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老兵蔡君臣的《遣散回家證》

前陣子買了幾份資料,沒有想到店家寄錯了,於是蔡君臣的這份資料才陰差陽錯地到我手上,或許天意如此,讓我寫出這位抗戰老兵的經歷。

蔡君臣,又名蔡均成,四川武勝縣人,按照1958年的判決書上的年齡(52歲)推算,應該是1906年左右出生的。蔡君臣很小就參加了川軍,據他在交待書上說,1919年就在川軍中當童兵,1924年正式加入軍隊,從此之後一直到1949年都是在部隊裡面,期間只有短暫的半年左右的時間進入軍校學習。

二三十年代,四川軍閥派系繁多,你爭我奪,城頭變換大王旗的事情經常發生,蔡君臣所加入軍隊到底屬於哪個派系,因為他的交待書上對這段經歷的敘述不太完整,所以不能太確定,不過他提到他先後在鄧錫侯、李家鈺等部隊當兵,抗戰開始時隨楊森的第20軍出川抗日的。

抗戰老兵蔡君臣的《遣散回家證》

國民革命軍第20軍出川后即奔赴淞滬會戰前線,與日軍惡戰了七天,損失慘重,據說撤退下來的第20軍全軍只能縮編成一個戰鬥團。對於第20軍在淞滬會戰的表現,有評論說雖然20軍裝備比較差,“但該軍官兵卻以極其旺盛的戰鬥意志去阻擋日軍,這種精神直讓中央軍都為之欽佩。”淞滬會戰後第20軍補充了兵源,駐紮在安徽安慶,在安慶駐紮時期,蔡君臣因病回川養病。

1939年,蔡君臣病癒後再次出川,加入了孫震的第41軍,編入第124師372團,任上士班長,他提到124師師長是劉公臺,團長熊盛玉(熊順玉)。從此以後一直到抗戰結束,蔡君臣一直跟隨著41軍南征北戰。查資料,41軍在1939年之前,參加了著名的臺兒莊戰役,1939年之後,也就是蔡君臣加入之後,41軍還參加了棗宜會戰、棗陽會戰、長沙會戰、鄂西會戰、常德會戰,抗戰末期還參加了豫西鄂北會戰,可以說41軍在抗日期間是一支百戰之師,期間蔡君臣應該參加了大部分的戰役,可以說也是一位身經百戰的老兵了。

抗戰結束後,蔡君臣一直還留在41軍中(經過整編,番號改為整編41師),從124師(旅)調到104師(旅)任輜重營排長和輸送連連長。在與中共軍隊的作戰中,41軍受到多次打擊,大約1947年以後,蔡君臣作為老兵,主要開始進行補充新兵的訓練工作,地點在湖北和四川,1949年底,蔡君臣在成都附近的邛崍隨部隊一起投誠(蔡在坦白書上寫的是起義)。

投誠之後的蔡君臣被編入人民解放軍第十二軍解放軍官教導總隊第六大隊第二十九中隊學習,該隊地址在重慶市。以下是在該隊學習時期的鑑定表及鑑定表中夾著的一張蔡君臣的相片:

抗戰老兵蔡君臣的《遣散回家證》

抗戰老兵蔡君臣的《遣散回家證》

抗戰老兵蔡君臣的《遣散回家證》

在該隊學習了七個月之後被遣散回家鄉勞動。以下是政府發放給他的“遣散回家證”:

被解放軍政人員遣散回家證 遣字第 號

茲有你鄉第一保蔡君臣,現年四六歲,在邛崍戰役中被解放,因釋放遣送回籍,於七月十四日在縣民政科報到,除證件繳銷登記外,另發“軍人遣散回家證”到本區登記備查後,故另開此證。—— 此致

興隆公所

興隆區署民政組

公元一九五零年九月二日

抗戰老兵蔡君臣的《遣散回家證》

這張“遣散回家證”系手寫,應該是蔡君臣持教導總隊的“介紹信”或遣散證回到縣(區)裡後,由縣(區)開具了此張“遣散回家證”,允許其回到家鄉勞動。

長期的軍旅生活,再加上所在的軍隊是失敗的一方,回到家鄉的蔡君臣已經是一無所有,按照蔡君臣所說是“衣無二件,褲無二條”,生活的艱辛是可想而知的。好在他本身的成份並不高,在土改中還分得一些“果實”,讓他能夠生活下去,同時也做些小買賣。

以後,據資料說1958年蔡君臣以“解放前”的罪行和“解放後”的犯罪行為,被法院判處管制五年。再以後就不知道情況了。

四川是抗日的大後方,抗戰期間是最大的兵源來源地,因此四川的抗戰老兵特別多,但像蔡君臣這樣的一位在整個八年抗戰中至始至終都在戰鬥並且還能活下來的普通老兵並不多。

向這些抗戰老兵們致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