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遵義:人居環境整治“五大舉措”築牢“疫情防控牆”

疫情防控期間,貴州省遵義市主動作為,下發《遵義市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領導小組辦公室〈關於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的通知》,聚焦強化農村廁所環境整治、及時清運農村生活垃圾、大力推進農業農村面源汙染防治、持續開展村莊清潔行動、引導農民養成健康衛生習慣“五大舉措”,築牢“疫情防控牆”。

貴州遵義:人居環境整治“五大舉措”築牢“疫情防控牆”

黨員、幹部帶頭,發動群眾錯峰式開展村莊清潔行動。

強化農村廁所環境整治

各縣(區、市)引導農戶加強廁所清掃,經常通風換氣,不堆放雜物,保持清潔衛生,做到地面不見垃圾、便器不見糞漬。疫情防控重點區域實行日掃日清,及時對便器、洗手檯、門把手等可接觸處進行消毒,使用過的廁紙應及時清理或裝袋密閉收集。加強農村公共廁所日常衛生保潔,適當增加消毒頻次,公廁周邊做到無垃圾、糞便、汙水、雜物等。對確診病人或疑似病人使用過的廁所按照防控要求進行專業消毒處理。加快廁所革命進程,今年,遵義市計劃建設改造農村戶用衛生廁所1.8萬戶、村級公共衛生廁所437個。截至目前,農村戶用衛生廁所累計完成741戶,完成率4.1%;村級公共衛生廁所完成26個,完成率5.9%。

貴州遵義:人居環境整治“五大舉措”築牢“疫情防控牆”

保潔員對村級公廁進行消毒、清掃。

及時清運農村生活垃圾

全面落實村莊保潔制度,加大村莊保潔力度,確保垃圾有人清、公廁有人管、汙水不亂倒。專設廢棄口罩收集箱並嚴格按照要求單獨收集並規範處理,對垃圾儲運設施設備及時消毒,對於農村主幹道、小廣場等公共區域的衛生,及時清掃轉運。在疫情防控期間,做到不漏掃、不斷檔。生活垃圾定點堆放,有條件的地方做到日產日清,無法及時清運的進行封閉管理,並及時進行消毒。

貴州遵義:人居環境整治“五大舉措”築牢“疫情防控牆”

設立廢棄口罩收集桶。

大力推進農業農村面源汙染防治

堅持疫情防控和農業農村生態環保工作“兩手抓”“兩手硬”“兩不誤”。各地緊扣“一土兩減三基本”工作重點,持續開展好畜禽糞汙資源化利用、農藥化肥減量增效、耕地土壤環境質量類別劃分等工作,統籌推進農業農村面源汙染防治。堅持因地制宜、綜合施策、多元利用原則,以提升養殖場糞汙資源化利用水平為導向,切實加強養殖場糞汙治理力度;通過實施測土配方施肥、廣施有機肥、生物肥等措施,持續推進化肥減量增效;強化農藥監管,認真做好農作物病蟲害防治與全程綠色防控工作,提高農民用藥意識與全程綠色防控,推動科學、高效用藥;強化資源整合,堅持多措並舉,大力推進受汙染耕地安全利用。

2019年,全市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推廣面積達到1306.83萬畝,主要農作物測土配方施肥技術覆蓋率達90.6%,化肥施用量較2018年減少5.88%;主要農作物綠色防控覆蓋率達32.07%,專業化統防統治覆蓋率達38%。2019年,糞汙綜合利用率達73%,規模養殖場糞汙治理設施裝備配套率達90%,受汙染耕地安全利用面積完成17.9萬畝,超額完成2019年受汙染耕地安全利用與修復治理任務。

持續開展村莊清潔行動

各鄉(鎮)、村兩級書記積極發揮“清潔指揮長”作用,壓實責任,黨員幹部齊帶頭,農民群眾全參與的工作推進機制。採取分散式、錯峰式作業方式,搞好村莊公共環境衛生。疫情防控期間,各縣(區、市)農民群眾積極開展“清潔庭院工程”,確保做到“各家掃淨門前雪”,自覺將各自房前房後、屋內屋外衛生打整乾淨,做到不亂丟垃圾、不亂倒汙水、不隨地吐痰、不亂堆柴草和農具。督促農戶落實好環境衛生“門前三包”。鼓勵農民群眾清理戶內外雜物、瓶瓶罐罐等,剷除病媒生物的滋生環境,從源頭上預防疾病的傳播。同時,加強畜禽養殖管理,引導農民群眾及時清掃畜禽糞汙,減少人畜共患病的傳播風險。

貴州遵義:人居環境整治“五大舉措”築牢“疫情防控牆”

深入開展綠色防控。

疫情發生以來,全市共有167個鄉鎮(街道辦)開展了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村莊清潔行動。累計清理農村生活垃圾5786噸,清理村內水塘824口,清理村內溝渠268公里,清理村內淤泥825噸,清理畜禽養殖糞汙等農業生產廢棄物936噸。發動農民群眾投工投勞82311人次,清理殘垣斷壁960處,開展進村入戶宣傳教育154093次,發放宣傳資料213048份。村莊環境初步實現乾淨整潔有序,村民環境與健康意識逐步得到增強。

引導農民養成健康衛生習慣

強化媒介宣傳,營造良好氛圍。全市各縣(區、市)、鄉鎮、村將村莊清潔、文明如廁、廁所日常管護、衛生防病知識等通過大喇叭、明白紙、倡議書、宣傳標語多形式貫穿於疫情防控始終。積極引導農民群眾養成良好生活習慣,倡導飯前便後勤洗手、講衛生、疫情期間外出戴口罩、不隨地吐痰、不隨地亂扔垃圾等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引導農民群眾增強身體素質,改變不良生活習慣,提高文明素質和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