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產行業有一句俗語是:高鐵一通,人去樓空,為什麼?

高鐵一通、人去樓空,確實在我們國家存在,高鐵能夠促進人口的跨地區流動,飛機是長途旅行第一選擇,而高鐵是中短途旅行的第一選擇,高鐵促進了人口向一二線大城市流動,向經濟發達城市流動。對於人口流出城市,可不就是:高鐵一通、人去樓空嗎?


房地產行業有一句俗語是:高鐵一通,人去樓空,為什麼?


舉個我身邊真實發生的例子,我有個同事,他生活在蘇州,在上海工作,每天乘坐高鐵往來於蘇州和上海,他每天出門比我晚,但是比我早到公司,什麼原因?因為蘇州和上海之間的高鐵班次很多,蘇州到上海的高鐵只需要幾十分鐘,而且我們上班的公司在虹橋火車站附近,高鐵到達虹橋火車站後,下了高鐵之後,基本上步行就可以上班了,比我坐地鐵要快就不奇怪了,像我同事這樣的例子太多了,上海和北京周邊這種情況很多,如果沒有高鐵,跨城市上班基本上不可行。

高鐵促進三四線城市或者中小型城市人口流出

高鐵讓三四線城市或者是中小型城市的人口向一二城市流動,這對一二線城市來說是有好處的,但是對三四線城市來說,雖然說提高了當地的交通水平,方便了居民的出行,但是對當地的經濟來說,長遠看不一定是好事,因為現在城市之間競爭已經變成了對人口的競爭,特別是在我國老齡化情況越來越嚴重的今天,哪座城市能夠吸引更多是適齡勞動人口,該城市的發展前景就非常好。

我國城市發展模式分為三段。

(1)第一段靠政策,哪個城市的政策好,哪個城市的發展就很好。計劃單列市、沿海城市、經濟特區等發展的都很好,為什麼?因為這些城市獲得的政策支持力度大,這個階段,城市發展靠的政策,政策好,意味著財政資金支配權大、獲得的支持力度大。

(2)第二階段靠什麼呢?靠招商融資、靠投資

哪個城市能夠吸引的資金越多,有錢好辦事,這個城市發展得會更好,這個和國家的發展的模式相同的,這個時候是投資驅動經濟發展。所以這個階段中部城市崛起了,地方政府每天干的事情就是想辦法招商引資,這個階段企業落戶,有很多優惠的條件。

(3)第三個階段是靠人口

現在我國的經濟模式已經轉變成靠消費去推動經濟的發展,消費核心要素是什麼?是有人才會有消費,未來城市之間的競爭一定是人口的競爭,哪個城市能夠吸引更多人口。哪個城市的未來發展就更好。我國人口的增長已經放緩,未來老齡化嚴重,哪個城市能夠吸引年輕人口更多,這個城市的活力就更高,城市發展的潛力就更高,這個很容易理解。

綜上所述:高鐵一通,人去樓空,指的是經濟不發達的地區,通了高鐵之後人們去往大城市更方便快捷,在大城市工作賺錢,在小城市生活,這個現在已經普遍存在於長三角,珠三角和環北京地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