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農村信用社聯合社信息科技中心總經理 夏浩淳】四川農信建設智能貸款助力三農發展


【四川省農村信用社聯合社信息科技中心總經理 夏浩淳】四川農信建設智能貸款助力三農發展

四川省農村信用社聯合社信息科技中心總經理  夏浩淳

中國作為一個農業大國,三農問題不僅關係到現代化和工業化進程,也關係到我國城市化進程、實現共同富裕、快速經濟發展等一系列重大問題。由於三農和小微企業存在資信水平不高、抵押物缺乏、信用數據不完善、擔保體系不健全等問題,部分金融機構不敢貸、不願貸,導致三農和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慢、融資貴等問題,制約了三農的發展。

為解決三農問題,國家紛紛出臺政策方針,做出一系列重大決策及部署,支持三農發展,助力鄉村振興。《中國銀行業信息科技“十三五”發展規劃監管指導意見》指出:積極運用互聯網、大數據等技術創新信貸方式、風險管理手段等,提高信貸審批效率,豐富小微企業及“三農”融資方式與產品種類,降低融資成本。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數字鄉村發展戰略綱要》指出:因地制宜發展數字農業,降低農村金融服務門檻,為農業經營主體提供小額貸款、存款等金融服務。中國人民銀行、銀保監會、證監會、財政部、農業農村部聯合發佈的《關於金融服務鄉村振興的指導意見》指出:積極應用大數據、區塊鏈等新技術,提升涉農信貸風險的識別與處理水平。創新信用評價模式,逐步提高信用貸款所佔的比重。

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互聯網等技術的應用,極大地促進了線上貸款的發展。以京東、螞蟻、騰訊、百度等為代表的互聯網公司,積極應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發展線上貸款,成果斐然。比如京東的線上貸款產品“京農貸”向農戶提供無抵押信用貸款,服務鄉村用戶1500萬以上;與此同時,以建設銀行、農業銀行為代表的國內大行依靠資金優勢,發展金融科技,也紛紛推出線上貸款產品。比如建設銀行“快貸”產品,可以通過手機銀行、網上銀行等多種渠道實現在線申請、實時審批、在線簽約、隨借隨還等流程,最快幾分鐘內就可以實現客戶資金到賬的需求。截止2017年末,“快貸”產品電子渠道個人自助貸款餘額已達1563.39億元;再看浙江農信、福建農信、陝西農信等為代表的省級聯社也推出了相應的線上貸款產品。比如浙江省聯社“浙裡貸”線上產品,運用互聯網、大數據等技術為農戶、小微企業等客戶提供無須面籤、抵押和擔保的融資渠道,快速滿足客戶的資金需求,實現客戶辦理貸款“一次都不用跑”的新體驗。

探索建設智能貸款

四川農信積極響應國家政策方針,應用大數據、人工智能、分佈式、互聯網等技術,建設智能貸款,創新業務發展模式,制定了“提升客戶體驗”、“提升智能化水平”和“提高風控能力”三大業務目標,踐行普惠金融,助力三農發展。圖1是智能貸款應用架構圖。

【四川省農村信用社聯合社信息科技中心總經理 夏浩淳】四川農信建設智能貸款助力三農發展

圖 1  智能貸款應用架構圖

智能貸款應用架構圖

基於互聯網和金融科技的智能貸款是對四川農信建設智慧銀行戰略的實施落地。智能貸款的應用架構可以很好支撐智能貸款的業務目標和技術目標。一是實現線上信貸產品的新突破。智能貸款產品實現客戶可以在網上辦理業務,通過對人工智能和大數據等技術的應用,實現信貸產品的智能化和數字化管理。二是提升風控水平。具有管理智能貸款產品全生命週期能力的風控體系,覆蓋信貸產品業務全流程。三是提升客戶體驗。客戶體驗關係到銀行的核心競爭力,在智能貸款產品中尤為重要。四是技術上驗證IT架構藍圖應用架構,落地實施分佈式微服務技術架構,提高持續集成與持續發佈能力,構建零售信貸業務應用新平臺。

以下從“夯實數據基礎”“提升風控能力”“打造客戶新體驗”三方面闡述智能貸款建設。

1. 夯實數據基礎,為智能貸款提供數據支撐

一方面,完善數據標準和夯實平臺基礎,提升數據實時計算和分析挖掘能力。修訂完善數據管理辦法和數據標準等制度,加快數據管控平臺建設;根據客戶關係管理、反欺詐和客戶營銷等場景的需求,構建數據交換、實時計算和決策引擎等平臺,提升數據實時計算處理能力;通過組建數據實驗室,搭建數據分析、挖掘和查詢平臺,提升數據分析挖掘能力,滿足各類客戶和各種場景的需求。

另一方面,清洗整合數據,實現內外數據互通共享。通過整合清洗行內貸款類、客戶信息類、交易類、報表類、人行徵信類等數據,形成可供使用的數據標準,供風控模型、其他平臺等使用;與第三方合作,互通共享第三方數據。通過與政府、銀聯、電信等第三方合作,互通共享銀行、公積金、稅務、電信等數據,加強數據信息安全保護力度;計劃採購安全可靠的外部徵信數據,彌補國家缺失的徵信數據,並通過採集社交、教育、電商等方面的數據,完善客戶畫像。

