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綜》常考人物及相關理論整理彙總【皮亞傑】

本文由師出教育(淮南校區)提供,希望給備考教師考試的考生提供幫助。

從資格證到教師考編,師出教育一路相伴。


皮亞傑


1、人物簡介

讓·皮亞傑(Jean Piaget,1896—1980),瑞士心理學家,發生認識論創始人。他先是一位生物學家,之後成為發生認知論的哲學家,更是一位以兒童心理學之研究著名的發展心理學家。皮亞傑身份的順序代表了皮亞傑一生從事智慧活動的歷程。


2、發展觀

皮亞傑是一個結構主義的心理學家,他提出心理發展的結構問題。


3、認知發展階段

皮亞傑將兒童思維的發展劃分為四個大的年齡階段。這四個階段分別是:

1.感知運動階段(sensorimotor stage,0-2歲)

2.前運算階段(preoperational stage,2-7歲)

3.具體運算階段(concrete operational stage,7-12歲)

4.形式運算階段(formal operational stage,12歲至成人)


4、道德認識發展階段

皮亞傑根據兒童對規則的理解和使用,對過失和說謊的認識和對公正的認識的考察和研究,把兒童道德認知發展劃分為四個有序的階段:

第一階段:前道德階段(出生~3歲)。

第二階段:他律道德階段或道德實在論階段(3~7歲)。

第三階段:自律或合作道德階段(7~12歲)皮亞傑認為兒童大約在7~12歲期間進入道德主觀論階段


皮亞傑認為兒童道德發展的這些階段的順序是固定不變的,兒童的道德認識是從他律道德向自律道德轉化的過程。他律道德階段的兒童是根據外在的道德法則進行判斷,他們只注意行動的外部結果,不考慮行為的動機,他們的是非標準取決於是否服從他人的命令或規定。這是一種受自身之外的價值標準所支配的道德判斷。後期兒童的道德判斷已能從客觀動機出發,用平等或不平等、公道或不公道等新的標準來判斷是非,這是一種為兒童自身已具有的主觀的價值所支配的道德判斷,屬於自律水平的道德。皮亞傑認為只有達到了這個水平,兒童才算有了真正的道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