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市場重挫,這個品種卻被大資金抄底!

專業,專注,專心!你們最可愛睿智的中方研究院小編上線了,中方研究院每天給您分享最好資訊,專注傳遞最有價值的投資信息,幫助更多投資家人。

伴隨外圍股市的大幅下跌,A股再度調整。本週前三個交易日,上證綜指、深證成指分別下跌5.50%、7.40%,創業板指跌幅達7.07%。連日下跌後,上證綜指18日報收2728.76點,逼近2月4日“黃金坑”的2685.27點。彼時,A股ETF獲得大額資金淨流入,而這一幕又在當下重演——本週前兩個交易日,約173.05億元資金逆市抄底A股ETF,不少寬基指數ETF大舉吸金。

全球市場重挫,這個品種卻被大資金抄底!

基金人士認為,A股短期仍將延續高波動,目前是左側佈局期,但部分優質企業已經逐步進入長期配置的黃金時點。本週前三個交易日,A股大幅下跌。北向資金在上週創下單週淨流出417.95億元的歷史紀錄後,本週前三個交易日繼續流出,合計已淨流出252.37億元。同時,卻有大量資金逆市抄底A股ETF,僅3月17日,A股ETF便逆市淨流入100.31億元,本週前兩個交易日合計淨流入約173.05億元。與前期科技類ETF獨受追捧不同,此次主要寬基指數吸金顯著。

數據顯示,3月17日主要寬基指數ETF逆市吸金。華泰柏瑞滬深300ETF淨流入約23.35億元,華夏上證50ETF、南方中證500ETF分別淨流入11.90億元、11.01億元,易方達創業板ETF淨流入9.92億元。此外,部分科技類ETF繼續獲得資金青睞。本週前兩個交易日,華夏中證5G通信主題ETF淨流入資金達25.74億元,華夏國證半導體芯片ETF淨流入15.64億元,銀華中證5G通信主題ETF淨流入12.25億元。

全球市場重挫,這個品種卻被大資金抄底!

疫情導致的股市下跌為全球金融市場進行了一次超級壓力測試。目前測試尚未結束,警報仍未解除。整體看,國內股票市場相對於海外相對收益明顯。但滬港通數據顯示,外資流出明顯,金融、消費、新能源龍頭品種均被大幅減持。未來積極方面在於,國內資金參與海外股市較少,並不需要賣出國內資產來彌補流動性;不利方面在於,國內權益市場和債券市場外資投資者已佔有一定份額,若海外市場持續下行,海內外資產的比價效應將發生變化,國內市場難以獨善其身。

展望後市,基金人士認為,A股短期仍將延續高波動,目前市場屬左側佈局期。

由於內外部多個因素交織影響,全球市場大幅波動,且這種大幅波動難以確認是否結束,國內市場難免受到牽連,波動有所放大。但考慮到國內疫情防控更加有效,潛在下行風險控制更好,政策空間更加充分,預計後續市場將延續基本面趨勢而積極向好。整體看,海外疫情短期對A股有衝擊,但A股會相對更強。不過目前外部風險拐點還未確認,市場仍是左側佈局期。

全球市場重挫,這個品種卻被大資金抄底!

國內市場流動性相對偏松,同時改革開放政策將逐步落地,預計權益市場將以結構性投資機會為主,不過需要對市場波動做好準備。

疫情可能進一步壓低全球需求,從而使經濟增長和通脹的中樞水平加速下移,需思考零利率時的資產定價問題。波動是風險資產天然的敵人,在利率較高的時期,資金為了避險就會轉移到低波動資產中。而在零利率狀態下,投資者對波動的容忍度可能明顯提升。雖然近期A股受海外疫情和外圍股市拖累明顯,但基金人士依舊堅定看好A股中長期投資價值,認為部分優質企業已經逐步進入長期配置的黃金時點。

全球市場重挫,這個品種卻被大資金抄底!

A股表現有望繼續強於海外,理由是其他經濟體此前一直在做“簡單”的事情,通過貨幣或財政刺激推動股市上漲;而中國近年來一直堅持做“困難”的事情,即防範和化解重大金融風險。同時,中國採取了有力措施率先控制住疫情,正逐步恢復正常的生產生活秩序。中國在抗疫中展現出強大的組織動員能力和負責任的大國擔當。這些因素使得包括A股、港股、中國利率債在內的中國資產較海外資產更具吸引力。盈峰資本也認為,目前A股、港股及美股中的優質企業估值吸引力正不斷提升,已現配置黃金時點。

全球市場重挫,這個品種卻被大資金抄底!

過去十年,投資市場的主旋律離不開追逐可提供收益的資產,或追捧低波幅股份,但目前投資這兩類資產也存在風險。面對目前的投資環境,長線投資者可以留意亞洲投資機遇,思考市場分類以及主動投資策略。當前全球資本市場風險已大幅釋放,金融拐點、政策拐點、疫情拐點開始顯現,可以更加積極的態度看待市場,逢低逐步配置國內權益資產是更為理性的選擇。權益資產投資的最佳時“機”,往往隱藏在大“危”之下。更有價值、更低價格,永遠是權益資產配置的王道。當下中國權益資產是未來中期最有價值的資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