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獎了卻不給發貨,賣家說:補償你一張12元的運費券 以次充好、貨不對板、退款難……二手電商投訴多

過去,二手意味著“貶值”,在當前低碳生活、共享生活的背景下,大家二手物品上的消費習慣開始改變,各種二手商品滲透進人們的生活。目前,二手電商已成新風口。數據統計,2019年二手電商共發生13起融資事件,融資總額達60.2億元人民幣。然而,行業發展過快,部分平臺出現不合規交易、詐騙現象、售賣假貨等亂象。專家分析稱,消費亂象頻發,難以建立可信賴交易場景,不利於整個行業的發展。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李衝

》》》投訴案例頻發

久未發貨、貨不對板等問題突出

近日,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發佈的《2019年度中國電商平臺消費評級數據報告》公佈了《2019年全國電子商務TOP190消費評級榜》數據顯示,二手電商平臺中,享物說獲“謹慎下單”評級,閒魚、轉轉、獵趣、找靚機、孔夫子舊書網平臺均獲“不建議下單”評級,在受理平臺移交的用戶投訴,平臺反饋率、回覆時效性、用戶滿意度相對較低。

《報告》指出,一些二手電商平臺亂象叢生,問題商品充斥,詐騙紛爭不斷,消費維權困難,亟待規範整治。主要存在六大問題,售假販假、以次充好;賣家虛報高價、欺詐買家;公然出售平臺禁售商品、違禁品;交易過程中強買強賣,賣家常以送貨即確定購買等理由強迫消費者購買;買家惡意調換商品;交易支付安全、消費欺詐。

【案例一】在“享物說”中獎了,店家卻表示無法發貨

李先生於2019年5月24日參加“享物說”抽抽樂活動,中獎一直不發貨,多次聯繫客服,客服開始說是催促店家,後來又說不發貨了,沒有給出原因。後來在多個平臺投訴,一家投訴平臺通知享物後說,對方稱已有回覆,可李先生從來沒有接到任何回覆。對此,“享物說”發來反饋稱:該物品無法發貨,我們願意您補償一張12元運費券,希望您笑納哦,如您接受,該補償將在24小時內到賬。

【案例二】“轉轉”商品久未發貨 售後困難

賴先生於2019年10月6日在“轉轉”寄售平臺購買一臺蘋果iPadPro11英寸,平臺以標錯價格為由,一直堅決不同意給他安排發貨以及推卸責任等問題。既然商品已上架(價格由賣家標定,轉轉平臺也出了驗機報告,也就代表轉轉平臺認可該商品在寄售平臺出售),他認為,訂單生成即表示買賣合同生效,可如今平臺卻一直不同意安排發貨,不履行寄售平臺下單後24小時內發貨等規定,售後難保證。

【案例三】“孔夫子舊書網”商品貨不對板 售後退款久未到賬

王先生於2019年06月30日在“孔夫子舊書網”的舊寶書齋購買了一本舊書,收到貨後查看舊書與描述不符。書籍的正面印有圖書館館藏的水印,並且書籍扉頁也印有其他的文字。之後開始協商退貨退款,並且申請了客服介入,在客服介入之下,商家同意退貨退款,王先生於2019年07月20日將退貨的舊書快遞寄回,於23日到達店家給的退貨地點,但是現在店家仍然沒有及時退款,他查詢了快遞信息,退貨快遞顯示在23日已經到達快遞點,但是沒有簽收。給派件員打電話,派件員卻說已經通知店主取快遞了。

二手電商亂象叢生

消費者這樣可“避坑”

此外,很多二手商品不支持無理由退貨,而且“一旦確認收貨,平臺往往不支持維權”,閒魚在其管理規則中聲稱“交易成功後,不支持售後維權”;轉轉在其“介入處理規則”中表示,如買方已主動確認收貨,或超過確認收貨期限、系統自動打款給賣家的,轉轉有權不予受理爭議申請。因此,導致不少用戶遭遇維權困境。對此,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法律權益部分析師蒙慧欣表示,二手交易平臺頻現消費糾紛的原因主要是註冊門檻低、違約成本低和維權週期長。

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法律權益部分析師姚建芳建議,對於賣家而言,自身商品的介紹要實事求是,要在買家知曉並同意購買的情況下進行交易;對於貴重物品,儘量同城見面交易,防止出現‘偷樑換柱’。對於買家,應儘量避免先行付款或者通過其他支付方式將錢打入賣家手中;在選擇物品時,一定要留意對方是否實名認證,避免第三方通訊軟件溝通;線下交易風險高,如果一定要線下交易的話,選擇自己熟悉的地點,在付款前做好檢查;收到快遞後一定要先驗貨,確認無誤之後再簽收。

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主任曹磊表示,二手電商發展過程中的痛點分佈於交易過程中,分別為交易前交易雙方信息不對稱、交易中消費亂象頻發很難建立可信賴交易場景、交易後平臺售後保障機制缺失。隨著“共享經濟”“循環利用”等綠色消費理念逐漸流行,“買二手、用二手”被越來越多的消費者特別是年輕一代接受,甚至成為一種生活習慣。如何解決上述問題,成為二手電商未來發展的關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