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成為美食行家的你,這份書單絕不能錯過


居家隔離的一個多月裡,我不僅苦練了廚藝,還難得靜下心來看了不少書。之前知味寫過葡萄酒相關書籍的推薦,今天為大家帶來美食方面的,其中有科普,有圖鑑,有散文,有漫畫。你的美食行家修煉之路上,一定少不了它們!

想成為美食行家的你,這份書單絕不能錯過

雅舍談吃

“一年四季的吃,週而復始的饞”

想成為美食行家的你,這份書單絕不能錯過

大概所有美食書單都會推薦這本書,我也將它放在第一個。梁老的文字用一個詞形容就是活色生香。他筆下的每一道佳餚,似乎都能讓你透過紙張聞到香味。除此之外,他還不吝筆墨的描寫美食背後的故事,無論是歷史由來,還是製作方法,文字風趣詼諧,既有文人風雅,又有市井百態。

這本書我常在睡前閱讀,每一章都很短,三兩句話,就可以吃上一份瓦塊魚、鐵鍋蛋、爆雙脆,再來一碗核桃酪,嗯,饞了。

五味

“一個一年到頭都吃大白菜的人是沒有口福的”

想成為美食行家的你,這份書單絕不能錯過

第一次看汪曾祺先生談吃,是小學課本里那篇《端午的鴨蛋》,從此吃鹹鴨蛋都要認準高郵的。《五味》是一本談吃的散文集。美食是主體,也是載體,通過一些家常菜,如蘿蔔、豆腐、韭菜花,汪老將那些與吃相關的世間百態娓娓道來,其中不乏一些冷雋的幽默,讓人讀起來會心一笑。

讀汪老的文章,時常會覺得像在聽一位長輩回憶往事。他的文字帶著那個時代的烙印,有些絮絮叨叨,聊完了正事兒後總要來一句:看,這美食和文學也是密不可分的!

隨園食單

“凡事不可苟且,而於飲食尤甚”

想成為美食行家的你,這份書單絕不能錯過

清代大文學家袁枚的“私人菜譜”。全書共十四單,據考證至少記述了326種南北菜餚飯點。全書可以總結出倆字:講究,“小炒肉用後臀,做肉圓用前夾心,煨肉用硬短勒”,“蒸雞用雛雞,煨雞用騸雞,取雞汁用老雞”。

雖然成書年代已久,但書裡的很多做法仍可以被複刻,除此之外,它還記錄了很多失傳的民間料理,是十分珍貴的飲饌史料。

梅酒香螺嘬嘬菜

“舌尖上的江南”

想成為美食行家的你,這份書單絕不能錯過

一本書名讀起來就讓人很有食慾的野味話本,說是“野味”,其實更多的是一些江南常見的食材,全書共六十八篇,有香椿、茼蒿、馬蘭頭這種野菜,也有河豚、鰣魚、鱖魚這種江鮮。

作者生長於長江邊,對於四季的吃食有自己的一番心得體會,這更像是一本私人飲食札記。他筆下的江南是有滋有味的,每每讀起總讓人按耐不住,想立刻丟掉手頭的事情,去赴一場江南的舌尖之約。除了美食,這本書裡還穿插介紹了一些地方民俗,當成一本地方誌來閱讀也挺有趣。

今天吃什麼呢?去地裡看看

“從一無所有的廚房‘榨’出菜餚,品嚐四季的味道”。

想成為美食行家的你,這份書單絕不能錯過

水上勉是日本作家,斬獲過谷崎潤一郎獎、川端康成文學獎等眾多獎項。早年間在寺廟的生活經歷影響了他對於生活和飲食的態度,機緣巧合下,他住進輕井澤過了一年的山居生活,並學習記錄瞭如何用最樸實自然的食材製作料理。

這本書一共分為十二個章節,每一章節講述一個月份。作者依照天時,自耕自種,土地裡有什麼,就吃什麼,五月是竹筍,六月是梅子,九月是松茸,十一月是栗子……在生活節奏如此之快的當下,這本書帶給我們的思考也許不僅關於食物,更關於自身。

蔬菜教室

作者: [日] 內田悟 譯者: 曹逸冰

“應季蔬菜料理完全指南”

想成為美食行家的你,這份書單絕不能錯過


這本書分為【春夏篇】和【秋冬篇】兩冊,一共展示了47種應季蔬菜的料理方法,詳細的介紹了每種蔬菜要怎麼洗、怎麼切、怎麼烹飪、 怎麼保存。作者曾在法國學廚,後來成為料理店的主理人,還當過蔬菜店老闆,可以說是既有豐富的經驗,又有充沛的知識。

兩本書加起來一共呈現了近兩百道不同的蔬菜料理,對於喜愛烹飪,特別是日式料理的朋友,看完後肯定會收穫不少啟發!

