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粱面粑粑——困難年代三匯人的口福之二十三


高粱面粑粑——困難年代三匯人的口福之二十三


囗黃河

1

光怪陸離的生活,經常讓我有一種啼笑皆非的感覺。比如高粱面、蕎麥麵、紅薯、玉米,過去在我們那裡都是饑荒年代才吃的東西,至少20年了,紅薯、玉米、大麥主要是餵豬的飼料。但在我生活的大都市,如今這些全部成為了有錢人養生的上品。時光輪迴這麼奇妙,你說好玩不好玩?

高粱也是這樣。在我老家三匯,高粱的主要功效是烤酒,其次是蒸咂酒,再然後是餵豬,只有萬不得已的時候,我們才用高粱舂高粱米,煮高粱米稀飯(一般要加三分之二大米),或磨成面,做高粱面粑粑。

但不管怎樣,無論做粑粑還是高粱米稀飯(烤酒除外,高粱白酒可是舉世聞名的佳品),高粱澀澀的味道,都很不受當地人待見。

高粱面粑粑——困難年代三匯人的口福之二十三


2

但高粱確實渾身是寶。

書上記載,高粱味甘,性溫、澀,和胃消積,溫中澀腸,止霍平亂,主治脾虛溼困,消化不良及溼熱下痢,小便不利等症。

高粱米中的蛋白質以醇溶性蛋白質為多,雖是一種不完全的蛋白質,人體不易吸收,但如將其與其它糧食混合食用,則營養價值立即明顯提高。

單純用高粱面做粑粑,那種澀巴巴的味道一般人都受不了,但若與麥子面、紅薯粉、玉米粉、甚至大米粉按一定比例混合,再加入白糖,那就另當別論了。當然,能夠加得起這些東西,就不是當年了。當年我們手捧高粱面粑粑,依然吃得有滋有味。

我們那時做高粱面粑粑,與高粱面混合得最多的是玉米麵,如果能把高粱面與玉米麵一半對一半,那已是最好了。做出來的粑粑雖然說不上甘甜如怡,但至少也入口很爽。

高粱面粑粑——困難年代三匯人的口福之二十三


高粱面粑粑——困難年代三匯人的口福之二十三


高粱面粑粑——困難年代三匯人的口福之二十三


3

當然,當年的高粱面也不如今天的高粱面這般細膩,成色好,粗糙的高粱面粘性很差,做出來的粑同樣很粗糙。只有當它與白麵、玉米麵混合時,才會產生奇特的互溶性,味道與成色自然提升。

三匯上了年紀的人大約很難懷念澀澀的高粱面粑粑、高粱米稀飯或高粱麵湯包——因為那確實屬於一代苦難者的記憶。只有熱衷於吃五穀雜糧的年輕人才會樂此不疲追索過去並不受人待見的味道。新的時尚興起之後,曾經消失的美食或家常食物都迅速走紅——或許,這也是一種生態恢復吧?不然高粱作為吃食必然退出餐桌,就像這些年的三匯一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