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孩子才13歲!疫情之下的低齡留學生,該何去何從?

我的孩子才13歲!疫情之下的低齡留學生,該何去何從?

一位未成年留學生母親說:“我的孩子才13歲。懇請組織包機將這些未成年的留學生送回國內。我們願意支付相應費用,也完全願意服從防疫措施,讓孩子回國後居家或者集中隔離。”

隨著歐洲疫情愈演愈烈,各國華人、留學生掀起回國浪潮。其中,英國是聚集眾多中國留學生的國家。且前幾天鮑里斯·約翰遜提出的堪比"何棄療"的方案,更加引發留學生及家長的焦慮。

3月16日,張文宏醫生對留學生要不要回國這個問題作出解答:

他建議大家考慮3個問題:第一疫情要多長時間?回來是不是決定再也不回去了?如果疫情要延緩半年呢?你讀書工作都不要了?第二如果不回來待在那裡怎麼辦?"

這幾個問題確實值得廣大成年留學生及家長認真思考。

我的孩子才13歲!疫情之下的低齡留學生,該何去何從?

然而中國留學生裡還有很大比例的低齡留學生,有的甚至只有十一二歲。他們的狀況更加複雜,可能不是這幾個問題就能解決的。

英國疫情及低齡留學生概況

所謂低齡留學生是指,初中畢業或者高中畢業,還未成年就被家長安排出國留學的學生。

截止2014年,中國內地就已成為英國最主要的低齡留學生市場之一。

我的孩子才13歲!疫情之下的低齡留學生,該何去何從?

根據英國私立學校委員會2019年報告,英國1364所成員學校共招收了538109名外國留學生,其中有9585名來自中國內地。這其中又有7000多名學生的家長處在英國境外。

再看英國情況。截止3月18日,英國已累計確診1950例,死亡60例。儘管英國已經宣佈了一系列緊急計劃,但形勢依然堪憂。

相比於成年留學生,低齡留學生孤懸海外。他們生存能力更低,抗壓能力更弱。再突如其來的疫情面前,會更加手足無措。

低齡留學生目前面臨的主要困境

近日,社交平臺流傳著一封低齡留學生父母發起的請願書,懇請組織協助低齡留學生回國。

我的孩子才13歲!疫情之下的低齡留學生,該何去何從?

請願書言辭誠懇,字裡行間可以感受到為人父母的心急如焚。根據家長意見,我們瞭解到目前低齡留學生的困境有:

01.復活節將至,低齡留學生的生活無法保障

低齡留學生的生活、學習與安全,原本主要依靠學校、監護機構和寄宿家庭來完成。如今,英國雖然推出一系列緊急措施,但疫情尚不明朗。留學生們的安置恐怕已經超出個人或者商業機構的承受範圍。

今年復活節落在4月12日,屆時將會有一個月的假期。校方表示希望家長自行安排學生食宿問題,大量監護機構也因為疫情停擺;而寄宿家庭大多由中老年經營,他們本身也是易感染群體。眾多寄宿家庭明確表示不接受中國留學生。

如此一來,低齡留學生的保護徹底鏈斷裂。復活節期間,他們的生存問題令人堪憂。

我的孩子才13歲!疫情之下的低齡留學生,該何去何從?

02.低齡留學生抗壓能力弱,情緒崩潰

這些低齡留學生還未成年,他們從未遭遇過如此重大的公共事件。加之他們心智還不夠成熟,無法分辨網上信息的真實性,對一些虛假信息信以為真。

他們猶如驚弓之鳥,情緒很容易崩潰。尤其是那些只有十一二歲的孩子,時常打著視頻電話崩潰大哭。做父母的也跟著一起心揪落淚。

我的孩子才13歲!疫情之下的低齡留學生,該何去何從?

03.不少國家禁飛且一票難求,孩子回不來,家長也去不了

蜂擁而起的回國浪潮抬高了機票價格,從倫敦轉機回國的機票甚至炒到15萬一張,即便如此也是一票難求。

我的孩子才13歲!疫情之下的低齡留學生,該何去何從?

甚至隨著疫情日趨嚴峻,不少國家已經宣佈進入緊急狀態。德國、奧地利、日內瓦等紛紛宣佈停飛,留學生想轉機都困難。何況部分年齡更小的留學生,他們根本不能獨自搭乘飛機或者轉機。

除此之外,我們也無法排除孩子在回國途中交叉感染的可能性。

孩子回國艱難,家長由於簽證、航班等問題也無法過去陪伴。真是急得一夜白頭。

疫情之下,低齡留學生及家長該何去何從

面臨當前情況,無論回國與否,低齡留學生及家長都應通過以下方式降低風險。

01.家長耐心引導,孩子做好自身防護

未成年留學生心理素質差,情緒控制能力弱。此時家長切不可自亂陣腳,把悲觀情緒傳染給孩子。

在電影《美麗人生》中,一對猶太父子被送進了納粹集中營,父親利用自己的想象力,給兒子編造一個又一個的謊言,最後兒子倖免於難,純真的童心也沒有遭到破壞。

我的孩子才13歲!疫情之下的低齡留學生,該何去何從?

家長在這個時期只能頻繁與孩子視頻通話,安撫他們的情緒。只有具備好的情緒才有解決困難的能力;將國內的防疫方法全數教給孩子,做好自身防護是第一要務。

02.留學生及家長抱團取暖,共同面對困境

在格拉斯哥大學攻讀碩士學位的Linda選擇留在英國,她加入了6個留守英國學生的互助群,每個群有好幾百人。群友每天相互鼓勵,日子也變得沒有那麼難熬。

家長之間也可以效仿此方法,大家團結起來。共享資源,出謀劃策,相互打氣。有錢的出錢,有力的出力。海外留學生家庭抱團取暖,每個家庭出一份力,相信能早日度過危機。

我的孩子才13歲!疫情之下的低齡留學生,該何去何從?

03.如果有條件,在遵守相關規定的前提下,儘量回國。

之前說,是否回國需要考慮學校課程安排。以及回國後還是否能順利再出國繼續學業,對方是否能再接收等問題。

我認為,這適用於有獨立生存能力,可以獨立解決問題的大學生、研究生等留學生。但對於未成年留學生,沒有什麼比在父母身邊更有安全感。

在遵守相關規定的前提下,能回國的儘量回國。回國以後認真遵守落地城市的相關規定,該檢測的檢測,該隔離的隔離。

附上目前主要入境城市針對海外入境人員的防疫規定:

—北京:3月16日起,所有境外進京人員,均應轉送至集中隔離點進行為期14天的隔離觀察,隔離費用原則上自理。

—上海:3月13日起,凡是在進入上海14天之內,有過韓國、日本、意大利、法國、伊朗、西班牙、德國、美國等國家旅行或居住史的所有中外人員,一律實行14天居家或集中隔離觀察。

—廣州:對來自或去過離境國家疫情嚴重地區的人員,入境後均需接受居家或集中醫學觀察14天;對有症狀人員,統一轉送至指定醫院檢查治療。

特殊時期,只能依靠當地、國內家長及組織的共同努力才有可能幫助低齡留學生們渡過難關。願全球疫情能早日過去,還每個家庭一片笑容。

-END

,人生是一場不可思議的旅行。

我的孩子才13歲!疫情之下的低齡留學生,該何去何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