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86歲老人:擁有2個院士頭銜,創我國多個"第一",獲國務院邀請登上天安門觀禮!

2020年1月15日,為紀念我國核工業創建65週年,中國核工業集團有限公司在京召開表彰座談會。

北京科技大學葛昌純院士應邀出席。葛昌純院士因成功研製出生產鈾-235濃縮鈾的分離膜而榮登"核工業功勳榜",並榮獲"核工業功勳獎章""核工業功勳人物"榮譽證書。

浙江86歲老人:擁有2個院士頭銜,創我國多個

葛昌純院士自1952年起長期從事材料科學研究,他在濃縮U235複合分離膜、核反應堆材料、粉末冶金與先進陶瓷方面做出了重大的創造性貢獻,是國家一等發明獎"乙種分離膜的製造技術"的第一發明人,為我國"兩彈一星"事業做出了重大貢獻。曾獲3項全國科學大會獎、3項國家部委獎、7項省部級獎。

浙江86歲老人:擁有2個院士頭銜,創我國多個

葛昌純被邀請至天安門城樓觀禮(左起依次為葛昌純、王承書、彭恆武)

1934年,葛昌純出生在浙江平湖葛氏大宅中,出身於書香門第。勤奮好學的他15歲時便被原唐山交通大學(今西南交通大學)錄取,學習冶金工程和材料學,是當時全校年紀最小的學生。1952年,他被分配到鋼鐵工業試驗所(今鋼鐵研究總院)冶金研究室工作,也就是從那一天起,他與"兩彈一星"緊密相連,為我國國防工業建設鞠躬盡瘁。

1966年國慶節,葛昌純應國務院邀請作為對社會主義建設有重要貢獻的科技工作者登上天安門城樓觀禮。1988年,他被國家人事部評為"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1990年,國家教委和國家科委授予其"全國高校先進科技工作者"稱號。2001年,他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2004年,當選世界陶瓷科學院院士。2016年11月,獲中國金屬學會"冶金科技終身成就獎"。

浙江86歲老人:擁有2個院士頭銜,創我國多個

濃縮U235是製造原子彈、氫彈、核潛艇、核反應堆必不可少的燃料。氣體擴散法是上世紀60年代初以前工業化製取濃縮U235的唯一方法,而分離膜是氣體擴散法的核心元件,製造難度極大,前蘇聯稱之為"社會主義陣營安全的心臟"。葛昌純院士作為我國濃縮U235複合分離膜專題負責人,負責創建起我國第一個納米材料實驗室,滿足了製造原子彈、氫彈、核潛艇和核反應堆的急需,並且至今還在用於海軍和民用反應堆所需濃縮U235的生產。他是我國濃縮U235用複合分離膜製造技術的奠基人,為我國"兩彈一星"和核能事業作出了重大貢獻。

浙江86歲老人:擁有2個院士頭銜,創我國多個

浙江86歲老人:擁有2個院士頭銜,創我國多個

自1986年到北科大任教以來,葛昌純院士與賴和怡教授創建起我國第一個粉末冶金博士點,與鍾香崇院士、洪彥若教授、李文超教授創建起無機非金屬材料博士點,還創建起國際上第一個把粉末冶金與先進陶瓷密切結合的"粉末冶金與先進陶瓷研究所"

他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在科研事業上取得累累碩果的同時還為我國科技事業培養了37位博士和70位碩士,發表論文百餘篇,專利幾十餘項。他愛生如子,尤其注重學生的愛國主義薰陶和思想素質教育。"材料報國,追求第一"、"為振興中華,實現中華夢而奮鬥"便是他對師生的淳淳教導和殷切期望。

浙江86歲老人:擁有2個院士頭銜,創我國多個

葛昌純院士一生躬耕不輟,86歲高齡依然奮戰在科研、教學第一線,"我和我的團隊雖然取得了一些成績,但也知道中國的材料水平和發達國家還有一定差距。因此,一定要以只爭朝夕的精神努力趕上。這是我們實現現代化,實現民族復興的基礎"。在北科大實驗室的牆面上有這樣八個大字——"材料報國,追求第一",這八個字不僅是葛院士一生的不懈追求,也激勵了一代又一代學者們為國家材料科學的發展做出貢獻。

延伸閱讀:

在紀念我國核工業創建65週年中國核工業集團有限公司表彰座談會上,71位對創建我國核工業作出卓越貢獻的開創者、引領者獲評"核工業功勳榜"上榜人員,被授予"核工業功勳獎章"和"核工業功勳人物"榮譽證書。上榜者涵蓋核工業全產業鏈,是中國核工業從創建伊始至今各個發展時期的傑出代表。這些上榜者為中國核工業的誕生與成長忘我而無私地奉獻了知識、技能、力量、寶貴的青春乃至終生。


素材來源:北京科技大學EDP官微、北京科技大學招生辦、北京科技大學新聞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