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明天月亮不見了怎麼辦?


如果明天月亮不見了怎麼辦?

地球的月亮在我們的文化、語言和思想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但這…你知道…重要嗎?如果它明天一眨眼就消失了(為了討論我們假設),我們會注意到嗎?我們會在乎嗎?

你喜歡潮汐嗎?

重力——至少是牛頓式的——是相當簡單的:你離某物越近,它的引力就越大。所以離月球較近的物質會受到更強的引力,而離月球較遠的物質會受到較弱的引力。別緊張。當你觀察月球對地球的影響時,你基本上可以把它歸結為三個部分:地球本身,靠近月球的海洋和遠離月球的海洋。

在任何一天,離月球最近的海洋都會受到額外的引力,所以它會微微上升,在水汪汪的懷抱中伸展到它永遠無法到達的地方。由於海洋如此之大,來自一個地平線的所有水都會向上推壓來自另一個地平線的水,從而產生一個奇妙的潮汐隆起。

如果月球消失了,我們就不會有潮汐帶來的好運;太陽也會伸展和擠壓地球,所以我們的衝浪機會不會完全消失。

你喜歡一天24小時嗎?

地球過去自轉的速度比現在快。就像在裡面一樣,快多了。在假設的巨大撞擊導致了月球的形成之後,地球的一天短至6小時。怎麼會有一個悠閒的24小時?

沒錯,是月亮!月球產生了一些漂亮的潮汐,但地球也在繞著它的軸旋轉。旋轉的物理阻力圍繞著行星的潮汐膨脹。因此,從軌道上講,它們不是直接出現在月球下面的潮汐,而是略高於月球。

所以你在一個不該有的地方有一大塊額外的海水。因為重力是一條雙向的街道,所以那個腫塊會拉到月球上。就像用皮帶牽著一隻不情願的狗一樣,潮汐的膨脹一點一點地拉著月亮,加速它進入更高的軌道。

順便說一下,月球正慢慢地離地球越來越遠。加速月球的能量必須來自某個地方,而這個地方就是地球本身:一天一天,一個千年一個千年,地球減速,把它的旋轉能量轉換成月球的軌道能量。

如果你拿走了月亮,這個過程不會逆轉,但不會繼續下去。這可能是件好事,也可能不是,這取決於你對工作日的長短有多喜歡。

你喜歡季節嗎?

地球的軸是傾斜的,這種傾斜會隨著時間而改變。沒什麼大不了的,所有的行星都這麼做,很有趣。但最重要的是當傾斜度迅速變化時。如果南極洲一天24小時直指太陽,使北美和歐洲陷入永久的黑暗,會發生什麼?幾十萬年後它就翻了?我們認為季節的長期規律性是理所當然的,我們可能要感謝月亮。

軸傾斜中的這種瘋狂的劇烈擺動是由於太陽系中與遙遠物體的共振或不吉利的相互作用造成的。例如,假設有一天在它的軌道上,地球的軸心剛好指向遠離太陽的方向,而木星同時也在這個方向上。再說一遍,一遍又一遍。每次地球的軸心和木星排成一行,它都會受到超微小的引力。一開始沒什麼。但經過數百萬年的積累。不知不覺中,拖船的堆積把地球翻了個底朝天。

穩定這一點的可能是月球:它真的,真的很大(至少與地球相比),繞我們軌道運行得相當快。所有的角動量(旋轉能量)阻止了其他行星進行任何軸向的惡作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