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痛不如短痛,預備隊參加中乙聯賽非長久之計

本賽季中國職業足球三級聯賽將有66支球隊參加,中超16支,中甲18支(擴軍後),中乙32支。擴軍後“66”這個數字似乎並沒有給聯賽帶來大順,多傢俱樂部已退出或面臨退出的境地。矛盾會最終落在中乙聯賽,將有3支球隊遞補進中甲,加上退出的多傢俱樂部,中乙球隊數量缺口達到了10餘家。

長痛不如短痛,預備隊參加中乙聯賽非長久之計

新賽季中乙聯賽的空缺將怎麼來補齊呢?靠中冠球隊遞補夠數量的難度很大,只有兩三個位置空缺還好辦,空缺多了的話,具備參加中乙聯賽資格的中冠球隊數量不一定夠。因為參加職業聯賽意味著俱樂部要有“脫胎換骨”的變化才行,除了有雄厚的經濟實力外,其他軟硬件配備也不是一蹴而就,速成的基礎都不牢固 。

長痛不如短痛,預備隊參加中乙聯賽非長久之計

有消息稱,足協計劃讓中超、中甲球隊的預備隊來踢中乙。世界上其他國家有預備隊參加職業聯賽的例子,但所佔比例都很小。根據德轉的資料,意大利允許一支意甲的預備隊參加意丙(第3級職業聯賽),德國和意大利情況是一樣的,法國允許法甲10支、法乙3支參加國家乙級聯賽(第4級半職業聯賽),西甲、葡甲等都允許少量的預備隊參加低級別職業聯賽。

長痛不如短痛,預備隊參加中乙聯賽非長久之計

中冠有能力遞補中乙的數量,加上參照國際足壇讓少量的中超、中甲預備隊參賽,可能還是會面臨數量不夠。目前的辦法只能增多進入中乙的中超、中甲預備隊數量,來保夠中乙32支隊伍。假如中冠只有4傢俱樂部有能力遞補進中乙,那麼中超、中甲預備隊數量將達6支或更多,但這樣會對中乙的正常運轉造成影響。

長痛不如短痛,預備隊參加中乙聯賽非長久之計

最大的問題,大量的中超中甲預備隊進入會干擾中乙升降級。如果某支中甲預備隊獲得中乙冠亞軍,按照排名該升入中甲,可一傢俱樂部有兩支隊伍出現在同級聯賽中,這樣的情況顯然是不允許的。如果預備隊不計入升降級當中,會滋生許多問題。因為預備隊沒有升降級壓力,某些中乙球隊為了升級或保級,不排除會與預備隊踢默契球的可能。

長痛不如短痛,預備隊參加中乙聯賽非長久之計

為了保夠32支中乙參賽隊伍,允許中超中甲預備隊參賽或許是不得已而為之的辦法,但不是長久之計。在急功近利思想的影響下,有實力的投資者只會盯著中超或中甲俱樂部,中乙在他們眼中是雞肋。短期內提升中乙的數量和質量是不現實的,眼光放得長遠一些才能解決問題。個人認為,長痛不如短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