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議中的《安家》,或成日劇翻拍指南

十年前《蝸居》刺中了國人的內心,十年後《安家》依然讓人揪心。


自開播以來,《安家》熱度不減,多平臺數據顯示,實時熱度持續霸榜。東方衛視、北京衛視兩大衛視日收視率均位列TOP5之內。


爭議中的《安家》,或成日劇翻拍指南


《安家》熱度持續不減,與其切中當下社會普遍關注的住房問題密不可分,從題材選擇上,照進現實生活,觸動了不少觀眾的心絃。伴隨著居高不下的關注度,對《安家》的爭議也從未淡出我們的視線。


爭議中的《安家》,或成日劇翻拍指南

△《安家》收視率


無論是將“跑道房”賣給婦產科醫生,還是撬走同事的單子,都成為網友爭議的焦點。而伴隨著劇集上線,這部翻拍自日版《賣房子的女人》的作品,關於中日版本的對比就沒有停止過。


日劇IP改編,跨不過那片海?


翻拍作品,從來逃不過與原版的對比。


近日熱播的《安家》,翻拍自2016年大熱的日劇《賣房子的女人》。在日版原作中,東京申奧成功,地產市場走熱,霸氣中介三軒家萬智憑藉實力賣出一套套有點奇葩,卻能精準擊中客戶需求的房子。這部作品成為日本職場劇的代表,在中國市場,也深受日劇粉絲的喜愛,豆瓣評分高達8.3分。


爭議中的《安家》,或成日劇翻拍指南


此後,日版《賣房子的女人》進行了IP系列化開發,第二部《賣房子的女人的逆襲》從已有評價來看,成績也不錯,電影版也可以說中規中矩。《安家》上線後,豆瓣開分僅6.5,原作8.3,成為網友對比的主要依據。“日劇改編真的有那麼難”“《安家》差在哪裡”等話題,更是成為劇迷爭議的熱點。


2016年之後,韓劇改編在國內市場日漸走低,不少影視內容人將目光轉向日本IP改編。近幾年,國內市場上日劇改編作品逐漸增多。


爭議中的《安家》,或成日劇翻拍指南


IP價值官統計發現,2017年以來,國內上線了不少熱門日劇IP改編作品,但從評分上來看,整體差距確實不小。原版日劇作品平均分達到8.49,最高評分《深夜食堂》更是高達9.2分;國內改編作品平均分只有4.89,大熱的作品,2018年的《北京女子圖鑑》《上海女子圖鑑》和當前的《安家》,評分也是剛過及格線,而此前令人期待的《深夜食堂》評分僅為2.8,創下歷史新低。


整體口碑差距過大,也難怪日本IP改編跨不過日本海。


那麼,這片海究竟阻隔了什麼?日劇IP改編,在國內市場為何整體成績堪憂?


日劇IP翻拍,次元破壁成阻礙


對於改編作品,有人吐槽改編後劇情過於尷尬,邏輯漏洞處處可見,但從跨文化IP改編來看,劇情硬傷是內容人講故事能力的問題,屬於技術層面,這種問題可能在其他作品中也能看到,但是隨著不斷的歷練,這種能力可以不斷提升。


然而對於跨文化IP改編,最大的難題是作品背後整個社會的文化審美。文化從理解到認同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有時候甚至永遠無法理解,更談不上認同。


就日劇IP中國化改編來看,除了劇情這個表面硬傷外,從文化角度來看,短時間內有兩點是很難達成共識的。


爭議中的《安家》,或成日劇翻拍指南


一是,次元文化壁壘問題。劇集,作為文化產品,是社會發展在特定時間、特定區域的文化映射。日劇,根植於濃郁的特色日本文化,作品從內容到表現形式都深深打上了日本的烙印。日本是二次元文化發生和繁榮之地,二次元文化如日中天,滲透到社會的方方面面。


在真人影視作品中,日本更是深受其影響。日本的劇集作品有著強烈的漫畫色彩,從人物性格的塑造到表演方式,都流露出濃濃的漫畫風。就拿《賣房子的女人》來說,是公認的職業劇,但一眾演員的表演,從面部表情到肢體動作,整體上都比較浮誇。


女主“面癱”“瞪眼”,女配“賣萌到作”,這種表演在日本認可度極高,是正常現象,但如果放到中國市場,極有可能被廣大觀眾吐槽“演技差”“浮誇”“脫離現實”等。小V在看的時候,職場氣氛沒看出多少,但是喜劇氣氛倒是感受強烈,頗有點當年看《愛情公寓》的感覺。


爭議中的《安家》,或成日劇翻拍指南


二是,粉絲文化的濾鏡問題。粉絲圈是一個“忠誠度”較高的圈子,尤其是核心粉絲群,其粘性可能超出普通路人的想象,越是小眾的圈子,粉絲之間越是“惺惺相惜”。從日前的“AO3”事件中,我們不難洞見“小眾圈層”的大力量。


