斬獲超多滿分的波爾多世紀年份2010,為何卻經歷了暴跌?

如果你喝葡萄酒已經有點年頭,應該經歷過波爾多2010年份的盛況。

“史上最偉大的年份!”

酒評家們在2011年初品嚐了當時還未入桶的2010年份新酒後,打出了茫茫多的滿分。

市場隨後陷入了瘋狂。

飲家等待著一品這偉大的滋味;

投資者盼望著靠這批酒大賺一筆;

亞洲尤其是中國的新貴們更是揮舞著鈔票等著發售,他們要用最好的消費品證明自己的財富。

斬獲超多滿分的波爾多世紀年份2010,為何卻經歷了暴跌?

於是2010年波爾多期酒的發售定價紛紛刷新歷史記錄。出眾的2009年本就刷新歷史最高的定價,緊接著的這個年份又拿到諸多滿分,給了莊主們十足的底氣。

龐特卡內酒莊(Château Pontet Canet)的莊主Alfred Tesseron說:

“我也不想讓我的忠實顧客們失望,但全世界的好酒都是如此定價的。”

他的酒這一年拿了帕克滿分,定價比5年前翻了100%還多。

斬獲超多滿分的波爾多世紀年份2010,為何卻經歷了暴跌?

顯然並不是所有的買家都這麼想。

如此高的定價讓市場出現了疑慮,隨即出現報復性下跌。到2012年,拉菲的酒還沒從橡木桶裡出來價格就已經跌去了三分之一。

為何一個號稱史上最佳的年份,卻經歷了可能是“史上最慘”的價格下跌?

2010年的波爾多到底是一個怎樣的的年份?

在十週年之際,也許是個好時間來回顧一下這個波爾多歷史上註定繞不開的年份。

斬獲超多滿分的波爾多世紀年份2010,為何卻經歷了暴跌?

2010品質如何

2010是一個怎樣的年份,最核心的話題還是酒質本身。

酒評家們也很關心這一當初的偉大年份在十年後表現如何,畢竟高開低走的年份在葡萄酒世界也偶有發生。

他們紛紛在2020開年之初就發表了新的十週年酒評和報告。

斬獲超多滿分的波爾多世紀年份2010,為何卻經歷了暴跌?

眾多酒評家在英國參加2010年十週年品評

他們的結論是,2010年依舊偉大。左岸,右岸,蘇玳全面開花,尤其是那些頂尖的酒款。

Wine Advocate的Lisa Perrotti-Brown在十週年重評中打出了10個100分,4個99分和8個98分;

Decanter的Jane Anson則打出了5個100分,2個99分和5個98分;

英國著名酒商Farr Vintners也稱頂級的那些酒刷新了波爾多水平的新高峰。

Jane Anson說:

如果你對這些酒不感興趣,那就太荒唐了(ridiculous)。

斬獲超多滿分的波爾多世紀年份2010,為何卻經歷了暴跌?

這麼多滿分和接近滿分的高分,在波爾多的歷史上是少有的。哪怕是考慮到現在酒評家打分手越來越松,這仍然是一個了不起的成就。

不僅是酒評家,2010在愛好者眼裡水平也同樣出色,受到了大家的廣泛愛戴。

考慮到2010年是雄壯耐藏型,未來的評價還有機會進一步上升,其隨著時間推移成為傳奇年份幾乎是必然事件。

斬獲超多滿分的波爾多世紀年份2010,為何卻經歷了暴跌?

2010十年間價格走向

2010年波爾多品質雖然傳奇,很多酒莊的價格卻一路走跌。

其中下跌最快的就是最受關注的左岸五大一級莊。

斬獲超多滿分的波爾多世紀年份2010,為何卻經歷了暴跌?

2010五大一級莊十年價格走勢 來源:LIV-EX

可以看到最受關注的五個一級莊一路跌了整整5年,跌了45%,到2015年底才止住跌勢。

此後價格漸漸回升,但到2017年開始價格又一直停滯,直至今日。

在十年後的今天,也只有期酒發售時2/3的價格。如果算上通貨膨脹,其實價格等同於在十年後腰斬。

單看最受市場歡迎的拉菲,情況還要糟糕。2011年6月期酒發售時每箱12000英鎊的拉菲,到2012年就跌去了三分之一。這時候酒甚至還沒從橡木桶裡出來,也就是說期酒的購買者連酒還沒見到就已經虧了3成。

隨後更是一路下挫,最高的時候跌幅超過55%。到今天拉菲也仍然名列2010波爾多全列級莊紅酒跌幅榜第一位。

斬獲超多滿分的波爾多世紀年份2010,為何卻經歷了暴跌?

2010拉菲價格走勢 來源:Cult Wines

除了左岸一級莊,超二級莊和右岸聖愛美隆(Saint Emilion)頂尖酒莊的市場表現也不佳。但右岸的整體表現較左岸要好。

像“超二級莊”中的代表酒莊雄獅,男爵,女爵;右岸的頂級酒莊白馬,歐頌,均相比發售時價格有大幅下跌。

斬獲超多滿分的波爾多世紀年份2010,為何卻經歷了暴跌?

