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認真地向大家推薦一套書,順便試試微信的新功能

很認真地向大家推薦一套書,順便試試微信的新功能

經常有人問我:“老魏,寫了那麼多文的你,自己到底會做飯麼?”

哼,不信,來杭州我做給你們吃啊!絕對的私廚標準。記得交飯錢!

很认真地向大家推荐一套书,顺便试试微信的新功能

對於烹飪這件事,美食界的態度呈現出很耐人尋味的兩極分化。有的人不齒於自己動手做菜,言必談風味原產地;也有人把自家廚房奉為聖地,一心想著足不出戶搗鼓出全球美食。

我的觀點與上面兩者都不同。我認為,烹飪是結果,而非原因。

實際上,烹飪的形態,與歷史、地理、氣候、民族性格、歷史沿革、社會發展程度,都有密切的關係。絕不是某位天才大廚靈光一現的發明,而是表達了全社會在把食材變成食物這一過程中的共同審美。

為什麼中國會流行炒菜?因為數千年的農耕生產結構下,動物油脂稀缺難得。芝麻、核桃,以及後來的花生、玉米等油料作物也是從海外傳入的,植物油脂價格同樣不低。而炒,是極其節省油脂,卻能讓口腔獲得相當脂肪滿足感的烹飪方式。

為什麼印度會流行咖喱和各種醬汁?因為從婆羅門教到印度教,以及旁生出來的佛教,都有素食的要求。南亞次大陸炎熱的氣候也大大降低了肉食的安全程度。在基本吃素的環境下,由薑黃、花椒、孜然、芥末等眾多香料混合製成的調味品,可以有效延長食物保鮮期,並賦予寡淡的蔬菜以接近肉類的豐富口感。

為什麼歐洲會流行奶製品?因為黑死病和大航海之後,勞動力不足,歐洲發生了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退耕還牧。奶類作為牧業產量最大的副產品,有著難以保存的缺點,為了有效利用大量奶類,歐洲人變著花樣存奶、吃奶,才誕生出如今種類豐富、吃法多元的奶酪。

所以,研究烹飪是一件很有意思的是,它能讓你洞悉這個世界的規律。

最近老魏宅在家,看了這套超硬核的烹飪話題的書,《現代主義烹飪:美食的藝術與科學》(Modernist Cuisine: The Art and Science of Cooking)

書的主筆是一群物理學,生物學,數學博士兼廚師,看看作者簡介就知道有多牛了。

很认真地向大家推荐一套书,顺便试试微信的新功能

一套六冊,幾乎涵蓋了所有烹飪食物相關的知識,從宰殺到保存再到烹飪,不同的烹飪手法對食材的影響,各種對照試驗,有很多試驗數據支持。從烹飪裡傳達物理、化學、民俗和歷史的知識,並帶出一整套世界觀,真的非常精彩。沒有一丁點玄學,都是凝聚了人類吃喝智慧的理性分析。

插圖也非常精美,比如:

精準的計量下發生的變化

很认真地向大家推荐一套书,顺便试试微信的新功能

烤乳豬,讓你知道什麼時候該旋轉,乳豬的各個部位受熱又是怎麼回事。

很认真地向大家推荐一套书,顺便试试微信的新功能

肉在不同的受熱情況,肉的變化是什麼樣的

很认真地向大家推荐一套书,顺便试试微信的新功能
很认真地向大家推荐一套书,顺便试试微信的新功能

烤肉時的炭爐剖面,炭火和爐子的溫度,烤網受熱情況,烤肉散發出來的煙霧的成分是什麼。

很认真地向大家推荐一套书,顺便试试微信的新功能

肉類加熱程度的對照。

很认真地向大家推荐一套书,顺便试试微信的新功能

為了表達的更清楚,活生生的把昂貴的設備切成兩半,整套書看著我肉疼。

很认真地向大家推荐一套书,顺便试试微信的新功能

當然,價格也很硬核,相當於幾頓米其林了。英文版某馬遜售價500多美刀,簡體字國行版3980。

很认真地向大家推荐一套书,顺便试试微信的新功能

種草到這裡,低調分享點好處吧。老魏找來了這套書中英文全版的PDF,我會在我的讀者群裡分享。當然下載之前,你得保證僅用於個人學習借鑑。

很认真地向大家推荐一套书,顺便试试微信的新功能

讀萬卷書,吃萬里路

此外友情提示,這是影印版而非輸出版。想要更好的閱讀體驗,請下單購買實體書哦。

甜怡同學的喜馬拉雅音頻節目上新了

《除了諾基亞,芬蘭還有馴鹿肉》

或者購買底部的付費內容,只要1元哦

很认真地向大家推荐一套书,顺便试试微信的新功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