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是泡沫!上帝也救不了美國經濟


全是泡沫!上帝也救不了美國經濟

這一代的年輕人有幸見證歷史。

3月16日美股開盤,道瓊斯、納斯達克、標普500三大指數就直線跳水,觸發史上第四次熔斷。而上一次美股熔斷、載入史冊的日子,彷彿就在幾天之前。

全是泡沫!上帝也救不了美國經濟

“我活了89年,之前從來沒有過這樣的經歷。”連股神巴菲特也驚呼“活久見”,可能更讓他沒想到的是,幾天後,美聯儲就將基準利率下調至近零水平,回到2008年金融危機時代。

經濟下行、石油大跌、股市熔斷、新冠疫情、債務危機……強勢數百年的美國正面臨新的一輪“經濟危機”,只是這一次美聯儲恐怕也無力迴天。


『01、股市危機:回購泡沫』


一切的危機都源自泡沫與繁榮!

2008年,美國金融衍生品泡沫破滅,引發次貸危機,進而發展成席捲全球的金融海嘯。美聯儲化身“救市英雄”,開啟量化寬鬆政策,向市場中投注海量貨幣。

大水漫灌,帶來股市一片繁榮。從2009年到2019年末,標普500指數增長了超過300%,而美國GDP每年平均增長2%。

根據“巴菲特指標”,股市總市值佔GDP的比值在75%~90%為合理區間,超過120%則為股市遭到高估。2019年末,美股該指標數值超過了150%,即使遭遇前兩次熔斷,比值仍在125%左右。

長達10年的大牛市,讓美股積聚了大量的泡沫。

全是泡沫!上帝也救不了美國經濟

遠超經濟增長率,美股的超級大牛市究竟是如何產生的?

在二級市場,所有的上漲都可以歸結於一個原因,資金持續買入。美聯儲數據顯示,從2009年初至2017年末,美國非金融企業累計購買了3.37萬億美元的股票,而美國家庭淨出售了6557億美元。也就是說,不斷買進股票的其實是上市公司自己。

根據美聯儲數據,標普500公司的回購金額從2009年一季度的400億美元飆升2018年全年8060億美元,到2019年3季度,美股回購和分紅的資金總額已經佔到營業收入的97.9%。

因此,推動美股上漲的主要動力不是源於公司業績的實際增長,而是源於股票回購的“會計革命”。

全是泡沫!上帝也救不了美國經濟

大部分上市公司自身的經營利潤不足以覆蓋回購和分紅支出,怎麼辦?借錢!

在普遍寬鬆的貨幣環境下,債券市場充斥著廉價的資金,使得股票回購的融資成本一降再降,債市成為了股市繁榮的提款機。

截止到2018年8月份,美國上市公司回購股票的金額39%來自於舉債融資,個別行業回購金額甚至高達公司總利潤的130%。

由於資本逐利的天性,上市公司賬面的鉅額現金,並未投入鞏固公司長遠發展潛力的資本性支出,而是不惜加槓桿虛耗於滿足個人和股東利益的派息和回購。

這種短視,不僅加劇了資產老齡化的惡化趨勢,削弱了未來盈利的能力,更將公司暴露在巨大債務和利率突變的雙重風險之下。

其中的典型代表是波音公司。

2019年3月,波音股價創歷史新高,然後開始墜機模式,從350美元上方跌至最低160美元下方,最大跌幅超過55%,市值已不足貴州茅臺的一半。

全是泡沫!上帝也救不了美國經濟

而比起市值縮水,更可怕的是波音公司當前目前深陷債務危機,截至2019年末,總資產1336億,總負債超過1419億,淨資產為-83億,資產負債率超過106%。

儘管負債一路攀升,波音依然每年堅持幹一件事:借債回購股票。

過去7年(2013-2019),波音董事會大方地拿出433億美元用於回購公司股票,又拿出207億美元用於股息分紅,而同期用於商用飛機的研發投入只有141億美元。

業績不佳,股價卻一路飆升,高管賺得盆滿缽滿,然後拍屁股走人。

前任CEO的吉姆·邁克納尼在位10年,在離開前的2014年,他從波音賺走2900萬美元,其中只有200萬是基本工資,其餘都是與股票期權掛鉤的獎勵。

加槓桿帶來的繁榮就跟吸毒一樣,是一條難以戒除的不歸路!

太多的錢通過企業發債回購進入股市,最後流入少數人的錢包,留下上市公司滿目瘡痍的資產負債表。

表面上看是股市繁榮,本質上是低利率下的債市泡沫。股市短暫的暴跌本身不可怕,可怕的是當支撐股市繁榮的資金鍊斷裂,那時,無論上市公司的故事多麼動聽,股市只會成為人們爭相逃離的屠宰場。

可怕的是,美國還有幾百家波音一樣的公司,在新冠疫情的衝擊下,高槓槓企業一旦現金流短缺,將面臨股債雙殺的絕境。

3月16日,八家美國大型銀行,包括摩根大通和美國銀行在內,達成一致停止回購自己的股票。

亡羊開始補牢!


