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認錯背後的5大原因:比起對不起,家長更應該教給孩子這些

說到孩子不認錯這件事,可能很多家長都深有感受。

有一次去超市,見到一個年輕媽媽和小男孩站在超市門口,不知道發生了什麼,只見那個年輕媽媽生氣地說:“媽媽怎麼說的?啊?你就把媽媽的話當耳旁風了是吧?”

小男孩在旁邊也不吱聲,臉上掛著兩道淚痕,氣鼓鼓的。

“你還來勁了是吧?你有理了是吧?”

那位媽媽顯然更加生氣,還用手掐了一下小男孩的胳膊。小男孩倒也沒有哭叫,只是往旁邊躲閃。

這樣教訓孩子的場景,在很多人看來可能不算稀奇,但是在我看來確是一種非常失敗的教育方式。

孩子不認錯背後的5大原因:比起對不起,家長更應該教給孩子這些


孩子不認錯的原因有哪些?

不少家長認為,知錯就改、認錯態度好的孩子是好孩子,犯了錯不認錯、還犟脾氣就是壞孩子。

這樣用認錯態度來給孩子貼標籤,尤其涉及到人品,是非常不公平的。

生活中,孩子不認錯的主要原因可以分為以下四點:

  • 沒有覺得自己做錯了;
  • 對於錯誤產生的不良後果沒有概念;
  • 家長的態度與平日反差過大一時無法接受;
  • 在外人面前丟臉,傷及了孩子的自尊心。
  • 害怕父母的責罰
孩子不認錯背後的5大原因:比起對不起,家長更應該教給孩子這些


比起說“對不起”,讓孩子明白錯在哪裡更重要

在很多父母看來,孩子犯了錯就要道歉,就要說對不起,不說就是不聽話。

其實,對不起只是口頭道歉的其中一種,孩子可以有多種多樣的方式道歉,真正重要的是讓孩子意識到我為什麼要道歉,要讓孩子對道歉這件事心服口服。

“我覺得我沒錯,但是我媽逼我道歉,不說就揍我。”

這是一個孩子回憶起和小夥伴打架之後的經歷,雖然當時嘴上說對不起了,但是他內心並沒有覺得自己做錯,只不過在意媽媽的“拳頭”而口是心非。

所以,家長在教育孩子時,先要給孩子講清楚ta哪裡做的不對,再引導孩子認錯道歉。

孩子不認錯背後的5大原因:比起對不起,家長更應該教給孩子這些


不僅要講規則,更要講後果

我們成年人經常告誡孩子,不能這樣做,不能那樣做……

但是在孩子看來,這只是你大人指定的規則,我為什麼一定要聽你的呢?

比如像橫穿馬路、玩火這樣危險的行為,又或者打其他小朋友、把食物弄得到處都是,等等,這些行為的後果已經對別人可能造成的生理心理傷害,孩子是沒有一個具象概念的。

家長在批評孩子犯錯的時候,一定要把錯誤行為可能導致的不良後果跟孩子講清楚,比如:

“你怎麼能打小朋友呢?你這樣他會受傷的,會很疼的,你也不喜歡疼的感覺對不對?”

孩子不認錯背後的5大原因:比起對不起,家長更應該教給孩子這些

又或者孩子挑食不願意吃飯,家長不要一味說教或追著餵飯,告訴ta,你現在不吃就要等到下一頓,因為一天三頓飯,過了飯點就要等下頓,不會因為你什麼時候想吃了就可以吃。

這樣,孩子餓過肚子,就會懂得三餐要按時吃,不會有人縱容他想什麼時候吃就什麼時候吃,這樣的親身經歷會讓孩子更加明白規則的重要性。


犯了錯的孩子一樣需要得到尊重

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有嘗試,就有犯錯。

成年人一樣會犯錯,所以家長不能要求自己的孩子十全十美,更不能把孩子的錯誤無限放大。

當孩子犯錯後,家長一定要記住3條原則:

  1. 先了解事情經過,再判斷對錯;
  2. 就事論事,不小題大做,不翻舊賬;
  3. 尊重孩子自尊,不要用一件事情概括孩子的道德品質;
孩子不認錯背後的5大原因:比起對不起,家長更應該教給孩子這些


不要在公共場所或外人面前訓斥孩子

可以理解,有時孩子犯了錯,家長一時在氣頭上,也不管時間場合,拉過孩子就是劈頭蓋臉一頓訓,就像文章開頭的那個年輕媽媽一樣。

這樣的環境,周圍還都是報以好奇、看熱鬧眼光的陌生人,試問換做各位被訓斥,又是什麼感受呢?

孩子再小也是人,是一個獨立的、有自尊、有思想的人。

如果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不顧及孩子的自尊心,很有可能導致孩子產生厭學、排斥陌生環境、不願與人交往等不良後果。

同時,這樣當眾訓斥的行為,本身對其他人也不是很禮貌。

孩子不認錯背後的5大原因:比起對不起,家長更應該教給孩子這些


態度堅定,語氣溫和

還有一種不認錯的情況就是,孩子一時間無法接受家長批評的態度,因為平時家長一直處於比較寬縱的狀態。

即便是平時特別乖的孩子,也可能犯下比較嚴重的錯誤,這取決於家長平時的家庭教育是否到位。

而平時就比較鬼馬精靈的小搗蛋鬼,小錯不斷,家長再不干預,就很有可能犯下更加嚴重的錯誤。

無論孩子做錯了什麼,家長的態度可以堅決,但方式方法和語氣一定要注意,尤其是心裡承受能力比較弱的孩子,我們一定要壓制怒火,循循善誘,讓孩子自己意識到錯誤。

相信在這樣溫和的處理下,孩子會更容易理解家長想傳達的意思。

孩子不認錯背後的5大原因:比起對不起,家長更應該教給孩子這些

你家孩子犯錯後,你通常怎麼處理呢?歡迎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