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瓷材料(300285):資源優化整合 開啟第三次創業

  事件:
  公司公告2019 年報和2020 年1 季度業績預告,2019 年實現營業總收入21.53 億元,同比增長19.76%;歸母淨利潤5.01 億,同比-7.82%,EPS0.52元,扣非後歸母淨利4.71 億元,同比增長20.77%,經營性淨現金流4.84 億元,同比增長38.76%。截止 2019 年底,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資產達到36.52 億元,同比增長13.57%。單Q4 來看,實現營業收入61.6 億元,實現歸母淨利1.42 億元,扣非後淨利潤1.25 億元,經營性淨現金流1.87 億元。


  2020Q1 公司預計實現歸母淨利潤1.08~1.164 億元,同比變動區間-10%~-3%。主要原因是疫情蔓延對公司及各子公司產業鏈上下游公司復工的影響,以及物流運輸管控對公司部分產品交付的影響。
  點評:
  2019 年被公司定義為“第三次創業”的元年,報告期內,公司通過一系列資源優化整合,形成了以電子材料為壓艙石,以催化材料和5G 材料為雙引擎,以生物醫療材料和精密陶瓷結構件為重點培育方向的產業體系。
  電子材料板塊盈利同比下滑,MLCC 粉體和納米氧化鋁有望拐點向上分業務來看,電子材料板塊2019 年營收同比+4.29%,毛利率同比下滑4.01pct 至45.90%。全球MLCC 市場2019 年增速高位回落,受行業去庫存和貿易摩擦影響MLCC 價格迴歸,19H2 電子板塊毛利率環比19H1 下滑7.0pct,MLCC 粉體銷售收入增速放緩;納米氧化鋯受益於可穿戴產品的市場開拓,業務保持穩定增長;氧化鋁粉體方面,公司在隔膜塗覆領域佔據主導地位,但新能源汽車退補政策下,氧化鋁銷量下滑。展望未來,MLCC 行業去庫存結束並再次進入提價週期,5G 和汽車電子市場需求催生MLCC 粉體需求持續增長,新能源汽車方面歐洲銷量開啟高增長,國內市場有望觸底回暖,長週期景氣拐點下氧化鋁粉體業務有望拐點向上。
  蜂窩陶瓷產品突破加速,市佔率提升可期

  催化材料板塊2019 年營收同比+5.63%,受東營工廠下半年轉固後產能爬坡影響,毛利率同比下滑6.40pct 至59.39%。公司重點佈局催化材料板塊,汽油機GPF 和薄壁TWC均已進入主要客戶主機廠公告目錄且從2019 年下半年開始放量;柴油機方面SCR 及DPF 已完全實現批量生產,開始積極開拓國內主流主機廠並通過國外主要催化劑公司驗證;尾氣催化用鈰鋯固溶體、分子篩產品開始小批量銷售。未來國六推行趨勢不改,公司催化材料業務在主機市場和後市場市佔率提升可期。
  愛爾創超額完成業績承諾,關注長期高成長的確定性2019 年公司生物醫療材料板塊營收同比+51.80%,毛利率同比提升12.63pct 至67.45%,其中愛爾創實現營收47187 萬元,淨利潤10914 萬元,  同比增長31.1%,超額完成業績承諾。愛爾創本溪生產基地開始產能擴建,預計2020 年10 月完工投產,深圳愛爾創產品線和產品種類不斷豐富,O2O線上銷售結合線下診所和億元資料的模式推行有效,國內人口老齡化背景下公司氧化鋯粉體+義齒材料一體化佈局價值凸顯,建議關注長期高速成長的確定性。
  流動資產質量提升,新產品儲備豐富
  截至2019 年底公司貨幣資金為3.00 億元,同比增長6.44%,應收賬款部分,應收票據和應收賬款總計為8.75 億,同比增加4.53%;存貨為5.71億元,同比增加24.36%,存貨+應收佔流動資產比例下降6.24pct 至73.60%,流動資產質量進一步提升。

  公司後續內生增長動力強勁,19 年研發費用同比增長33.6%至1.38 億元,研發費用率同比提升0.66pct 至6.41%;19 年公司成立5G 項目部,未來隨著5G 產業、汽車電子、消費電子等領域的快速發展,公司納米級鈦酸鋇、納米級複合氧化鋯、微波介質材料產品市場前景廣闊;超臨界水熱鈦酸鋇和小粒徑固相鈦酸鋇成功開發銷售;江蘇金盛高端氮化硅陶瓷球正式進入量產階段,推廣和在研中的新產品將為公司未來持續內生增長提供強勁動力。
  盈利預測、估值與評級
  由於目前全球市場因疫情影響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我們下調公司2020、2021 年盈利預測並新增2022 年盈利預測,預計2020-2022 年公司淨利潤分別為5.86/7.24/8.50 億元(前值為6.73/8.10/-億元),對應EPS 分別為0.61/0.75/0.88 元,當前股價對應PE 分別為37/30/25 倍。公司上市以來內生外延成長動力強勁,未來有望持續受益於5G 和電子市場的增長,仍維持“增持”評級。
  風險提示:
  國六標準推行不及預期,汽車市場持續低迷,MLCC 市場復甦不及預期,宏觀經濟持續低迷風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