『02、真正的危機:石油』


如果說新冠疫情只是導火索,那麼真正導致美股暴跌,進而可能導致債務危機的則是——石油價格暴跌。

和大多數人的印象不同,美國不僅是石油消費大國,同時也是全球最大的產油國和出口國,在2019年實現了石油淨出口。

一切都得益於美國頁岩油的市場繁榮,但這顯然是沙特、俄羅斯等產油大國不願意看到的。表面上看,沙特和俄羅斯發起石油價格戰是攻擊彼此,但最後受損失最嚴重的卻是美國。

金聯創提供的市場數據顯示,當前沙特原油開採成本低於10美元/桶,俄羅斯石油開採成本約15-20美元/桶,而美國頁岩油開採成本則位於36-47美元/桶之間。

市場價大幅低於生產成本,美國頁岩油氣行業來到了潰敗邊緣,更可怕的是,失去了現金流的頁岩油企業,將面臨一場嚴峻的債務危機。

互動數據公司IDC數據顯示,美國石油和天然氣公司共發行了9360億美元公司債。

在信用評級低於BBB級、價值約1750億美元的石油債中,已有將近2/3屬於即將違約的危難債券,這些垃圾債利率高達12%,與美國國債的利差超過了10%!

全是泡沫!上帝也救不了美國經濟

灰色部分是BBB級公司債的規模變化情況

不要小看1750億美元垃圾債爆炸的威力,垃圾堆的一把火可能燃燒整個大廈。

美國能源行業是美國3.2萬億垃圾債市場最大的融資部門,這些公司一旦破產倒閉出現債務違約,將提高整個垃圾債市場的融資成本。隨著整體利率的升高,企業更加無法還債,進而引發債券降級和違約潮,形成債務危機的死亡螺旋。

近半個世紀以來,美國經濟正是通過“石油-美元-美債”這三者的完美循環,在全球獲得了大量的財富以充實其不斷增長的債務需求,一旦油氣板塊債券崩盤,不僅會引爆整個BBB級公司債3.2萬億市場,甚至可能擊垮美國經濟產業鏈和石油美元的需求。

根據中金公司的統計,未來5年美國公司債到期量約3.5萬億美元,2020年到期的債券規模超過6000億美元。

經濟下行、石油大跌、股市暴跌、新冠疫情、債券到期……禍不單行的公司債將面臨流動性考驗。

今年恰逢大選,如果這個時候,美股、美債集體崩盤,別說連任,特朗普恐將成為歷史罪人,被釘在美國經濟的恥辱柱上。


『03、放水救不了美國經濟』


看到這裡,或許你稍微明白了:為什麼特朗普要死磕美聯儲,怒斥鮑威爾;為什麼美聯儲一次性打出王炸,緊急降息將利率降至0。

讓吸毒的人不再難受的辦法是再吸一口,讓泡沫不破碎的辦法是再加槓槓。

降息後,美債利率將整體下行,在充足的流動性供養下,股市得以繼續使用債市的廉價資金繼續回購遊戲,面臨債務到期償付壓力的企業得以喘息,頁岩油企業也將有更大的時間與空間應對石油價格危機。

然而,股市並不領情。在傳出降息消息後,美股三大股指期貨直接熔斷……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期貨下跌超過1000點,觸發跌停。

一把梭哈,打出“王炸”,讓美聯儲的後續操作空間非常有限,換言之,美聯儲已陷入“無米之炊”的窘境,除非實行負利率。

在零利率下環境下,會有大量企業以較低的成本得到貸款,但其中大量企業其實是應該被市場出清的劣質企業,得益於零利率他們才可以“苟延殘喘”,以債養債。

這種貸款本質上屬於次級貸款,相當於違背市場規律,用貨幣泡沫“飼養巨嬰”。

歐洲和日本長期負利率,依然深陷經濟萎縮的泥潭,而美聯儲如今看來也要走上這條老路——陷入“流動性陷阱”。

當名義利率降低到無可再降低的地步,甚至接近於零時,由於人們對於某種“流動性偏好”的作用,寧願以現金或儲蓄的方式持有財富,而不願意把這些財富以資本的形式作為投資,也不願意把這些財富作為個人享樂的消費資料消費掉。

通往地獄的路,往往是由善意鋪成的。為了拯救危機,往往會種下更大的危機。

零利率或者負利率的背後,不過是違背規律的好意以及部分人的暴政,而等待世界的,將會是另一場寒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