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完美關係》到《安家》,來聊聊國產劇人設的那點事

從《完美關係》到《安家》,來聊聊國產劇人設的那點事

今天研習君請到了編輯部情感職場類文章的責編——唯二,她是個資深的職場文愛好者,同時擔任很多社會職業背景不同作者的責任編輯,研習君今天抓著她為大家分享下在她眼中職場故事應該怎樣在人設上避開彎路。下面她以兩個職場劇為例為大家簡要分析下。

大家好,我是編輯唯二。最近,《完美關係》和《安家》兩部職場劇接連開播,前者是“國內首部公關劇”,後者聚焦“賣房子的人”。

就設定而言,這兩部職場劇的切入點都還挺不錯的:公關行業自帶神秘感,而房產中介通過“房子”這一時代關鍵詞見證各個階層的真實人生。

然而,《完美關係》和《安家》依然沒能擺脫國產職場劇被吐槽的命運。總結來看,最大的槽點還是聚焦到了“人設”上。

《完美關係》

先看被女主人設拉胯的《完美關係》。江達琳臨危受命繼承公司接手了一個遊戲公司員工過勞死的案子,需要為客戶平息輿論談妥賠償的女主,不但連一份簡單的聲明都寫不出來,更是在員工家屬接受了40萬賠償之後,硬是讓自己的客戶多掏了五倍的錢。後來接手了個上市公司裁員案,因為同情被裁員的員工,於是想用自己公司的利潤拿出來補償他們。

我們都知道,這個設定是想走一個小白女主,一路升級打怪不斷成長的故事,但一個公關碩士,公司總裁毫無專業常識完全不顧公司和客戶的利益,一味弘揚真善美,實在是失真失到讓人難以理解。

業務能力不行,談起戀愛來還無腦,身為乙方總裁的女主不顧所有人的反對,毅然跟甲方經理身份的師兄談戀愛,無視工作,大談公司機密,被出賣的證據擺在眼前,依然視而不見。最後真相揭開,女主崩潰之下喊出了自己委屈,同時也喊所有觀眾的心聲——

從《完美關係》到《安家》,來聊聊國產劇人設的那點事

《安家》

相較《完美關係》《安家》的女主人設就真實接地氣了很多,女主房似錦是個房產中介,為了立住她“沒有我賣不出去的房子”的人設,上來就安排了女主撬同事的單、查客戶隱私、找拖演戲促成房子交易等雷厲手段。

雖有爭議,但隨著劇情展開,女主的人物形象逐漸豐滿,但男主“過分善良”的“聖母”人設還是招來不少詬病。男主徐文昌作為房產中介門店的店長,不辭退一個兩年不開單的員工的原因是因為她總是開開心心是店裡的吉祥物;女主辛辛苦苦終於賣出了戶型特殊的房子,男主跑來指責女主有沒有考慮過十年後對方還能不能把房子賣出去;一年都碰不上一回的別墅大單,因為是土豪買給小三的,所以誰都不準接。這……確定是現實中的房產中介麼?

世界之大,也許真的有像徐文昌這樣的一個房產中介存在,但職場劇想要拍出真實感,肯定是要選取更具代表性更真實的人物,而不該選擇極端特殊的人物作為主角。畢竟生活中的房產中介是什麼樣的,大家還是深有體會的。

從《完美關係》到《安家》,來聊聊國產劇人設的那點事

縱觀近些年的國產職場劇,人設問題其實還是老生常談:男主不是身價過億的霸道總裁,就是資深高端的行業精英,女主不是無腦正義的傻白甜,就是精明強幹的白骨精,難得有些接地氣的還免不了諸多不可信的言行。

俊男靚女,蹦幾個專業術語,打幾個電話所有問題都擺平,愛情事業雙豐收。所有的觀眾都生活在現實中,然後看著這樣與現實脫節的人物,怎麼能不尷尬呢?

而那些真正優秀的職場劇裡的人物:一定是貼近現實的,就像日劇石原里美在《非自然死亡》裡,每天灰頭土臉忙著解剖屍體,異常真實;要強調他的專業,強化他的職業,比如《實習醫生格蕾》對急診室醫生的刻畫,每一集都專業的像紀錄片;要能夠帶動觀眾代入他們的職場人生,在劇情發展中跟著主角去思考比如港劇《妙手仁心》的程至美醫生要幫殺害好友若晴的兇手林志輝做腦部手術時,作為主治醫生,他在情感與職業倫理之間自我掙扎。要敢於把現實的殘酷攤給觀眾看,比如韓劇《未生》把職場新人的血淚描述得準確細膩。

從《完美關係》到《安家》,來聊聊國產劇人設的那點事

希望在以後的職場文中,我們能夠看到更多真實的人物,描繪出真實的工作和生活狀態,寫出他們實現自我成長和個人價值的故事,讓讀者真正有代入感,併產生共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