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東京奧運延期,日本防疫的“奧運偏差”還會持續嗎

文丨宗威

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之下,東京奧運會大概率要延期了。

據日本媒體3月17日報道,東京奧組委多名理事同意奧運會延期一到兩年舉行。而當天凌晨,日本首相安倍晉三還在G7集團首腦電視電話會議後表示,希望東京奧運會以完整形式實現。然而就當下全球疫情發展趨勢來看,就算安倍政府再怎麼不情願,恐怕也難逃東京奧運延期舉行的結局。

若東京奧運延期,日本防疫的“奧運偏差”還會持續嗎

而日本目前疫情相對平穩的發展態勢,一個重要原因是新冠病毒檢測面窄。有分析認為,日本為檢測設置極高的門檻,原因之一可能是擔心疫情影響奧運準備工作。若東京奧運會確定延期舉行,日本會改變現在的防疫對策嗎?

延至2022年?

據日本體育雜誌《日刊體育》17日報道,就東京奧組委理事高橋治之提出的奧運延期至2022年的方案,已有多名奧組委理事表示同意。報道還稱,東京奧組委理事會將在本月30日召開會議,具體討論相關問題。

若東京奧運延期,日本防疫的“奧運偏差”還會持續嗎

東京奧運懸而未決的命運,結局似乎變得越來越清晰。

事實上,自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有關東京奧運將被迫延期甚至取消的討論從未停息過,但也一直沒有明確的結論。

延期說最早出現在2月下旬。2月25日,國際奧委會高級委員迪克·龐德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提及了“(東京奧運會)延期1年”的可能性。

自1978年起擔任國際奧委會委員的加拿大人龐德,是該組織最資深的委員,他的話讓日本政府很緊張。日本奧運大臣橋本聖子趕忙出來“闢謠”,稱龐德的說法並非國際奧委會的官方立場。

若東京奧運延期,日本防疫的“奧運偏差”還會持續嗎

3月12日晚,特朗普也在白宮對媒體表示,東京奧運會應該延期一年。但一天後,安倍就在和特朗普通話後呼籲,國際社會要在東京奧運問題上合作。3月17日凌晨,安倍又在G7集團首腦電視電話會議後表示,希望東京奧運會以完整形式實現,但並未提及是否如期舉辦的問題。

安倍對東京奧運篤定的信念,並沒有消解政府內部的疑慮。

在回應龐德“延期1年說”一個星期後,橋本聖子就在國會答辯中提及延期的可能,“根據與國際奧組委的合約,奧運只要在 2020 年舉行都是可行的。”

東京申奧成功關鍵人物之一的高橋治之,也在接受國內外媒體採訪時表示,東京奧運能按期開幕最好,但也必須要考慮其他方案,比如延期至“2年後的夏天”。

如今來看,在年內延期、延期1年或2年等幾個可能選項中,高橋治之的延期2年方案,在東京奧組委內部得到的支持最多。

“一號工程”

在商討延期可能性的同時,日本並未暫停各項準備工作。

東京都知事小池百合子14日表示,19日奧林匹克聖火從希臘傳到日本的交接儀式將按計劃實施,“由衷期待聖火抵達日本”。東京奧組委會秘書長武藤敏郎也稱,日本國內火炬接力“按原計劃實施的方針沒有改變”。

若東京奧運延期,日本防疫的“奧運偏差”還會持續嗎

按照原計劃,聖火在20日運抵日本本土後,20日由福島縣開始接力,至7月24日開幕前的一百多天內,在日本境內的47個都道府縣傳遞。

儘管傳遞儀式或會在沒有觀眾的情況下進行,但面對不容樂觀的全球疫情走向,日本此舉仍招致外界的批評。

其實日本政府也很無奈。

在日本經濟已低迷多年的情況下,安倍政府對東京奧運投注了太多期望,這些年基本把它當成了“一號工程”,要錢給錢、要人出人,希望藉此機會一舉扭轉日本經濟局勢。所以一旦不能如期舉行,不管是否延期或者延期到何時,日本都將面對一個非常苦澀的結果。

數字不會說謊。

日本SMBC日興證券3月10推算,如果東京奧運會中止或延期,僅運營費和觀看費加在一起,日本就將損失6800億日元(約合人民幣447億元)。如果疫情持續半年到7月,再算上經濟收縮帶來的損失,日本國內生產總值將減少1.4%,合7.8兆億日元(約合人民幣5126億元)。

若東京奧運延期,日本防疫的“奧運偏差”還會持續嗎

但東京奧運是否取消或延期,擁有最終決定權的不是東京奧組委,也不是日本政府,而是國際奧委會。根據奧林匹克憲章相關規定,“有關奧運會的所有疑義,國際奧委會擁有最終決定權”。

不過,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把皮球踢給了WHO,稱目前仍在努力推進東京奧運照常舉辦,但受疫情影響,“一旦WHO要求中止舉辦奧運,國際奧委會將不得不同意中止此次東京奧運會。”

檢測範圍會擴大嗎?

截至17日上午十點半,日本新增17個確診病例,全國累計確診病例為1447例,累計死亡28例。

在全球疫情有走向失控的局面下,無論是累計確診數還是新增確診數,日本都給出一份相當驚豔的數據。如果減去“鑽石公主”號郵輪上的712例,日本國內發現的確診病例僅835例,不及歐洲一些國家一天的增長數。

若東京奧運延期,日本防疫的“奧運偏差”還會持續嗎

與中國交往頻繁(僅部分城市斷航),又是最早發現確診病例的國家之一,這幾個數字說明日本很好控制住了疫情在本土的蔓延。

國民良好的衛生習慣、充足且優質的醫療資源,都可以解釋日本是如何控制住疫情的。但外界的擔憂在於,日本的確診人數少或與總檢測數少有關。截至目前,日本全國才檢測了2萬多人。

除了暫時跟不上但正在逐步加強的檢測能力,更重要的原因是日本為檢測設置了較高的門檻,條件包括:連續4日以上出現感冒症狀或發燒37.5度以上,或是有強烈乏力感、呼吸困難症狀等。

不追求大規模檢測的日本,遵循的是2月下旬實施的“重症優先、輕症居家”原則,以防止輕症者湧到醫院擠兌醫療資源。

然而還有聲音認為,顧忌對東京奧運會的影響,也導致了日本避免大範圍的檢測。

日本經濟新聞編委矢野壽彥就認為,日本過去應對傳染病的成功經驗,加上“一旦在日本大流行,東京奧運會將被迫中止或延期”的不安,可能讓日本政府出現了“新冠病毒不會在日本流行”的“奧運偏差”。

若東京奧運延期,日本防疫的“奧運偏差”還會持續嗎

如果東京奧運確定延期,日本還會不會繼續這種偏差認知?

很難說。但至少在檢測能力不足這個問題上,日本正在加速研究和生產。據日本媒體報道,到3月底,日本有望由目前一天最多檢測1500人擴充到每天7000人。至於檢測能力上升後會不會擴大檢測面,那就看日本政府如何衡量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