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在中國的失敗——從珍珠港事件到朝鮮戰爭

本文旨在剖析從珍珠港事件到朝鮮戰爭中麥克阿瑟將軍的“回家過聖誕節”的總攻勢崩潰這一時期的美國

對華政策的失敗原因。衡量失敗的標準並不是中國的喪失。任何人都不會喪失他從未佔有的東西。蔣介石委員長

對中國發生的一切比任何人都要承擔更多的責任,因為責任與權力是成正比的,而蔣曾是中國最有權勢

的人物。然而,如果用美國的目的、意圖、利益衡量其政策,那麼美國的政策是失敗的。在抗日戰爭

中,國民黨中國曾是美國的盟友;在朝鮮戰場上,共產黨中國打敗了美國軍隊,並且作為強國出現在世

界上

著手分析的途徑之一就是視外交政策為假設、目的與手段的完整結構。然後從兩個角度剖析這一結構:

構成外交政策的各種各樣的因素;及假設和現實的一致性的程度之間的相互聯繫和不平衡。

不平衡的第一個方面在至 1947 年止的美國政策中極為清楚地顯示出來,而第二個方面則於 1947 年至

1950 年 6 月這一時期赫然聳現。不願訴諸武力和維護理想主義的目標是美國的中國政策的組成部分。

正是這兩點使中國成為讓美國陷入窘境的難題,迫使美國選擇了在遠東由進到退的道路;正是這兩點使

美國毫無爭取不斷勝利的機會,相反地卻擴大了美國最終失敗的結果。也正是這兩點構成了美國幻想的

根源,她曾相信,國民黨統治下的中國將成為一個大國,國共兩黨將建立聯合政府,共產黨中國不會對

美國構成嚴重威脅。我們這樣簡要的解釋聽起來是非常明確的,但是分析的嚴密性要求我們還要進一步


美國在中國的失敗——從珍珠港事件到朝鮮戰爭

講到中國,美國人就分成兩類,一類患了神經病,另一類則患了精神病。只有為數極少的、其聲音小得

幾乎聽不見的少數人敢於以冷靜的客觀態度正視這個歷史事實。這樣做意味著正視我們自己,揭示我們

判斷的錯誤和行動的失誤,因而發現,“喪失中國”的原因既不是疏忽大意,也不是一夥可以指認的替罪

羊的叛國行為,而是我們自己,是那些表達了政府意向和民眾意願的政策。

美國在中國的失敗——從珍珠港事件到朝鮮戰爭

1.理想和利益的匯合

1899 年 9 月,美國國務卿海約翰向德國、俄國、英國、日本、意大利、法國發送了關於對華門戶開放

政策的聲明〔1〕。聲明要求各國正式保證對它在中國的勢力範圍或租借地內的通商口岸、投資事業、

通商關稅不得加以干涉,在支付碼頭稅和鐵路運輸費方面准予各國商人以均等的待遇。在 1900年 7 月

義和團運動期間,海約翰向各國表示:“美利堅合眾國政府的政策是為給中國帶來長期的安全與和平,

為維護中國的領土與主權的完整,為保護一切由條約和國際法所授予友好各國的權利,為世界各國捍衛

與整個中華帝國平等公正地通商的原則而尋求一種解決方法。”這樣,在美國與中國締結的第一個條約

——1844 年的望廈條約中規定的“最惠國”待遇條款裡所暗示的各國貿易機會均等的原則,以適用於當

時局勢的形式再次表現出來。第二次政策性的聲明使美國迄今為止維護中國領土與主權完整的不可捉摸

的意圖變成了指導性的原則。望廈條約與門戶開放政策公開地正式解釋了美國在以後的五十年中間斷性

地、並不是十分有效地遵循的兩個目標。隨著時間的流逝,美國越來越多地捲入中國的事務,並使得這

兩個原則有了愈來愈多的具體含意。美國捲入中國的原因與門戶開放政策具體化的原因並不難尋找。美

國的理想、感情、利益在這兩個原則上完美地匯合為一體。要求平等的貿易機會和反對壟斷的傳統早在

美國革命以前就存在了。尊重中國主權完整的原則表達了美國反對帝國主義、殖民主義的立場,和她同

情受壓迫人民的態度。正如泰勒·丹尼特所說:“(門戶開放)政策與美國的獨立宣言一樣古老。”或如沃

爾特·李普曼所說:“門戶開放政策是美國生活方式輸出的縮寫。”