在國內,日劇粉絲多是對二次元文化有著深深熱愛的群體,在劇集市場上並不算大眾。從豆瓣評分人數上,不難看出,《安家》與《賣房子的女人》的粉絲差距。但日劇些粉絲常年來接觸日本文化,對其理解和認同度遠高於普通觀眾,原作中的梗在他們看來是理所當然的存在,但投射到大眾身上,很多人可能並不理解這樣的梗。於是對日劇帶著“粉絲濾鏡”成為粉絲們的常態,對於跨文化改編,一般情況下會先入為主,內心排斥。國內“直譯”容易被說成沒創意、照搬照抄,改編太大,又容易被說成脫離原著。


爭議中的《安家》,或成日劇翻拍指南


這些根深蒂固的社會文化因素,提升了跨區域文化產品消費的門檻,而且這種門檻將會長期存在。


此外,珠玉在前,改編者壓力不小,面對壓力,想要超越也著實不是件容易的事,尤其是在對方優勢題材面前,相當於拿自己的短板與他人的長處相比。這時候要改編,就必須要先剝離原有的烙印,然後再重頭開始。


日劇IP,如何在中國市場打出一片天?


落地本土,是最直接有效的方式,但如何本土化表達也成為翻拍IP征戰中國市場的難點。


回憶起來,上一部觀眾一致認可的日本IP翻拍作品,居然要追溯到2001年的臺灣版《流星花園》了,雖然在題材上,王子與灰姑娘的故事佔盡了普世情感優勢,但臺版的改編落地性很強。


爭議中的《安家》,或成日劇翻拍指南


此後《東京女子圖鑑》被翻拍,《北京女子圖鑑》因為女主一路開掛,懸浮感較強,爭議較大,緊隨其後的《上海女子圖鑑》,在播出時間上失去優勢,但因為整體改編更接地氣,評分整體高於《北圖》不少。


如今,《安家》正在熱播,雖然一直有爭議的聲音,但整體故事卻剝離了日本味道,立足中國社會現實,也受到不少觀眾的喜歡,孫儷也在採訪中表示,85%以上的故事都是來源於真實的生活。


爭議中的《安家》,或成日劇翻拍指南


從此前的經驗積累中我們可以洞見,日劇翻拍,“合適的本土化”是作品品質的重要保障。


首先,是空間的“本土化”。這種情況更在跨文化IP翻拍上尤為重要,在跨文化翻拍的時候,空間本土化也面臨著不同的情況。


一種情況是當地有這種文化基因,但表現形式不同。就像日本《賣房子的女人》與中國的《安家》,日本的宅文化、中二風就不適合搬上現階段的中國熒屏,要想讓日本的《賣房子的女人》也能紮根中國市場,就需要更加真實、落地,需要有鄰里關係糾紛、需要有戶口、房本署名等中國當前社會現象的表達。


爭議中的《安家》,或成日劇翻拍指南


另一種情況是當地沒有某種文化基因,最好不要生搬硬套。這一點《深夜食堂》給了我們最好的教訓。在中國,夜生活豐富的城市,無外乎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的鬧區,更多普羅大眾從“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傳統中走來,《深夜食堂》的受眾基礎一定程度上可以忽略為零。此外,日本版《深夜食堂》破局小資文藝氣息,居酒屋文化在中國相對缺失,當前階段可能沒有翻拍的必要。


在中國,可能“擼串+扎啤”“大排檔”更能喚起人們的共鳴。而事實也證明了確實如此,翻拍的《深夜食堂》創下豆瓣最低分記錄,連主創都免不了吐槽,而B站的《人生一串》卻直擊人心,爆款出圈。


爭議中的《安家》,或成日劇翻拍指南


其次,是時間的“本土化”。無論是對跨文化IP的翻拍還是對本國IP的翻拍,時間合適都很重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審美,無論是在服道化等外在“包裝上”還是在內容情節的設定上,都需要符合當前社會發展的階段特徵。拿現代劇的潘湃來說,如果現在翻拍,劇中人物還拿十年前的手機、情節梗也停留在10年前,可能效果也會大跌眼鏡。


如今,《非正常死亡》《母親》《我不是結不了婚,只是不想》等多部日本IP正在落地中國市場的路上,日本IP在中國市場能否打出一片天,關鍵在於日本文化的“剝離”是否徹底,中國故事的表達是否地道。


IP翻拍無原罪,先“剝離”再落地


有人說“翻拍是原罪”,但放眼世界,優質IP改編其實只是一種再普遍存在的文化現象。中國會翻拍優質海外IP,我們的優質IP同樣走出國門,成為其他國家翻拍的熱門選擇,翻拍作品中同樣不乏遠超前作的優質作品。


被翻拍,是一個IP價值的體現,也是優質IP傳播、傳承的剛需,翻拍沒有原罪,只有合不合適。一部能火到讓大眾都關注的翻拍作品,必然有其火爆的理由,如果說內容創作團隊需要“剝離”後再“創造”,那麼身為觀眾,我們同樣需要跳出粉絲圈層與自我固有認知。


爭議中的《安家》,或成日劇翻拍指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