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重點國別投資指南之非洲篇――肯尼亞

肯尼亞位於非洲東部,赤道橫貫其中部,東非大裂谷縱貫南北。東鄰索馬里,南接坦桑尼亞,西連烏干達,北與埃塞俄比亞、南蘇丹交界,東南瀕臨印度洋,海岸線長536公里。境內多高原,平均海拔1500米。全國面積為582,646平方公里。

首都內羅畢位於東3時區,比北京時間晚5個小時。不實行夏令時。肯尼亞是非洲著名的旅遊國家。美麗的自然風光、濃郁的民族風情、獨特的地貌景觀以及無數珍禽異獸吸引著世界各地的遊客前往觀光。肯尼亞礦藏主要有純鹼、鹽、螢石、石灰石、重晶石、金、銀、銅、鋁、鋅、鈮和釷等。近年,肯尼亞西部和東部地區探明大型金礦、煤礦、稀土和鈦礦等資源,英國、加拿大和澳大利亞等跨國企業在肯尼亞礦業領域投資較多。

【貿易總量】過去幾年來,肯尼亞貨物貿易進出口規模迅速擴大,進口速度大大快於出口,貿易逆差也逐年擴大。2013年肯尼亞貨物貿易總額約222.7億美元(按1美元: 86肯先令折算),同比僅增長1.2%。其中,出口58.4億美元,同比下降3%;進口164.3億美元,同比增長2.8%;貿易赤字106億美元,同比擴大6.3%。

【主要貿易伙伴】2013年肯尼亞貨物進出口中排名前10位的貿易伙伴為印度、中國、阿聯酋、美國、英國、日本、烏干達、南非、沙特阿拉伯、坦桑尼亞。

【商品結構】在肯尼亞出口商品中,園藝作物(鮮切花、水果、蔬菜等)、茶葉、咖啡和菸草佔44.9%。石油製品、工業機械和車輛則佔進口的40.2% 。根據肯尼亞投資促進局的統計,在2008-2012年間,本地和外國投資者對肯尼亞投資約66億美元,創造就業機會65000個。2013年,受益於和平大選、油氣礦產資源開發等因素,肯尼亞吸收外資達12.6億美元,比2012年的6.98億美元增長80.5%。

英國、美國、德國、法國、日本、加拿大等西方國家在肯尼亞開設有數百家公司,投資涉及農業、工業、商業、金融、旅遊、交通、醫藥等主要經濟領域。近年來,中國等新興市場國家加大對肯尼亞的投資力度。2011-2012年,中國成為肯尼亞第一大外資來源國,當年的投資額約2.5 億美元;其次是德國,約1.94億美元;英國第三,約8600萬美元;也門第四,約5930萬美元。據聯合國貿發會議發佈的2014年《世界投資報告》顯示,2013年,肯尼亞吸收外資流量為5.1億美元;截至2013年底,肯尼亞吸收外資存量為33.9億美元。

【雙邊貿易】中肯兩國於1963年12月14日建交,簽署有《經濟技術合作協定》、《貿易協定》和《投資保護協定》,建立了雙邊經貿混委會機制。中肯經貿關係發展良好。中肯貿易近年來增速均超過同期中國外貿總體增速及中國對非貿易增速。1995年雙邊貿易額首次突破1億美元。2013年中肯雙邊貿易額為32.74億美元,同比增長15%。其中中國出口32.21億美元,同比增長17.8%;中國進口0.53億美元,同比增長1%。中國在肯尼亞貨物進口貿易中的排名2000年僅為第11位, 2013年排名第2位,僅次於印度。

中國企業在肯尼亞開展投資合作的注意事項

投資方面:由於肯尼亞經濟政策、投資政策、市場法規等有待完善,中國企業在開展投資活動中會遇到種種困難,甚至遭遇風險。因此,到肯尼亞開拓市場,既要有靈活的經營頭腦,又要有防範風險的意識。中國企業應結合自身優勢, 認真分析相關的資源與市場、制定重點發展規劃及領域,熟知當地政策法規、稅收等方面情況,切實選好合作領域和具體項目, 做好投資前期的可行性研究和擬定積極穩妥的中長期發展戰略,要進行實地考察, 瞭解環境和交通服務設施甚至風俗禮儀等。只有事前把工作做細、做到家,才能有的放矢並最終確定適合自身投資能力和業務長處的投資項目。

貿易方面:中國企業在肯尼亞開展貿易, 應瞭解當地有關貿易政策、法律法規、市場環境、產品供求狀況、支付方式、稅收規定、當地民眾的消費習慣和購買力等。總體而言, 肯尼亞當地民眾喜愛價格便宜又耐用的中國中低檔商品。肯尼亞商人一般訂貨批量小, 由於支付能力問題, 拖欠貨款的現象時有發生。中國企業可要求肯尼亞商人通過有信譽的國際銀行辦理付款手續。在肯尼亞境內知名的國際銀行有: 渣打銀行肯尼亞有限公司(Standard Chartered Bank KI Ltd.)、合作銀行肯尼亞有限公司( Co-operative Bank of Kenya Ltd.)、巴克菜銀行肯尼亞有限公司(Barclays Bank of Kenya Ltd.)。近年來,中國輸肯商品因質量問題引起的糾紛呈上升趨勢,部分中國產劣質商品已在肯尼亞造成負面影響,因此中國企業在開展對肯尼亞貿易中一定要講求誠信,注重商品質量。

(來源:中國中小企業協會國際合作中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