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鋼別墅的國內外發展史

近期,在建房市場刮出了一陣”輕鋼別墅風“,這一新鮮事物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但是由於輕鋼別墅房屋的信息缺失,大多數人都在觀望當中,其實輕鋼房在90年代已經出現在我國,只是因為當時技術問題受制於國外發達國家,直至今日,鋼結構房屋的技術成熟,由國家推動,正式進入大眾的視野。那麼國外發達國家都是怎樣建房的呢?由於環保意識的加強和木材短缺等因素,許多國家如美國、日本、英國、澳大利亞等,正積極地推動中低層輕鋼別墅的應用與發展。

輕鋼別墅的國內外發展史

澳大利亞早在20世紀60年代就提出了“快速安裝預製住宅”的概念,但由於市場尚未成熟,並未得到很好發展。到了1987年,高強度冷彎薄壁鋼結構出現,澳大利亞與新西蘭的聯合規範AS/NZS4600冷彎成型結構鋼規範於1996年發佈實施。這種鋼材承載力高,與相同承載力的木材相比,只是木材的1/3重,表面經鍍鋅處理,在免大修的情況下,耐久性可達75年。

輕鋼別墅的國內外發展史

▲ 預製好的房屋骨架


輕鋼別墅的國內外發展史


輕鋼別墅的國內外發展史

▲ 骨架完成效果

據報道,輕鋼別墅在美國發展最快,1965年輕鋼別墅在美國僅佔建築市場15%;1990年就上升到53%,而1993年則已上升到68%,到2000年已經上升到75%。住宅用構件和部件的標準化、系列化,及其專業化、商品化、社會化程度很高,幾乎達到100%,各種施工機械、設備、儀器等租賃化非常發達,商品化程度達到40%。

近年來,全部構件均採用冷成型鋼的輕鋼龍骨體系建築作為一種新興的建築方法正在歐美迅速發展,日益成為一種可訂購的特殊商品,廣泛應用於別墅、住宅、景區配套、辦公會所、學校、醫院、商業建築等。在澳大利亞,每年約建造6億美元的輕鋼龍骨獨立式住宅120000棟,約佔澳大利亞所有建築業務產值的24%;在美國,採用該體系建造的房屋從20世紀90年代中期的55000棟劇增為2000年的325000棟。目前這種輕鋼別墅己成為發達國家的主要建築結構形式。


包括單層和多層的住宅和公寓在內的輕鋼別墅體系之所以如此迅猛發展、方興未艾,有其深刻的原因:與其他形式鋼結構住宅相比較,朗馳輕鋼集成房屋體系尤其是冷彎薄壁型輕鋼龍骨住宅具有一些獨特的綜合優勢:

(1)輕鋼別墅輕質高強,抗震性能好,安全性高。建築自重輕,僅相當於混凝土結構的一半左右。

(2)輕鋼龍骨體系構配件製作工廠化和機械化、商品化程度高,易於實現產業化、工業化,可以縮短施工週期。

(3)構件截面小,與混凝土結構相比可增加建築有效面積8%左右。屋面採用鋼桁架結構,可建造出豐富多姿的屋頂形式,外形美觀,滿足建築個性化要求。

(4)室內水電氣管線可全部暗埋在牆體中,佈置靈活、修改方便。適於採用科技含量高的環保節能牆板、樓板及屋面板,節能效果好。

(5)輕鋼別墅施工噪音小,建築垃圾少,所用材料主要是可以回收或易降解的材料,有利於生態環境保護,符合綠色建築和可持續發展的要求,屬於綠色環保型建築。

(6)輕鋼別墅節能環保,相較於普通磚混結構,輕鋼結構總能耗節約30%,二氧化碳排放量減少67%。

輕鋼別墅的國內外發展史


​根據實踐應用的結果,在地震區、軟土地基建造住宅,採用輕鋼別墅體系可比鋼筋混凝土結構體系造價略低或持平,具有較強的競爭力。考慮到長遠的使用、發展趨勢和環保要求,輕鋼別墅發展前景好,市場需求量大,將逐漸成為房屋市場新的“賣點”。雖然現在輕鋼別墅在國內還未得到大規模推廣應用,但是我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輕鋼別墅就能在中國這片熱土上遍地開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