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血同行》融入四川保路運動,易烊千璽黃子韜劇中為青年樹標杆

影視作品中,虛構的主角人物,遇上真實的歷史事件,在不改變歷史結果的前提下,主角所表現出的正能量,可為同齡的觀眾樹立標杆

上映了接近2個月的《熱血同行》,即將迎來大結局,黃子韜在劇中飾演的崇利明,帶領新的豔勢番,在北京鏟奸除惡,幹掉豔勢番舊部,讓人拍手稱快;奔四川為民請命,見證保路運動,實在可歌可泣;赴上海勇鬥洋人,打贏洋人拳手,令人熱血沸騰。


《熱血同行》融入四川保路運動,易烊千璽黃子韜劇中為青年樹標杆

《熱血同行》崇利明打贏洋人拳手


劇中這3段故事,每段都是12集左右,很多觀眾喜歡北京和上海的故事情節,認為四川部分的情節,過於拖沓,甚至沒有意義。其實不然,如果你研究過晚清四川保路運動的意義,這十多集的劇情,反而不夠。 崇利明和阿易等人的四川之行的劇情,有3點重要意義,不僅讓觀眾對著名的“四川保路運動”有一定的瞭解,加深觀眾的民族認同感,也讓劇情承上啟下,平緩過度,主角性格自然而然地變化,為後面上海的故事劇情埋下伏筆。

01​四川部分的劇情,承上啟下,彰顯豔勢番的“新”意

崇利明成為新豔勢番番主後,不知道真相,因為自己老爹和哥哥舒爾太的死而一蹶不振,整日意志消沉。後來因為接受調查皇帝和哥哥的死因而和豔勢番舊部內鬥,在得知自己老爹也是被豔勢番舊部所殺後,便想好萬全之策,借蓮二之手,將豔勢番舊部全數殲滅,報仇雪恨。


《熱血同行》融入四川保路運動,易烊千璽黃子韜劇中為青年樹標杆

《熱血同行》崇利明建立新豔勢番


以上是《熱血同行》在北京部分的簡介劇情,講述崇利明為個人私事而手刃仇人的故事,也是新豔勢番的小試牛刀,向觀眾證明新豔勢番的實力。留洋歸來的崇利明組建的新豔勢番,相對比內臻等人的舊豔勢番顯然不只是實力方面更加高強,而在於思想上的開放,不再因循守舊,對皇命唯令是從。

因而,劇本上想要突出崇利明領導的豔勢番,在封建時代有新的主旨,那就要設置矛盾衝突的劇情,讓主角在亂世之中做出意想不到的抉擇,才能體現出新意所在。而四川保路運動,正好發生於晚清時期,且四川保路運動,既是壓垮腐朽清王朝的最後一根稻草,也是武昌起義的直接導火索,更是炸響辛亥革命的一聲驚雷


《熱血同行》融入四川保路運動,易烊千璽黃子韜劇中為青年樹標杆

《熱血同行》周覺號召民眾抵抗簽約


所以劇本設置四川部分的劇情,讓崇利明和阿易等人親歷真實的歷史事件,既可以承接以前北京部分的劇情,讓新豔勢番在矛盾激烈的四川保路運動中,突出新的思想,作出新的抉擇

。不再聽從皇命,全力以赴壓榨百姓,幫助清朝賣路求榮,向帝國列強示好,而是抗命逆旨,竭盡所能為民請命,阻止朝廷在贖回百姓股金前簽訂川漢鐵路條約,向帝國列強抗議。


《熱血同行》融入四川保路運動,易烊千璽黃子韜劇中為青年樹標杆

《熱血同行》崇利明阻止洋代表瑪麗簽約


如果說北京部分的故事是崇利明所領導的新豔勢番小試牛刀,那四川部分故事則是新豔勢番初露鋒芒,經過保路運動的歷練,思想覺悟大大提高,才有了在上海南北和談時擂臺賽上的勢不可擋。所以,《熱血同行》中,四川部分的劇情,既承接前面北京部分的故事,又可以平緩過渡到下面上海部分的故事,劇情上承上啟下,主題上突出豔勢番新青年的與眾不同

02讓觀眾重溫歷史,產生情感共鳴,加深人們民族認同感

“如果有四川人民的保路運動,辛亥革命或者是要遲上一年半載的”孫中山曾每次提起保路運動時,都會感慨說出這句話。歷史中發生的“四川保路運動”到底是怎樣的呢?