食物與廚藝

作者:[美] 哈洛德·馬基 譯者: 林慧珍

“最佳食物類參考用書”

想成為美食行家的你,這份書單絕不能錯過

它可以說是美食屆的經典書籍了。一套書有三本,分別為綠色的蔬·果·香料·穀物、藍色的麵食·醬料·甜點·飲料和橙色的奶·蛋·肉·魚。作者分門別類梳理了各個食材、技法背後的科學,內容涵蓋了化學、物理、生物,讓讀者明白一個食材為什麼美味,一道菜為什麼要這麼烹飪。

因為是英譯中,會有一些單詞翻譯過來不夠準確,大家有機會可以看看原版。這套書唯一的缺點就是幾乎全是文字,沒有配圖,讀起來會稍顯枯燥無味,所以我會把它當做一本工具書來使用,如果你想要輕鬆一點的“百科全書”,不妨試試下面這本《食物信息圖》。

食物信息圖

作者: [英] 勞拉·羅 譯者: 王爾笙

“看得見味道的食物百科”

想成為美食行家的你,這份書單絕不能錯過

一本看了會讓人開心的美食圖鑑。作者在英國從事飲食方面的寫作已有十餘年,在這本書中,她將蒐集積累的食物知識融入200多張各不相同、邏輯清晰的信息圖裡,像是為讀者烹調了一道營養豐富、美味可口、易於消化的知識佳餚。

如果你對於美食知識的深度沒有要求,而且十分喜愛系統、機構化的整理,這本書會非常適合你。裡面每一章的圖片都十分有趣,且充滿了想象力,因此也很適合和家裡的小朋友一起閱讀。

品嚐的科學

作者:[美] 約翰·麥奎德 譯者: 林東翰 / 張瓊懿 / 甘錫安

“從地球生命的第一口,到飲食科學研究最前沿”

想成為美食行家的你,這份書單絕不能錯過

一本有關人類味覺的奇妙物語。你是否也好奇過,為什麼咖啡那麼苦,卻有那麼多人要“自討苦吃”?同樣的食物進了不同人的嘴,為何感受會差很多?辣的刺激其實是種不適感,人類為何情有獨鍾?這些問題都能在這本書裡找到答案。

雖然是一本正兒八經的科普讀物,但它的行文卻非常活潑,兼具科普性與可讀性,翻譯的也不錯。

食物語言學

“食物的來源不是座孤島”

想成為美食行家的你,這份書單絕不能錯過

非常有意思的一本書,不要被這個名字嚇到,其實它寫的十分淺顯,是一本娛樂性大於科普性的讀物。這本書從“如何看菜單”說起,介紹了與食物相關的語言、文化、歷史和社會習慣,比如為什麼番茄醬叫ketchup?高級餐廳裡菜單有什麼秘密?用來形容食材的單詞在發音上是否會對人產生心理暗示?

如果你的英文水平不錯,強烈建議閱讀原版,畢竟是有關語言的內容,經過翻譯,很多原本簡單的內容被複雜化了,一些梗也失去了意義。另外,作者作為一個美國人,在中餐相關的有些問題上,看法還是有些偏頗,大家辯證看待。

廚室機密

作者: [美]安東尼·伯爾頓 譯者: 傅志愛 / 陶文革

“烹飪深處的探險”

想成為美食行家的你,這份書單絕不能錯過

這是一本以廚房為背景的探險故事。作者安東尼·伯爾頓是一名有著28年工作經驗的美國廚師,同時也是一名作家和主持人。他筆下的廚房百無禁忌,彷彿一個江湖,除了令人食指大動的珍饈美味,還充滿了髒話、暴力、暗潮洶湧的鬥爭,甚至一些不合法的交易。廚師的光鮮讓人心生嚮往,而後廚的驚險又讓人血脈噴張。

安東尼的文字特別有魅力,書裡的每個人物都非常鮮活,讓你讀著讀著彷彿一起親身經歷了這些或悲或喜的故事。令人遺憾的是,他在2018年自殺離世,後廚裡探險也隨之戛然而止。

肚子餓萬歲

“人生就是一場覓食”

想成為美食行家的你,這份書單絕不能錯過

高木直子是我非常喜歡的一位日本插畫家,這本繪本書圍繞“肚子餓了想吃什麼”這一主題展開,講述了作者自己和朋友家人在生活中發生的關於美食的種種趣事,比如小時候為了吃一顆新鮮的雞蛋,守在雞的身邊苦苦等待,又比如長大後去看音樂會,因為貪吃章魚小丸子而差點遲到。

不管是插畫還是文字,這本書都能給你滿滿的力量,那些被你忽略的可愛細節被放大了。生活本來就該這麼美,或者是睡一場好覺,或者是開一瓶好酒,或者是吃一頓大餐,請務必記得時常犒勞辛苦的自己。

想成為美食行家的你,這份書單絕不能錯過

雖然我理解,書單收藏了就是看過了,但閱讀給人帶來的快樂和滿足,是其他所有娛樂活動都不能代替的。歡迎大家和我分享你喜歡的美食書籍,也祝大家在2020年都能看完一本好書,畢竟眾所周知:

想成為美食行家的你,這份書單絕不能錯過

文 | 宋宇翔
圖片來源於網絡
© 知味葡萄酒雜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