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製造業面臨最大供應風險的23種礦產品

2020年2月21日,來自美國地質調查局、美國白宮科技政策辦公室、美國國防後勤局等研究人員組成的研究團隊在《科學進展》(Science Advances)上發表文章《評估美國製造業的礦產供應風險》(Evaluatingthe mineral commodity supply risk of the U.S. manufacturing sector),該研究利用一種新方法識別出對美國製造業構成最大供應風險的23種礦產品,並強調鋁和鈦的高風險曾被忽視,文章還指出,中國是包括稀土元素、石墨、鉍、鋁、銻、鎢、鎂、鎵、鈦、鍺共15種風險最大的礦產品的最大生產國。

美國製造業面臨最大供應風險的23種礦產品

文章研究了2007—2016年間52種礦產的數據,並考慮了3個關鍵風險:外國供應中斷的可能性,美國製造商對外國供應的依賴程度,以及美國製造商承受供應中斷的能力。中斷的可能性考慮了各國維持供應的能力(從基礎設施、政治穩定和勞動力供應等方面),以及它們這樣做的意願,衡量標準包括貿易關係、共同價值觀和與美國的總體友好程度。對工業的影響取決於這些材料被替代的難易程度,以及企業消化價格上漲或囤積礦產的經濟能力。該研究確定23種對美國製造業構成最大供應風險的礦產,包括6種稀土元素(鏑、釔、釹、鑭、鈰和鐠)、5種鉑族元素(鉑、鈀、銥、銠和釕)、鈷、石墨、鉍、鋁、銻、鉭、鎢、鎂、鈮、鎵、鈦、鍺。


美國製造業面臨最大供應風險的23種礦產品

23種風險最大的礦產的用途廣泛,從電子產品到催化轉換器,再到計算機硬盤驅動器、核磁共振掃描儀和風力渦輪機中的永磁體。其中,中國是15種風險最大礦產的最大生產國,包括稀土元素(鏑、釔、釹、鑭、鈰和鐠)、石墨、鉍、鋁、銻、鎢、鎂、鎵、鈦、鍺。此外,23種礦產中的15種主要或完全作為副產品生產,這意味著它們的供應依賴於對其他原材料的需求。研究發現,儘管這些商品的供應風險確實會因市場力量而發生變化,但在其研究的10年時間裡,大多數的供應風險保持穩定。
該研究還揭示了鋁和鈦的嚴重風險,這兩種材料對汽車和飛機的製造至關重要,但迄今為止一直被忽視。研究人員指出,這是因為以前的分析沒有把供應鏈作為一個整體來看待,而是把瓶頸放在了一些具有高風險中斷的特定點上。研究表明,在2008年,超過6%的美國GDP(或略低於9170億美元)與製造業的鋁有關。相比之下,當年整個製造業約佔美國GDP的12%。

美國製造業面臨最大供應風險的23種礦產品

美國製造業面臨最大供應風險的23種礦產品


在應對這些風險方面,文章表示,正如2019年美國商務部發布的《確保關鍵礦產安全可靠供應的聯邦戰略》中闡述的一樣,可以通過多樣化供應、建立新的貿易關係、促進國內生產、尋找使用更少原材料的新制造技術或開發回收方法等行動來實現。

詳細內容參見中國科學院蘭州文獻情報中心《地球科學動態監測快報》2020年第05期。轉載本文請備註來源及作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