眾所周知,自古以來,天府之國的四川,物產豐富,沃野殷實,但“蜀道難難於上青天”,交通閉塞的四川,極其需要鐵路來解決交通阻礙的經濟發展。因而川漢鐵路,是川蜀窮苦百姓,鄉紳官員對未來生活的唯一期盼,勒緊褲腰帶集資。據說當時就連妓女和乞丐,都有鐵路股權

。但工程款即將籌集完,還沒開始修路,清廷就收回鐵路。


《熱血同行》融入四川保路運動,易烊千璽黃子韜劇中為青年樹標杆

《熱血同行》崇利明講述修鐵路原因


朝廷不僅收回鐵路,而且與帝國列強簽訂條約,將鐵路賣給洋人

。百姓要求歸還籌集的股金,但朝廷並沒有歸還全部股金,這是為什麼呢?

電視劇《望族》中有一片段,真實描述了 1910年,橡膠股票風潮席捲中國,中國剛剛興起的資本主義經濟萌芽幾乎全盤崩潰的情形。川漢鐵路總收支施典章。本想借橡膠股票,將手中350萬的工程款翻幾番,然後名垂青史,卻中了股票圈套,血本無歸

清廷表示,川漢鐵路的損失,四川人自己補償,朝廷不會多給一分錢。這時候的川民,既丟了鐵路,又沒了股金,真是“賠了夫人又折兵”,川民們恍然大悟,要想保住鐵路,就要用非常手段,於是四川保路同志會成立


《熱血同行》融入四川保路運動,易烊千璽黃子韜劇中為青年樹標杆

鐵路維權會類似歷史上的保路同志會


同盟會加入保路同志會,讓保路運動進行得如火如荼。清廷委派有“趙屠戶”稱號的趙爾豐為新的四川總督,鎮壓暴亂。趙爾豐將羅綸、張瀾、蒲殿俊等9人騙至府上扣押,百姓包圍總督府,要求放人,趙爾豐怒火中燒,下令開槍驅散百姓,32人當場身亡,這就是“成都血案”。

成都血案發生前,四川同盟會會員,曾試圖將保路運動,引入革命黨人的起義軌道上去,然而,當時同盟會的實力不強,掌握同志會的主要領導人,又是溫和的立憲派,因此對革命黨人的建議並不買賬。但“成都血案”前,主要領導人被抓,同志會群龍無首,革命黨人藉機以“討伐趙爾豐濫殺無辜為由”發起革命鬥爭,因此保路運動已經演變成一場轟轟烈烈的大革命


《熱血同行》融入四川保路運動,易烊千璽黃子韜劇中為青年樹標杆

《熱血同行》保路運動變成革命鬥爭


清廷調遣2000湖北新軍,前往四川鎮壓保路運動起義,於是1911年10月10日,革命黨人趁著湖北新軍精銳部隊調走,武昌空虛之際,在武昌發動起義,一時間,全國各省群起響應,拉起一片風起雲湧的革命大幕。這就是歷史上四川保路運動的始末

《熱血同行》中,設置了虛構的主角人物崇利明和阿易等人,親歷四川保路運動。主要以崇利明的視覺,見證自己曾一直信仰的清王朝,為了迎合帝國列強,居然壓榨百姓,將民眾視如命根的川漢鐵路,以50萬輛白銀,賣給洋人。而百姓辛辛苦苦籌集的450萬兩白銀,朝廷不補償,對於百姓抗議,反而派兵鎮壓。


