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畫增值了10000000倍,中國進入歷史上第5個收藏盛世期!

書畫增值了10000000倍,中國進入歷史上第5個收藏盛世期!

齊白石《松柏高麗圖篆書四言聯》成交價4.255億元

任何東西都沒有藝術品增值快,1955年的時候,齊白石的畫收購價在5塊錢左右,2014年拍出兩個多億的天價,增值幅度巨大。

中國書畫鑑藏史記述,中國有五次收藏盛世,第一次是宋朝收藏盛世。明朝,進入第二個收藏盛世。到了清朝,至乾隆年間,就進入了第三個收藏盛世。第四次收藏盛世的時候,是清末民國時期。第五次收藏盛世就是現在!

中國書畫增值了

10000000倍

追溯到1949年,齊白石的畫賣6塊白洋。不要紙幣,就要白洋,那時候已經不那麼信任紙幣了,剛打完仗,民眾都很窮……

那時候書畫賣不出高價,中國書畫市場迎來了第一個低潮期。歷史經驗也是這樣告訴我們的,每逢戰亂,書畫市場就會進入低潮。

解放後,藝術品增值迅速。1954年、1955年,齊白石的畫收購價已經漲到5塊錢,而到文化大革命又一落千丈。

70年代,北京幾個重要畫家,如李可染、吳作人、蔣兆和,當時收購價以為45元左右。有例為證,在1964年李可染賣給榮寶齋四張山水得到350塊錢,給他高興壞了。畫是三裁的,一張一尺合10塊多錢。李可染高興的說,我的畫超過老師的收購價,當時齊白石的畫才賣10塊錢。

當年45塊錢,至少等同於現在拍場上的180萬;當年60到90元買的山水畫,現在至少能拍出500到1000萬,翻了幾萬倍,並非樓市股市可以相提並論的。

就拿齊白石講,2000年時才兩萬塊錢一尺。您可以暗自算算如今已翻多少倍……

中國進入歷史上

第五個收藏盛世

中國書畫鑑藏史記述,中國有五次收藏盛世,第一次是宋朝收藏盛世。明朝,進入第二個收藏盛世。到了清朝,至乾隆年間,就進入了第三個收藏盛世。第四次收藏盛世的時候,是清末民國時期。第五次收藏盛世就是現在!

第一個收藏盛世

收藏盛世始於宋代,宋朝皇帝喜愛書畫,因而書畫創作和鑑藏盛行。當時畫家在社會上具有極高地位,畫優還能致仕,獲得品級。政府設置畫院,只有優秀畫家任職畫院待詔。

宋畫家參加畫院考試時,宋徽宗曾以詩句“踏花歸去馬蹄香”為題考試,畫家李唐畫作極佳的表現了此詩意境,獲得極高評價一舉考入宋畫院。可以說宋畫院所有畫家都是“知識分子”,書畫可劃分為文人畫範疇。

在宋代繪畫作品不但有經濟價值還有政治價值,巴結官員送一張名畫,可以換來一個官職。

第二個收藏盛世

到了元朝,蒙古統治者不重視書畫,撤銷畫院,文人畫家喪失政治地位,流落在野。

到了明朝,迎來了第二個收藏高潮。該個收藏高潮的是以民間收藏家項元卞為首,文人詹景鳳、祝枝山、文徵明、董其昌等參與。至今北京故宮博物院和臺北故宮院仍舊收藏著這些書畫大家的作品,可見當時的書畫水平到達了歷史新高度。

第三個收藏盛世

至乾隆年間,則進入了第三個收藏高潮,民間前期發起於揚州大鹽商安岐、江春為首的收藏家。

當時鹽商很富有,多推崇收藏。江春當時有錢到什麼地步?為了顯示自己有錢,把金子打成金箔,粘在山上,貼在樹上,打造成金山金樹;江春當年跟乾隆皇帝下江南,皇帝向他借60萬兩白銀,江春一口答應。

第四個收藏盛世

第四次收藏高潮在清末民國時期,北京湧現出張伯駒、袁克文,溥儒等一大批收藏家。有了這些大收藏家的主導,當時收藏市場十分紅火。

其中溥儒是恭親王之孫,恭王府收藏之巨僅次於故宮博物院。恭王府的收藏多為恭親王在皇宮所得之物。南方也湧現了龐元濟、張大千、吳湖帆等一系列收藏大家。

第五個收藏盛世

而第五次收藏高潮就是現在,以1993年中國成立收藏家協會為標誌,中國進入了第五次收藏高潮。本次和此前四次收藏高潮有巨大的區別:

第一個區別,由於當代畫家眾多,倒畫人多,買畫者眾,此次收藏高潮參與人數是古代參與總數的N倍。

第二個區別,市場上畫的流通量巨大,這個流通量也是中國古代前四次高潮流通儲量的三倍。

第三個區別,參與流通金錢數也是古代所沒有的,亦是古代的N倍。

嘉德香港2017年春拍現場以3.26億港幣圓滿收官

藝術品市場瞬息萬變,在整個投資收藏過程中,什麼時候買入,什麼時候賣出,這裡面蘊含著許多學問。好的藝術品投資者,要有狼一般敏銳的嗅覺,狼一般的行動速度,才能快速整合資金撲向市場,歷史經驗告訴我們:國泰民安,經濟高速發展,正是書畫投資的最契合時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