願國培與教師同進步,共發展


今天到了十二月底,我們的國培也算是圓滿結束。此前的結業考試,對我來說,雖然出了點小狀況,但因為補考過關,也總算是鬆了口氣。培訓結業證不知道有沒有,如果有,當然是最好不過的。有了這個證做憑據,至少我的繼續學習,又可以掙幾十個課時,一期又可以掙十來分。這對我的學校期末考評以及以後的晉級,都會是有大幫助的。

這次國培,花了三個月時間,裡面的艱辛,估計是平常人難以想象的。所以,要說感慨,那也一定是可以稱之為感慨良多的。

第一個問題,培訓學習與工作的衝突。

教師工作,很多時候,不是僅為每天幾節課的問題,除了上課,還有海量的作業要完成。除此之外,學校的事務也總是太多,總有沒完沒了的各種會要開,各種的調查要做,各種的表格要填,各種的研討要參與。做完了學校的事情,便突然發現,每天幾乎沒有時間來上網,來搞培訓了。

第二個問題,網絡技術問題。

在農村,很多時候,網絡並不穩定,經常有不能上網或是網絡掉線的時候。有些時候,我們準備好了來認真搞幾個小時的網絡學習,但等到上網,卻發現網絡不可用,真是乾著急。有些時候,我們在網上正學得認真的時候,突然,網絡掉線了,我們前面的學習時間,也就同樣的白費了。好不容易等到網絡好了,我們要學習,又得重新開始。所以,有時候,我們為了學習計時,總是要重看很多的視屏。

第三個問題,培訓作業的問題。

看看指導老師佈置的作業,感覺也不是很多,但到具體執行,總是感覺時間不夠,要查找的資料不夠。很多的作業,都是實踐性、理論性很強的作業,靠我們一人的能力,很多時候,總是感覺力不從心,但為了培訓合格,我們總是要單打獨鬥,勉為其難,努力完成。作業算是擠時間完成了 ,但自己真的累得不行。有時感慨,為什麼完成作業的期限,總是那麼的緊迫啊。我們的指導老師可不可以具體情況具體對待,能通融的,適當通融一下啊。有些農村老師,自己沒有電腦,在學校的電腦不可用或是被別人佔用的時候,為了培訓學習,有時候就只能進網吧,花錢去做作業,完成學習任務。

第四個問題,作業平臺太多,指代不明。

這次培訓,至少創設了兩個作業平臺,在這個兩個作業平臺裡面,又有很多的小平臺。老師們要完成作業計分,就得按具體要求辦,一個個平臺都到,要完成每個平臺的作業。但因為平臺指代不明,我們的學員,對很多作業的完成,只能靠碰運氣,到處都去,到處都發文、發帖、發視屏、發評論、跟帖。事後發現,學員們在這裡面,很多其實是做了無用功的,時間、精力花去了,其實是不能夠計分的。

以上種種原因,等整個培訓下來,我們很多學員其實心裡一點沒底,不知道自己到底能不能夠順利結業。好在我們的指導老師在群裡發言,說所有學員都順利結業了,可喜可賀。有了指導老師的祝賀,我們一直懸著的心總算放下了。這下可以舒一口長氣了。

正是因為參加了本次國培,感慨良多,我有以下不成熟的建議,願與大家商討,看看有沒有一定道理。

一個,網絡學習,因為沒有書籍可看,主要是在網上進行,難於突出重、難點,建議在學習後期,上面能給我們的學員發一點學習資料,抓抓重點,突破一下難點。

一個,建立網絡學習資料庫。相關的專業學習資料,大家一點點收集,或許幾年下來,資料就齊全了。

一個,學習計時,應該更科學合理。不能一味的計算視屏學習,要考慮追加文本學習,並計算文本閱讀學習時間。而視屏學習時間,有些太長,建議一個視屏學習時間,以45分為限,剛好一節課。若是80分鐘,這麼長的時間下來,真的太累了。有時有急事,為計時有效,也不能脫身。

一個,學習計分、作業平臺不能太分散,應該更具體,更集中,入口更少。可以從一個入口進,然後分設三個小入口。每個入口指明可得學分。大家心裡有底,也就不亂去發帖發文發視屏發評論,亂掙學分了。

一個,管理好論壇。論壇除對學員開放,也對所有的專業教師開放。按專業設置分論壇,安排版主。好文要推薦、加精、收藏。學員的主題帖、回覆要計分,並累加。如我們學習心理健康教育的,我們的分論壇應該對全省教師開放,打造品牌,擴大影響面,考慮專業的成長與發展。論壇應該聘請專家,設計話題、案例,參與指導。好的帖文,可以考慮推薦到省級心理學專業雜誌發表。

不多說了,希望我們的國培能有長足發展,這裡不光是教師學習的平臺,也是教師們共同進步,共同探討、解決學科疑難問題的平臺。願國培與教師同進步,共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