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廿四 · 二月天放紙鳶

農曆中國 | 二月廿四 · 二月天放紙鳶

扎個紙鳶飛上天

牽著夢想滿地跑

农历中国 | 二月廿四 · 二月天放纸鸢

■王弘力老先生《古代風俗百圖》

紙鳶,是風箏古老的稱呼,

相傳起源於春秋時期,

由墨子發明,經魯班改造,

在造紙術普及後,

成為廣泛流行的民間手工藝。

放紙鳶,

也成為民間最受歡迎的娛樂活動,

尤其是初春時節,

幾乎家家戶戶都要放紙鳶,

可謂 “紙花如雪滿天飛“。

农历中国 | 二月廿四 · 二月天放纸鸢
农历中国 | 二月廿四 · 二月天放纸鸢

■清代楊柳青年畫《十美圖放風箏》

古人認為放紙鳶

可以放走身上的晦氣。

當紙鳶放飛得很高時,

剪斷其線,讓它乘著風,

帶走所有的煩惱不順心

以及災禍病痛飛向天際。

《清嘉錄》載:

“春之風自下而上,

紙鳶因之而起。”

據說初春的風是由下往上刮的,

很適合放紙鳶,

尤其是天氣漸暖的農曆二月天,

過了此時節,風則不穩,

紙鳶易被吹落。

农历中国 | 二月廿四 · 二月天放纸鸢农历中国 | 二月廿四 · 二月天放纸鸢

隨著放紙鳶習俗的盛行,

民間紙鳶手工藝也大放異彩,

出現了各種花樣複雜美麗的款式,

五代時已有能發出聲音的風箏。

古書《詢芻錄》記載到:

“初,五代漢李鄴於宮中作紙鳶,

引線乘風為戲。

後於鳶首以竹為笛,

使風入竹,聲如箏鳴,

故名風箏。”

农历中国 | 二月廿四 · 二月天放纸鸢
农历中国 | 二月廿四 · 二月天放纸鸢

古人對風箏的喜愛

遠遠超出我們的想象,

就連夜晚也要放上一放,

有的還要在拉線上

掛上一串串彩色的微型燈籠,

夜空中猶如閃爍的點點繁星,

自天際傳來美妙的絃聲。

唐代詩人高駢有詩云:

“夜靜絃聲響碧空,

宮商信任往來風。

依稀似曲才堪聽,

又被移將別調中。”

农历中国 | 二月廿四 · 二月天放纸鸢农历中国 | 二月廿四 · 二月天放纸鸢

“草長鶯飛二月天,

拂堤楊柳醉春煙。

兒童放學歸來早,

忙趁東風放紙鳶。”

自古以來,

風箏似乎一直都深受孩童喜愛,

穿越2000多年時空,

孩子們放風箏的心情似乎從未改變過。

清初戲曲作家孔尚任曾描寫到:

“結伴兒童褲褶紅,

手提線索罵天公。

人人誇你春來早,

欠我風箏五丈風。”

农历中国 | 二月廿四 · 二月天放纸鸢
农历中国 | 二月廿四 · 二月天放纸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