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冬》吉林衛視首播,語言俏皮,極盡農村生活真相

3月18日晚間,電視劇《貓冬》在吉林衛視首播。這部電視劇因為缺少當紅演員主演,又是在三線衛視平臺播映,所以很容易被觀眾們忽略掉。不過,從目前已經播出的內容來論,我覺得,這是一部較為真實的農村劇,劇情主線是正能量的農村精神文明建設,而劇情當中的各個小故事,又極盡農村生活的真相。

《貓冬》吉林衛視首播,語言俏皮,極盡農村生活真相


《貓冬》選擇在了東北大冬日的農村。開篇劇情,便把整個故事的大背景的交代得非常有趣。誠如電視劇當中所演,在大東北的很多地方,貓冬的時間甚至於超過二百天,在這麼長的時間裡邊,農村當中出現了扎堆賭博、偷盜、傳銷和封建迷信等等的行為。如何治理這些行為,成為這部電視劇當中男女主角村支書和婦女主任的“首要矛盾”。

對於農村劇而言,不少相關內容,往往是以降低村民智商為前提,製作一些看似喜劇實則鬧劇的作品出來。這種鬧劇化的處理方式,已經離真實的農村生活很遠了,屬於對農民的一種“帶著有色眼鏡的觀看方式”。而另一種農村劇,則是以城裡人回鄉下的眼光看待,看似演的農村戲,實則離真實太遠,更像是水果臺的偶像劇。

《貓冬》吉林衛視首播,語言俏皮,極盡農村生活真相


反觀這部《貓冬》,真實,是其最大的底色。在首播劇情當中,上來便是多線敘事,一夥兒村民扎堆打麻將賭博,而另外兩個村民,則伺機偷盜。與此同時,村支書帶領的治安聯防人員們,已經排兵佈陣,準備抓捕可能存在的偷盜行為。另一方面,則是鄉鎮派出所的所長帶領工作人員,要對賭博行為進行一次集中清理。

這種的多線條敘事,無疑給那些平鋪直敘的農村劇做了榜樣。現在市面上很多的農村劇,都不願意在講故事的技巧上做做文章,甚至於不願意遵循電視劇劇本的基本創作規律。反觀《貓冬》,開局就是這麼有趣的多線條敘事,並且每一條敘事線索上的故事,也都是真實的,這才是電視劇應該遵循的創作原則。

《貓冬》吉林衛視首播,語言俏皮,極盡農村生活真相


在這部電視劇當中,細節的真實,實現了諷刺的味道,從而產生喜劇效果。這與某些農村劇讓演員裝瘋賣傻給觀眾撓癢癢是不太相同的。比如說,四個人打麻將,其中一個手氣不行,就開始各種找事兒,並且出去尿尿,其他人談論從“尿道”逃走的事情等等。這些談話,證明編劇是有鄉村生活經驗的,抓住了人物的行為特點。

再比如說,村支書從派出所領回了賭博的人員,告知他們,你的爺爺死了。死了爺爺的那個,沒有什麼反應,而死了舅爺的那個,卻裝出非常傷心的樣子來。這其實都是農村生活的典型特徵,被這部《貓冬》抓到了電視劇作品當中,演的非常傳神。

《貓冬》吉林衛視首播,語言俏皮,極盡農村生活真相


首播劇情當中,更是出現了媒婆的戲碼。這真是“神來之筆”。眾所周知,現在農村的彩禮問題,已經成為老大難的問題,不少地區的彩禮,動輒便是幾萬,甚至於幾十萬了。很多較為貧困的地區,彩禮確實出現了幾十萬的數額。做農村劇,這個問題,其實是非常好的素材,創作者們不應該視而不見。

在《貓冬》當中,首播劇情便被彩禮問題進行了戲劇化的處理。老頭兒以為彩禮要一萬,而實際上,彩禮最少已經十五萬起步。因此,老頭兒感慨自己那一代,用個洗臉盆就把媳婦娶回來了。這樣的劇情,一般並不熟悉農村語言的編劇去創作,可能只是淺嘗輒止的對話,而在《貓冬》當中,則真的實現了“活靈活現”。

《貓冬》吉林衛視首播,語言俏皮,極盡農村生活真相


老頭兒說彩禮一萬,媒婆直接回答,一萬連個大腿都娶不回來。媒婆說彩禮十五萬,老頭說自己當年一個洗臉盆娶回來的媳婦,也沒耽誤生孩子。從大腿到生孩子,這是典型的農村話語邏輯,可能陽春白雪的觀眾覺得這麼說有點粗俗,但真實的農村生活當中,正是通過這些話語去傳達自身的言語態度。在這個層面上,《貓冬》的編劇拿捏得真好。

當然,《貓冬》的語言特色,還是沒有站在“最地面”上。要把東北劇目創作好,必須要有東北人特有的語言風格才行。東北話其實接近普通話,但日常的俚俗用語更多,語言風格更為俏皮,有東北成長經驗的編劇,往往善於塑造有趣的人物。這種有趣,是骨子裡邊的。《貓冬》的問題是,經常出現大量俚俗有趣的語言,但有時候,也會有一些普通話層面上的詞彙,不夠真實,硌牙。

《貓冬》吉林衛視首播,語言俏皮,極盡農村生活真相


當然,《貓冬》礙於成本的限制,可以指出大量的拍攝上的問題。這些問題,應該正視。對於該劇而言,故事層面上的真實,成為最大的亮點。吉林衛視播出的這部《貓冬》,應該算是一部能夠給觀眾驚喜的作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