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晉南北朝,高型傢俱的出現——寬袍大袖很飄逸,席地而坐不合宜


魏晉南北朝,高型傢俱的出現——寬袍大袖很飄逸,席地而坐不合宜

高型傢俱的出現

高型傢俱開始嶄露頭角是在魏晉南北朝時期,這個時期是中國歷史上政權交替最頻繁的時期。高型傢俱的出現,徹底開始改變人們的生活起居方式,大家從席地而坐逐漸轉入垂足而坐。

隋唐時期是我國高型傢俱發展的巔峰時刻豪門貴族們所使用的傢俱比較普遍,尤其在裝飾上更加華麗,追求繁密的彩飾。


魏晉南北朝,高型傢俱的出現——寬袍大袖很飄逸,席地而坐不合宜

到了五代時期,由於戰亂頻繁,傢俱造型和裝飾都發生了改變,開始崇尚簡潔,風格樸實大方,傢俱造型開始向簡練方向發展。傢俱的大發展時期主要是在兩宋時期,儒家思想為當時的思想體制,為適應儒家的這種禮制觀念,高型坐具也出現了多種形式。比如太師椅、圈椅、靠背椅、大方凳、條凳等。

這個時期是中國古典傢俱的定型時期,這個階段傢俱的形制決定了今後傢俱的發展方向。

魏晉南北朝傢俱特點


魏晉南北朝,高型傢俱的出現——寬袍大袖很飄逸,席地而坐不合宜

魏晉南北朝時期,是人們起居方式從低到高轉變的關鍵時期。北方和西方民族大量內遷,再加上佛教的普及,這些對傢俱的發展都產生了重大影響。

由於受到佛教的影響,這個時期的傢俱,表現出一種特殊的禪韻。從這一時期開始,中國建築發生了最顯著的變化。首先,在漢代以前,人們習慣於席地跪坐的起居方式,房屋空間相對低矮,而從魏晉南北朝開始,中原人由於受到西域“胡俗”的影響,逐漸開始普及垂足而坐。

在這個基礎上,高足式傢俱開始逐漸興起,室內空間也隨之增高。這一趨勢對後世的影響非常大。另外,在這一時期,佛教逐漸普及,也對傢俱裝飾產生了一定的影響。主要體現在蓮花紋等裝飾紋的使用。


魏晉南北朝,高型傢俱的出現——寬袍大袖很飄逸,席地而坐不合宜

由於垂足而坐的習俗普及,在魏晉南北朝時期,高型坐具的品種逐漸增多除了以往的胡床之外,又増加了很多高型坐具,比如椅、凳、墩等。高型坐具的興起,不外乎一場革命,傳統的席地而坐的方式,在這股革命的颶風之下,逐漸退出了歷史的舞臺。

在古代詩文中,所謂的“床”其實指的是“胡床”,“胡床”具體是什麼呢?它是一種便攜式的坐具,相當於現在人們所使用的小馬紮。能夠透徹理解這一點基礎知識,對我們理解古代的詩文是非常有幫助的。


魏晉南北朝,高型傢俱的出現——寬袍大袖很飄逸,席地而坐不合宜

比如李白的《靜夜思》中,有一句是“床前明月光”,這裡邊的“床”指的應該就是胡床,我們可以這樣理解:詩人當時應該是坐在小馬紮上,望著皎潔的月光,抒發自己的情懷。如果不這樣理解,那麼後面兩句“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就解釋不通,因為當時如果真是躺在我們現在所說的床上,那“抬頭”和“低頭”就很矛盾。那麼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床到底是怎樣的呢?

由於佛教普及,在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很多壁畫以及造像中,反映出了當時的風土人情。我們現在從當時的壁畫中可以發現,在壁畫中,床的高度明顯增加,床上還設有床頂、床罩、床帳。傢俱的四腳造型也分為直腳、彎腳。


魏晉南北朝,高型傢俱的出現——寬袍大袖很飄逸,席地而坐不合宜

傢俱中還引入了須彌座的造型,這一造型結構有一個很明顯的特點,它的形狀就像宮廷中的巷弄之門,根據它的形狀,人們給它起了一個很貼切的名字,就是“壺門”結構。這種形狀結構不僅非常堅固,還富有裝飾性,在辨別六朝以來至隋唐時期傢俱時,“壺門”結構是其顯著特色。

另外,隨著佛教對社會的影響,佛與菩薩千姿百態的坐具也被普及到了當時人們的生活中,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墩”的出現。這對我國傢俱種類的豐富,尤其對於凳類傢俱的發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魏晉南北朝,高型傢俱的出現——寬袍大袖很飄逸,席地而坐不合宜

除此之外,魏晉南北朝時期,還有扶手椅、東腰圓凳、方凳、圓案、長機、,並有笥、簏(箱)等竹藤傢俱。除了這些品種繁多的傢俱之外,漆傢俱在當時的高檔傢俱中,仍然佔有主流地位,並出現了新的傢俱裝飾技藝,具有代表性的有斑漆、綠沉漆、漆畫和金銀參鏤帶等。這幾種裝飾方法都有各自的特點:斑漆是利用幾種不同顏色的漆交混使用後,根據它產生的斑紋或者是一種顏色的漆顯示出顏色亮度不同的斑紋,在現在也被人們稱作斑紋變塗。

而綠沉漆相對於斑漆來講,並沒有各種顏色的漆進行混合,它單單就是一種色調幹淨深沉的綠色;而金銀參鏤帶和前兩者有所區別的是,它不是用漆裝飾傢俱,而是把那些薄金銀片經過加工雕刻,變成裝飾紋樣,然後鑲嵌在傢俱上,使得傢俱看起來更加富麗堂皇,貴氣逼人。


魏晉南北朝,高型傢俱的出現——寬袍大袖很飄逸,席地而坐不合宜

就歷史的進程特點而言,中國歷史在魏晉南北朝時期進入了一個較長的分裂期。回顧歷史我們就可以看到,魏晉南北朝時期是中國歷史上個大分裂、大動亂的時期,這一時期戰爭不斷,政權更迭頻繁,社會的動盪不安,造成了政治和思想文化上的大變遷,具有代表性的就是玄學、佛學蔚然成風,這樣的變革,也為傢俱種類從低型到高型的轉變帶來了可能。

魏晉南北朝時期,人們起居方式逐漸由席地而坐轉向垂足坐,傢俱設計也由低型到高型發生轉變,這樣的轉變是歷史的必然趨勢。


魏晉南北朝,高型傢俱的出現——寬袍大袖很飄逸,席地而坐不合宜

究其原因,是由於在亂世中,一種新的文化或者宗教,抑或是一種新的起居方式要興起,前提就是這一時期的人們要有足夠自由的思想意識,這樣人們才會有足夠的靈感或者激情去設計和創造跟以前完全不同的高型傢俱種類。

因此可以這樣說,中國傢俱的設計,真正的開端是在魏晉南北朝時期,這一時期的傢俱發展,為明代傢俱的輝煌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魏晉南北朝時期在中國傢俱發展史上,其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