波爾多主要酒莊相比2010期酒價格變化 來源:LIV-EX

另一方面,從圖上也可以看到,2010年份的波爾多也有在上市之後價格上漲的。

左岸和右岸除了最頂級的列級莊,在熬過最初的下跌後普遍上漲,顯示出了大家還是願意為品質優秀有性價比的波爾多買單。右岸的Pomerol產區更是大幅上漲,表明了大家對這個精品化,以梅洛(Merlot)主導的頂級產區的熱情。

但因為左岸和右岸頂尖列級莊向來吸引最多的目光,所以2010的波爾多仍然給大眾留下了“跌跌不休”的印象。

斬獲超多滿分的波爾多世紀年份2010,為何卻經歷了暴跌?

這個年份告訴了我們什麼?

一個世界上最受矚目的葡萄酒產區,一個傳奇品質的年份,許多酒莊期酒發售後價格卻一路狂跌。我們不禁要問,波爾多怎麼了?

一些在之前看還不明朗的大趨勢,十年後回望,不少端倪其實當時已經顯現出來。

斬獲超多滿分的波爾多世紀年份2010,為何卻經歷了暴跌?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波爾多2010期酒本身就定價過高了。

What Price Bordeaux? 一書的作者 Benjamin Lewin MW發現,決定波爾多酒莊的期酒定價最重要的因素,既非年份的好壞,也不是酒評家的總體評分,而是上一年份期酒的定價,酒評家的滿分也可以造就不尋常的漲價,尤其是帕克的滿分。

於是在2009年的期酒歷史高價和酒評家大量滿分的背書加持下,莊主們紛紛把2010年波爾多的期酒定價再次推上歷史新高。

殊不知2009年的高價已經是市場能夠接受的極限。

對愛好者而言,這個價格讓這2010年的酒不再具有任何性價比。對投資者而言,酒莊的定價則直接賺走了本應屬於未來的市場利潤。

斬獲超多滿分的波爾多世紀年份2010,為何卻經歷了暴跌?

其次,波爾多在過去十多年間一直高度依賴亞洲市場的增長,定價高昂的大年份更是如此。從八九十年代的亞洲四小龍崛起,再到後來的中國購買力。

隨著亞洲市場日趨成熟理性,2012年眾所周知的“八項規定”也力挫了高檔波爾多葡萄酒的需求。在喝的人和炒的人都不買賬的情況下,價格下跌無可避免。

斬獲超多滿分的波爾多世紀年份2010,為何卻經歷了暴跌?

更重要的趨勢是,波爾多最光輝榮耀的時代或許已經過去了。

波爾多當年的成功是“天時地利人和”共同的結果——名莊領頭、總體品質出色的葡萄酒;系統的分級體系讓消費者易於理解;品牌形象突出,恢弘的城堡和家族歷史也引發了人們的無限遐想;經典而趨同的口味一直被歷代消費者所喜愛。

但時移勢轉,現在恐怕已經有不少人開始覺得波爾多無聊了。

越來越多的人期望去探尋那些更有趣、更風土、更有個性的葡萄酒。而波爾多葡萄酒行業協會(CIVB)竟然還在投入重金宣傳波爾多是“Many Chateau,One Style”(很多酒莊,一種風格),簡直與大趨勢背道而馳。

與此同時,波爾多的市場地位也受到其它產區的強力挑戰,尤其是最受關注的左岸1855列級莊。美國、澳大利亞、新西蘭、智利、南非等等,全世界各地都有產區出產優秀的“波爾多品種混釀”的佳釀,尤其是大名鼎鼎的赤霞珠,波爾多赤霞珠已不再是唯一的明珠。勃艮第之於黑皮諾和霞多麗的地位恐怕沒有其他產區可以挑戰,但波爾多之於赤霞珠梅洛的地位已不復當年,頭部溢價便逐漸減弱了——人們願意為最好的付出多得多的價錢。

反觀波爾多右岸,產量小、更精品化運營、更注重風土的Pomerol產區依然可以在波爾多下跌的大趨勢中保持逆勢上揚。2010年的Pomerol名莊Le Pin是當年全波爾多漲幅最大也是最貴的酒之一。

斬獲超多滿分的波爾多世紀年份2010,為何卻經歷了暴跌?

波爾多依然是那個世界一流的產區。只是隨著人們口味的轉變,和頂級酒莊地位不斷受到的挑戰,波爾多酒莊越來越發現他們只能按品質,而不是按光環來定價了。

2010年的波爾多儘管貴為二十一世紀開頭的又一個“世紀年份”,但其高昂的定價也讓市場意識到了這個產區的上限。

人們如夢方醒,原來波爾多引領世界的時代已經悄然逝去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