美國在中國的失敗——從珍珠港事件到朝鮮戰爭

美國生活方式的輸出還有另外一個方面,就是美國自然願意看到共和、民主的政體在中國建立並繁榮。威爾遜總統在歡呼中國 1911 年至 1912 年的革命時宣告:“我們這一代最有意義的事件,如果說它不是最重大的事件的話,是正在覺醒的中國人民意識到他們在一個自由的政府下所享有的各種可能。美國人民對此抱有深厚的同情心。”美國從未來的憧憬中得到極大的激勵:一個具有古老文明的大國將變成一個現代的、民主的、基督教的國家並追隨美國的領導。對美國的道德標準在中國產生影響所抱有的自豪感和對中國的進步所懷有的希望培養了一種對中國慈善的感情和同情的態度,一種深切地關心她的繁榮昌盛和與她的友誼的態度。在威爾遜總統代表美國承認中華民國之後不久,在給一位美國駐華領事的信中寫道:“他們(中國人)將美國看作是他們的朋友,在他們面臨的偉大任務中以美國為他們的典範,這的確使我感到十分自豪。”他表示希望美國在未來將會有許多機會“表明她對中國的誠摯的友誼”。在滿洲里事件(中東鐵路事件——譯者)之後,國務卿史汀生在闡述他主張對日本採取強硬政策的原因時寫道:“美國在發展與中國的友誼方面有一個很好的開端。當中國極需幫助時,如果我們對她置之不顧,那麼這將是最愚蠢的鼠目寸光。”門戶開放政策看起來最有效地、最令人滿意地體現了美國的理想與感情和中國的富強與利益。正是這些崇高的想象力和感情變成美國對華政策的根本動力。同時,這兩項原則似乎也促進了美國實際的和想象


美國在中國的失敗——從珍珠港事件到朝鮮戰爭

2.不訴諸武力的外交政策

儘管在這些原則上,美國的理想與自身利益融合為一體,但是她從未試圖動用國家的軍事力量來實現這些原則。她主要通過發送外交照會,發表正式聲明,或要求各國簽署書面協議的形式使這些原則被接受。美國贊同這些言過其實的原則實際上意味著她所追隨的有限的直接目標,就是保存中國殘缺不全的領土主權完整。並不時地給她一定的支持。即使是這種有限的直接目標也不能通過武力實現。在 1941 年以前的每一個重大事件上,美國都制訂了原則,但是她卻沒有使用必要的手段使這些原則付諸實施。美國在遠東所有重大的行動都反映了這一特徵。如從門戶開放政策的聲明和國務卿海約翰的通告開始,到西奧多·羅斯福極力保持滿洲中立,國務卿菲蘭德·C·諾克斯試圖使滿洲鐵路中立,威爾遜總統在巴黎和會上代表中國所作的辯論,史汀生的不承認主義,還有國務卿科德爾·赫爾不計其數的聲明、照會和備忘錄,最後直到對日本實行全面的石油禁運,莫不是如此。九國公約似乎是個例外,因為,用 A·惠特尼·格里斯沃爾德的話來說,這一條約“是美國為維護中國的領土完整所作的最有力、最全面的努力。美國認為,一切都將取決於這一點,她試圖使對中國的門戶開放政策成為持久的國際法原則……”。但是,儘管如此,讓我們再次引用格里斯沃爾德的話:這一條約“與其說它是一個集體安全條約,不如說它是自我剋制的法令。條約的唯一的約束力是各簽署國的誠意”


剩下的後面再寫,作者不想寫了哈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