旨在幫助緩解全球美元融資市場的壓力,從而減輕對國外家庭和企業信貸供應的影響。”除了上面提到的9家新增央行外,美聯儲此前已經與加拿大央行、英格蘭央行、日本央行、歐洲央行和瑞士央行有常設的貨幣互換安排。

美聯儲本次宣佈擴大貨幣互換央行的舉措,是為支持全球金融市場而採取的最新行動。本週以來,美聯儲已經祭出了三個曾在2008年金融危機時動用的緊急措施,分別為商業票據融資工具(CPFF)、一級交易商信貸機制(PDCF)和貨幣市場共同基金流動性工具(MMLF)。

澳元兌美元週四創18年以來新低

美元流動性的緊縮,不僅導致美元指數創下逾4年新高,也導致一些非美貨幣暴跌。例如,3月18日,俄羅斯遭遇“股匯雙殺”。此前為穩定盧布,俄羅斯央行設置“匯率走廊”,即規定匯率的波動範圍,但18日當天盧布重挫至1美元兌80.87盧布和1歐元兌88.725盧布,雙雙觸頂“匯率走廊”邊界導致跌停,達到2016年以來的最低水平;土耳其里拉本週二下挫0.66%,跌至2018年9月里拉出現嚴重危機以來的最低水平;3月19日,澳元兌美元重挫4.6%,創2002年以來的最低水平。

據英國《金融時報》報道,澳聯儲主席菲利普·洛威(Philio Lowe)在堪培拉時間本週四告訴媒體,該行已經準備出手干預,以穩定外匯市場,但他認為流動性問題還沒有嚴重到有必要進行干預的程度。

荷蘭國際集團(ING)全球市場主管克里斯·特納(Chris Turner)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上週四,隨著美國商業票據市場的崩潰,美元融資的緊縮正式開始。美國商業票據市場是一個企業賴以融資的市場。目前我還不確定是什麼因素引發了這個市場的崩潰,但可能是貨幣市場基金的贖回所致,這些貨幣基金市場往往是商業票據市場的大賣家。隨後,缺乏現金的企業不得不將美元轉移到其他地方,而這個過程通過交叉的貨幣掉期市場引發了流動性的緊縮,並導致美元走強。儘管全球主要央行先後降息並向市場注入流動性,但美元流動性緊縮的問題依然存在。”

“我認為美元走強將是暫時的,但由於全球央行相繼推出緊急措施,美元走弱仍可能需要數週的時間。例如,美聯儲隔了一週才推出貨幣市場共同基金流動性工具。”特納對記者補充道。

每日經濟新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