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心與教育研究會“花開三月”花開第一季

愛心與教育研究會“花開三月”花開第一季

——周廣玲•劉桂芝成長計劃

一、 名稱解讀

周廣玲(聆聽花開)和劉桂芝(三月的芬芳)的網名中各取兩字“花開”和“三月”,即為“花開三月”。“花開”還可代表成長,“三月”即我們姐妹結對時間。

“三”在《道德經》中是表示“多”,“三生萬物”。希望我們通過共同讀書、寫作和教研,讓成長的種子,友誼的種子播種在三月,花開於四季。

二、 成長計劃

愛心與教育研究會“花開三月”花開第一季

周廣玲 劉桂芝合影2019年10月


(一) 共同願景

共同閱讀,共同寫作,互相交流,相互督促,共同成長。

(二) 本年度主要成長目標

每個月讀一本書,每月寫一篇文,並隨時交流學科教研,教研內容小學科學和初中生物之間的內在聯繫教研探討等。如果桂芝教學小學科學的話,我們可以探討“科學日記”價值研究。

(三)讀書內容選擇

由於教學學科不同和各自閱讀興趣不同,我們的閱讀包括“共讀內容”和“自由選擇內容”兩大塊。“共同內容”主要為經典文化,比如《道德經》《大學》《中庸》《論語》等。自由選擇部分,不作共同要求。在讀的過程中,可互相推薦但不勉強必須讀。

2020年上半年共讀《道德經》。

讀書方法:吟誦或朗誦。

讀書效果要求:正確熟讀,最好會背重點章節且知基本內涵。能與教學鏈接更好。

(四)關於寫作

(1)堅持每天(至少是週一至週五),寫教育教學反思或讀書心得一份,字數不限,以養成積累習慣。可分享在朋友圈或自己的公眾號。姊妹之間互相關注,或提出自己的意見或建議。

(2)每月寫一篇文章,可結合群裡的徵稿要求獨立完成,也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內容,重在提煉思路,不以發表為目的。完成之後互相交流,提出自己意見或建議。

(五)關於學科教研

根據自己所教學科,設立一個小課題,進行系統研究。可以探討小學科學和初中生物之間的銜接教學問題,也可以自己設立小課題,自主探究。在探究過程中,可以交流,分享。並提出意見或建議。

另:此計劃會通過實踐情況隨時調整。

“花開三月”周廣玲 劉桂芝

2020年3月16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