2.建立全生命週期的風控體系,提升風控能力

首先,貸前實現智能反欺詐。欺詐者通常冒用他人身份、隱瞞信貸歷史或者通過網絡攻擊製造假身份等多種方式申請貸款、騙取貸款。而反欺詐體系可以識別盜用賬戶、異常賬戶、異常設備登錄、設備標識等異常信息,並通過行內黑名單和行外失信人、涉訴、互聯網黑名單等外部數據排除異常客戶,從而實現貸前智能反欺詐。

其次,貸中實現智能審批。根據信用評分評級、收入估算評級、補償維度評級構建信用評價體系,對客戶進行評級授信,提高風控水平。第一,通過應用大數據技術,對客戶的償還能力、抵押品、資產情況、個人品性、補償等5C維度進行信用評分,評分越高,相應的評級越高,信用風險越低,反之,信用風險越高。信用評分範圍從300分到990分,映射了A+、A、B、C、D、F和F-七個等級。第二,根據客戶的公積金、交易流水數據等信息,智能選擇不同策略,評估客戶的還款能力。第三,根據客戶房貸結清時間設置不同的權重,對客戶信用評分評級進行補償,制定更加全面的定價策略,獲取優質客戶,降低客戶違約率。

最後,貸後實現智能管理。根據客戶貸後的賬戶狀態、徵信信息、歷史還款行為、行內交易流水等數據智能評估客戶的還款風險。貸後管理分為無逾期風險管理和有逾期風險管理,其中貸後無逾期的風險管理包括風險智能預警、提前干預等策略,貸後有逾期的風險管理主要包括催收策略制定、智能催收等。

3.打造客戶新體驗,提升核心競爭力

客戶體驗關係到銀行的核心競爭力,也是數字化時代智慧銀行關注的的第一要務。四川農信從用戶界面、產品體驗、內測機制、全時全域響應等方面提升客戶體驗。

一是提升用戶界面的易用性。在易讀性方面,用戶操作界面上提供多種操作信息和標註方式。在易操作方面,功能完善且設置簡單,操作按鈕部署適合用戶習慣。在簡易性方面,界面排除用戶的專業知識、文化背景、年齡階段、使用經驗等多種因素,覆蓋用戶範圍更廣泛。在預防性方面,對於用戶重要操作,進行提醒及確認,預防錯誤操作,避免用戶損失及重複操作。比如對於用戶提交,彈出對話框,提醒用戶核對提交信息。

二是打造產品體驗中心。結合智能貸款產品所處的場景,探究客戶使用智能貸款產品的互動行為和全流程體驗價值,全方位分析智能貸款產品的服務滿意度及用戶體驗價值,研究用戶對智能貸款產品的差異化需求,挖掘智能貸款產品的創新機遇點,提升智能貸款產品的服務水平。

三是建立內測推廣機制。借鑑互聯網公司內測的先進經驗,把智能貸款新產品先開放給行內部分用戶試用,全方面檢驗該產品的易用、易讀、美觀、體驗、性能等。通過用戶反饋的產品使用情況及產品存在的問題,進一步豐富完善產品功能和性能,最終開放給所有用戶,並持續完善優化產品。

四是建立全域全時響應機制。智能貸款產品以客戶為中心,打破地域和時間限制,滿足客戶隨時隨地的信貸需求,推動信貸金融服務向廣度和深度方面不斷延展,降低了客戶融資門檻,踐行普惠金融。

五是組建智能貸款工作組。

根據農信金融機構的業務模式特點,組建智能貸款工作組,優化運營機制。工作組具有完全自主可控能力,負責智能貸款產品的需求分析、設計、研發、持續優化、營銷推廣、催收方案制定等,加強業務需求的前瞻性研究,有效地推動了智能貸款的建設,滿足客戶“短、頻、急”的需求。

總結與展望

四川農信長期深耕於三農,與四川人民結下了深厚的感情,在智能貸款產品客戶營銷方面有著天然優勢。

首先,四川農信在本地區域有著客戶數量7700萬、歷史數據500TB,這是當地其他銀行無法相比的,智能貸款產品應充分挖掘客戶及歷史數據價值,進行數字化營銷,提高風控水平。

其次,四川農信有四萬多名員工、五千多個網點,金融服務覆蓋了全省縣域城鄉地區,智能貸款產品可以充分利用網點多、人數多、服務範圍廣等特點,進行線下面對面營銷,提高產品營銷成功率。

再次,

與當地政企等長期合作,有著豐富的公積金、稅務、教育等方面數據,可以精準獲客。

最後,四川農信存款成本低,可供使用的信貸資金充足,更加有利於智能貸款產品利率定價。

【四川省農村信用社聯合社信息科技中心總經理 夏浩淳】四川農信建設智能貸款助力三農發展

四川農信應用人工智能、大數據技術、分佈式、互聯網等技術,提高智能貸款產品風控能力,提升該產品的智能化和數字化水平,從而提升客戶體驗。智能貸款產品主要面向農戶等個人客戶和小微企業客戶,助力三農發展和鄉村振興。預計在未來的三年內,智能貸款產品發放金額預計達到500億元,客戶數量預計達到500萬,不良率控制在3%以內。

【四川省農村信用社聯合社信息科技中心總經理 夏浩淳】四川農信建設智能貸款助力三農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