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識別基金的好壞?先來了解基金的“合格線”——業績比較基準

絕大多數的投資者們在選基金的時候,只關注基金的絕對回報和相對排名,而往往忽略了一個衡量基金業績相對回報的關鍵指標。其實,基金本身還有一個自帶的評判標準——

業績比較基準。

想識別基金的好壞?先來了解基金的“合格線”——業績比較基準

可能有同學想問了,想知道基金的相對回報,看相對排名不就夠了,為什麼還要知道業績比較基準呢?業績比較基準其實就是基金本身的“合格線”,它不僅能反映出這隻基金的綜合實力,還能透露出基金的風險等級、基金的投資風格等各種信息。

業績比較基準是什麼?——基金自帶的“合格線”

業績比較基準其實就是基金自己設定的一個希望達到的小目標,相當於是基金的“合格線”。如果高於這個目標,說明這個基金的管理水平比較好,反之就比較差。

業績比較基準作為這隻基金設立時定下的一個基準組合,是基金合同中極為重要的條款。基金經理應該以業績基準為中心,在其一定領域內進行主動投資管理。

因此,業績比較基準這個指標其實還透露了許多重要的信息,業績比較基準的差異,是投資策略差異的體現。不同的投資策略,會帶來不同的預期收益、最大回撤等等。

不同類型的基金業績比較基準是完全不同的。即使是兩隻相同類型的產品,特別是混合型基金,即使看上去沒有太大區別,在業績比較基準上也可能差別很大。

拋開絕對回報和業績排名,通過比較這隻基金的業績與業績比較基準的收益,可以更準確地反映基金與相應的系統風險的關係,客觀評價基金的跟蹤能力。

想識別基金的好壞?先來了解基金的“合格線”——業績比較基準

透露基金的風險等級

首先,通過業績比較基準,我們可以識別基金的風險等級。

比如,投二均看到兩隻混合型的基金,其中的一隻基金業績比較基準為:80%×滬深300指數收益率+20%×中證全債指數收益率,而另一隻基金的業績比較基準為:滬深300指數收益率×20%+中債總全價指數收益率×80%。

從業績比較基準可以看出,前者是一個偏股的混合型基金,股票倉位是80%,後者是一個偏債的混合型基金,股票倉位是20%,通過業績比較基準就可以看出,兩者的風險等級截然不同。

透露基金的投資風格

其次,業績比較基準可以幫助我們判斷基金的投資風格。比如,主要投資中小盤股的基金,一般會採用中小盤指數作為業績比較基準的主要組成部分,而主要投資於大盤藍籌的基金,多以滬深300指數作為業績比較基準的組成部分。

比如,某一個基金經理管理的兩隻基金,其中一隻基金的業績比較基準為:80%×滬深300指數收益率+20%×中債綜合指數收益率,由此可以看出,該基金的投資目標是跑贏滬深300指數,它的投資風格偏大盤股一些。而同一個基金經理管理的另一隻產品,業績比較基準為:75%×中證700指數收益率+25%×中證全債指數收益率,那麼它的投資風格則會更偏向小盤股,側重成長性。

想識別基金的好壞?先來了解基金的“合格線”——業績比較基準

不過,也有不少基金為了迎合市場風格、僅追求相對排名,實際的投資風格與業績比較基準所反映的風格有很大的差距。比如,有些基金不論從名字上看還是業績比較基準來看,都是一隻成長型風格的基金,但最近幾期的持倉卻一直都是大盤藍籌股為主。儘管這隻基金短期內獲得了很亮眼的成績,但是實際業績卻與業績比較基準大幅度背離。這時候,基金實際操作風格的偏離使得業績比較基準失去了作為基準的作用,此類基金也會被稱為“風格漂移”。

業績比較基準怎麼查?

除了通過專門的查詢工具外,業績比較基準是公募基金的必須披露的信息之一,投資者在招募說明書、基金合同等都可以查詢到。

在基金季報、半年報、年報中,我們還可以看到業績比較基準與基金淨值增長率的收益情況,以及它們的直觀對比圖,顯示該基金同期是否跑贏業績比較基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