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青春期媽媽的分享:放下焦慮,原來孩子真的會有所改變

閱讀前請先點擊關注,以免錯過每日的內容更新哦~


一位青春期媽媽的分享:放下焦慮,原來孩子真的會有所改變

給孩子陪伴,和孩子一起成長,是每一位父母的願望。

但是當孩子到了青春期,孩子的需求和父母的期望往往會有所衝突。

因為不瞭解,因為不理解。

一件小事就有可能將十幾年的親子關係毀於一旦。

相信不少父母都經歷過、或者正在經歷這段艱難的時光。

今天,我們來分享一位媽媽的故事,希望能給各位媽媽們一點幫助和啟示。

我的孩子今年上高二,在去年的十月份,因為一部來源不明的手機,我和孩子之間開始了頻繁的爭吵。

最終,孩子讓我從此以後只管他吃飽穿暖就行了,到了十八歲就不要再管他了,他說已經忍我很久了。

當時說實話心都碎了,我不知道怎麼辦才好。

接下來就是孩子花樣百出的情況:晚自習不上,作業不做......

我就像無頭蒼蠅一樣在百度上找關於青春期的文章,看李玫瑾老師文章,可是對我都沒什麼幫助。

一位青春期媽媽的分享:放下焦慮,原來孩子真的會有所改變

偶爾在頭條上看到媽心理,加了老師的微信把我和兒子發生的衝突向老師傾訴,我買了青春期叛逆破解訓練營的課程,希望馬上就能解決這些問題。

說實話我當時真的很焦慮,從國慶節以後我不知道我的日子是怎麼過過來的,特別是兒子哭著告訴我們他不上晚自習,一個人坐在十樓的平臺上,我徹底崩潰了。

每天晚上一想到他說的這些我就哭,我一下子瘦的變形,工作不斷出現錯誤,耳朵耳鳴、別人說話我聽不清,月經幾個月不來。

我想過辭職,但是老公勸我要堅強起來,生活還是要繼續。

是的,我要堅強起來。

我只要有時間我就聽訓練營老師的課,慢慢的我放下焦慮,我能睡著覺了。

當我一口氣聽完十幾節課的時候,我知道我以前錯的多離譜。

以前和孩子對著吵,現在我會慢慢的去改變自己的態度,孩子吵得時候我忍不了就離開去緩和一下,心裡默唸自己親生的。

但是孩子不上學、不做作業我仍然很著急;

聽完老師上的課我才知道原來我的孩子生病了,就像老師課程裡所說的一樣,青春期的孩子在意別人看他的眼光,在意別人的看法,老師說的他全中。

我慢慢的不在著急他不去上學怎麼辦了,他不想上學我向老師請假,他不做作業老師需要家長簽字我去簽字。

慢慢的他也改變了。

一位青春期媽媽的分享:放下焦慮,原來孩子真的會有所改變

上個學期快要結束的時候,早上好好的他大哭起來。

我問他怎麼了,他說他難過,怎麼努力成績都不得上去。

我也不知道怎麼安慰他,我就把他抱在懷裡拍拍他,給他拿個熱毛巾擦擦臉,跟他說:今天難過就不去上學了吧!我給你請假。

他說不用,但我還是給他請了一個小時的假,過後他去學校了。

在這之前,孩子也經常每隔一段時間就好好的不去上學,我現在也不著急和焦慮了。

孩子不喜歡歷史老師上課,老師佈置的作業也不做,一個寒假都是這樣。

我也在媽心理的學員群裡和老師傾訴,老師會教我一些方法。

之前無論我怎麼和他溝通,效果都微乎其微,還經常惹得孩子發怒,所以我也不說話了。

在這個疫情期間,孩子會把網課靜音,然後去做別的事情,

歷史老師下午第一節課,他打開釘釘課堂還是靜音繼續睡覺。

我也不著急,甚至還會幫他。

就在這樣的環境下,孩子的改變卻悄然發生著。

上個星期六,我在廚房摘菜,他跑來告訴我:

媽媽我今天把歷史課都上完了,中午你能不能陪我去書店買本歷史選修的書回來嗎?

一位青春期媽媽的分享:放下焦慮,原來孩子真的會有所改變

我感到很驚訝,連忙表揚他說:媽媽為你的改變感到很欣慰。

他沒聽我說完就跑走了,接下來的歷史課他都在認真聽課。

現在我也不關注他的學習,就像默薇老師說的,要嘗試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他自己。

現在上網課,孩子接觸手機的時間比較長,孩子上完課會玩手機,而我也不像以前那樣囉嗦了,只是提醒他注意一下眼睛,他會給我一個ok的手勢。

我的孩子和其他孩子一樣玩遊戲,之前我在群裡分享過他把所有手機裡遊戲刪除了,現在他又在玩遊戲,但是時間不會太長,玩遊戲之前會告訴我一聲:媽媽我玩會遊戲可以嗎?時間不會太長玩一局就行。

大慨一兩個小時過後他會自己把手機送出來。

一天,我和他聊天,我說你不是不玩遊戲了嗎?怎麼又開始玩了?

他不好意思的說:我只是想保著號。

不過他現在玩遊戲的時間真的不長,就像老師課裡說的一樣堵不如去疏通。

現在偶爾我也裝裝慫、懶一下,不在像以前一樣裝堅強了。

以前即使生病了還強忍著起來給孩子做飯,搞這樣搞那樣,現在我不舒服就告訴孩子。

需要他幫助我會喊他,他看我不舒服,現在也會關心我,問我怎麼了。

所以媽媽們該示弱的時候就要示弱。

我把我經歷的分享給給位媽媽們,不要著急我們要先自己去改變不要焦慮,孩子會改變的。


有需要的家長,可進入專欄免費試聽課程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