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歷史誤會,那座古城他到底有些什麼故事(1)

山西省大同市,是大同市星光職業培訓學校所在的城市,但說起大同這座城市,在現代人眼中可能較多的是:“資源大市”、“全都是煤老闆”等、但是在古代,你知道大同這座城市被稱為“荒蕪之地”、“貧瘠之城”那到底是不是這個樣子呢?因為什麼給大家留下了這樣的印象?今天星光就和大家一起來看看古大同他的那些事。

《雁門關外》

四海於今正一家,生民何處不桑麻。

重關獨居千尋嶺,深夏猶飛六出花。

雲暗白楊連馬邑,天圍青冢渺龍沙。

憑高弔古情無盡,空對西風數去鴉。


被歷史誤會,那座古城他到底有些什麼故事(1)

元好問的一首“雁門關外”,大同這座城市在人們心中變成了一個貧瘠、荒涼的地方,一幅飛沙走石、荒荒摸摸的景象便會從腦際掠過。外地人談到雁門關外,頗有談虎色變之慨。

其實,這是歷史的誤會大同是個好地方。大同市位於山西省北部,內外長城之間,山環採涼、水抱桑乾,長城界其北,雁塞峙其南,西能漠、東瞻幽燕,屏三晉、拱京師自古為邊睡重鎮,素有塞上明珠之美稱。

古代的斯石器文化道址訴我們早在十萬年,我們的溫先成動、生息、果這是空上了。“大同湖、大同火山群、“許家窯人”在我國史前文化篇章中都佔據著輝煌的一頁

還在兩千三百年前,這裡便有了行政區劃建置,西漢名那、一朝帝都、兩代京華、明清重鎮,凝重的歷史沉澱,為這一地區留下了極為豐富的歷史遺產,300多處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其中,國保7處,省保29處,市保282處)品位高、名聲大。巍巍石佛、莊嚴巨剎、琉璃龍壁,造就了佛國龍城的大同特色;透長城、絕塞名山、雄關古道,勾畫出塞上明珠的北國風光,北嶽恆山也躋身於國家44處重點風景名勝區之列。


被歷史誤會,那座古城他到底有些什麼故事(1)


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又為大同地區留下了膾炙人口的歷史人文景觀。歷史上,舜帝曾來此巡狩,秦皇曾在此築城;趙武靈王開疆擴土,蒙恬、李牧電兵戌守;漢高祖被圍白登,唐太宗飲馬長城;孝文帝改革傳千古,唐莊宗主政號小康;遼聖宗不拘一格用人才,金世宗大倡文化重教育;元世祖納諫用崔斌,明穆宗邊城開馬市;割燕雲吳巒守孤城,戰沙場楊業酒碧血;馮太后房山建墓,酈道元平城著書;薛仁貴大同揚威,畢士安高風薦賢;拓跋立國建都,契丹營建西京;昭君出塞,漢武用兵,朱弁持節,徐達築城,姜瓖抗清“…這一幕歷史話劇,濃筆重彩,在大同留下了威武雄壯的篇章。真乃江山代有才人出,各留青史在人間。


被歷史誤會,那座古城他到底有些什麼故事(1)


近現代以來,這種慷慨悲壯之舉出不乏其例:義和團反帝怒潮同盟會支部起義,李培仁東瀛了武雄社的篇章。真乃江山代有才人出,各留青史在人間。海,宋土傑攻佔府衙,波瀾壯闊的學生運動,風起雲湧的工人罷工,晉緩、晉察冀邊區的創建,大同市的和平解放……每個事件都在大同史冊上留下了可歌可泣的一頁。大同市區域面積為14152平方公里,下轄7縣4區,276.74萬人。這裡有廣闊的土地給我衣食之源、農牧之便,有豐富的地下資源給我們以煤鐵之資、工礦之利;有燦爛的文化、馳譽的名山,吸引著國內外遊人。以”煤海”著稱的大同,是我國最大的能源重化工基地,電力、建材、冶金機械、化工、陶瓷、製藥等行業,都有相當規模。近200種工業產品,展示了大同工業的活力,6個國家大型骨幹企業,顯示了大同工業的實力,數十種礦產資源昭示了大同工業的潛力。


被歷史誤會,那座古城他到底有些什麼故事(1)


大同雄厚的基礎工業,有其悠久的歷史源淵。早在兩千多年前,這裡的人們已經掌握了青銅鑄造技術,設計之巧妙,造型之精美,從已出土的文物中可以得到明證。北魏時期,白登山銀礦,有銀官督辦,所產白銀“色著光亮,有膾上品。”元代,鐵礦冶煉已具規模,蘆子溝鐵礦是元世祖忽必烈親封的全國八大鐵礦之一。渾源人孫威製造的“蹄筋翎根盔甲”,不但是當時的一項重大發明,在我國兵器史上也應占有光輝的一頁。


被歷史誤會,那座古城他到底有些什麼故事(1)


明代,隨著資本主義的萌芽,大同地區的手工業作坊如雨後春筍般發展起來,制酒、熬鹽、煮鹼、燒陶、銅器、編織、榨油、造紙………不一而足,在長期的生產渾源的燒酒取恆山北麓之甘泉釀造而成,色、香味具佳,名譽四方,時有“想抽水煙到蘭州,過程中,不少行業形成自己的特色產品,名聲大震。“想喝燒酒到渾源州”之說。該縣的缸房由清初的40多家,到清末發展到103家。


被歷史誤會,那座古城他到底有些什麼故事(1)


製陶業也名聲很響所謂“陶植一技,如玻璃瓦獸之物,獨撞北方”。最負盛名的,還是大同的銅器,尤其是描龍鐫鳳的銅火鍋,與其說是炊具,不如說是一件工藝品。因之,“五臺山上拜佛,大同城內買銅”成了一時的時尚。市內銅器作坊,清末已達70多家,居作坊之外,採礦業也相當發達,靈丘、廣靈的大理石、漢白玉,明代即已開採,大同、左雲的煤全省第一礦,這個時期也初具規模。


被歷史誤會,那座古城他到底有些什麼故事(1)


談到大同的農業,人們首先想到的也許是乾旱、貧瘠、缺水、少樹。其實不然,古代的大同可是個錦繡之鄉。據文獻和考古證明,大同盆地過去是個森林的世界。直到八百年前,這裡仍是古木參天,山青水碧,湖澤相間。粲元帝曾吟“朝跋青陂暮上白登”,這青陂道便是今大同採涼山與雲門山間的狹道。因樹茂盛,一片蔥蔥,先後有青陂山、翠屏山之稱。那時候這一帶是“大山喬木,連跨數郡、萬里林集、茂林陰翳”,“層松飾巖,列柏相望”。北魏建都平城後,首都附近的白登山常有虎、豹、熊等林中之物出現。直到五百年後遼興宗在黃花山狩獵“日射三十六熊”,為了炫耀這一壯舉,做“日射三十六熊賦”。


被歷史誤會,那座古城他到底有些什麼故事(1)


同是一個大同,那個時代何以會是“綠遍山原白滿川”呢?這與當時的制度是分不開的。我們下期再接著繼續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