《熱血同行》融入四川保路運動,易烊千璽黃子韜劇中為青年樹標杆

《熱血同行》湖北新軍進入四川


崇利明擁護清王朝的決心已經動搖,此時身為豔勢番番主的他,面對百姓和國家,左右為難。最終,在艱難的抉擇中,不惜賭上眾人爵位,選擇維護百姓的權益,抵制簽約,對抗腐朽的清廷與強橫的帝國列強。百姓是國家的基礎,劇中崇利明愛戴百姓,捨身為百姓謀權益,這樣的選擇,對現實生活很有啟迪意義

雖然劇中對“四川保路運動”的真實歷史,用藝術化的手法,做出了不少改動,但歷史結局沒有改變。四川這部分的故事展現了以崇利明為首的一代中國青年,在內憂外患的民族危機關頭敢為人先、奮不顧身的精神,以及他們始終並肩而立、攜手同行、不負信仰的決心。他們的精神將喚醒當下生活在高壓環境下的年輕一代的情感認同與自我投射,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熱血同行》融入四川保路運動,易烊千璽黃子韜劇中為青年樹標杆

《熱血同行》新豔勢番


易烊千璽和黃子韜等人在劇中飾演的主角,在融入真實歷史的劇情中,所表現出的正能量,為當代青年樹立了非常好的標杆

03為主角人物性格改變和加入革命做鋪墊

“要麼讀書,要麼旅行,身體和靈魂,必須有一個在路上”——《羅馬假日》

《羅馬假日》這句名言,暗示了讀書和閱歷的重要性,而人的性格,隨著閱歷和知識而發生改變,命運也會因此改變。

崇利明在經歷四川保路運動的劇情後,由原來對豔勢番舊部內臻等人的嫉惡如仇,變為面對曹縣令和覃統制草菅人命時的成熟穩重;由常去上林仙館,吃喝玩樂,風流倜儻,不惜重金,給仙兒、芳兒贖身的貝勒爺,變成面對窮苦百姓,強橫列強時,憂國憂民,敢為人先的崇利明


《熱血同行》融入四川保路運動,易烊千璽黃子韜劇中為青年樹標杆

《熱血同行》四川和上海時的崇利明


阿易在經過四川部分的情節後,由初遇崇利明等人時的沉默寡言和小心翼翼,變為情同手足,深信不疑的阿易營長。由在北京輕信蓮二的心思單純,變成考慮事情心思縝密的阿易營長。

由沒有理想的迷惘無知的少年,變為堅定不移追求理想的阿易營長

語初也頓然開悟,由封建保守、自以為是、心胸狹隘和唯命是從的傲慢格格,變成一個思想開放,心胸廣闊,會替別人著想的“大姐姐”


《熱血同行》融入四川保路運動,易烊千璽黃子韜劇中為青年樹標杆

《熱血同行》四川和上海時的阿易


崇利明阿易和語初等人經歷了保路運動,見證了清朝的軟弱腐朽,感受到帝國列強的強橫無理,目睹了平民百姓的艱難苦恨,領悟到同盟會的真正意義,於是思想和性格悄然發生改變。阿易直接跟隨周覺,加入同盟會,參加革命,追尋人生理想。崇利明和語初等人也對同盟會新思想產生好感,為憂國憂民,有遠大抱負的他們後來加入革命做好鋪墊(可惜語初和司三提前下線了)。


《熱血同行》融入四川保路運動,易烊千璽黃子韜劇中為青年樹標杆

《熱血同行》四川和上海時的楊語初


​讀書讓你思想開闊,旅行讓你增長閱歷。要想跟上時代的步伐,要想改變不好的性格,要想改變不甘的命運,讀書和旅行,二者不可缺其一。正所謂“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由黃子韜、易烊千璽和胡冰卿等人主演的《熱血同行》,自開播以來,就獲得了很好的口碑,不僅是因為演員們的好演技,而且環環相扣的劇情,性格鮮明的角色和融入真實的歷史,令觀眾們捨不得快進。主角的所作所為,表現出的正能量,為青年觀眾,樹立了一個好的標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