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六安一中2020屆高三下學期語文模擬試題


一、現代文閱讀(一)(9分,每小題3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

文體系統與文體族群

谷曙光

一國之文學錯綜複雜,尤其中國,每個朝代皆非單一文體,而是多種文體共同存在、共同發展。從歷時性角度來說,一個朝代的文體,是一個不斷變化的複雜系統,也是一個休慼相關的共同體。各種文體在系統中共存與協調發展,猶如大自然的生態系統。其中的文體之間亦具有相資相生、相互競爭、相互融通的複雜關係。因此,從單一視角研究文體,可能是片面的、狹隘的,如果立足於"文體——系統——族群",以多元角度觀察考量,才有可能最大限度地接近文體運動的真實格局。

中國古代文體系統中,應特別強調的一個關鍵詞是文體之"變"。文體的變化無時不在,無處不在。中國古代的文體系統永遠處於運動狀態,並且不是平面運動,而是立體運動。新與舊、高與低、主與次,五方雜處,碰撞震盪。在文體系統中,主流文體、較早文體和邊緣文體、後起文體,關係微妙複雜。相對而言,主流文體、較早文體影響邊緣文體、後起文體是主要趨勢,是常態;而邊緣文體、後起文體雖能反作用於主流文體、較早文體,卻無法實現同等的影響力。其實,多個文體間有時還有複雜的疊加效應和共振影響。譬如,在宋以後,一般而言,是循著"文→詩→詞→曲"的方向施加影響力的。文可影響詩、詞,詩可影響詞,詞可影響曲;反之,詞卻不宜影響詩、文,曲更是如此。

中國古代的文體系統,既有較模糊的總體事理,又有單一文體的規則要求。中國古代文體的演變發展,亦有總有分,很大程度上印證、契合了朱熹提出的"理一分殊"的學說。文體系統處於永不停歇的運動狀態,諸文體新舊雜陳,常中有變,變中有常,總的運行趨勢是新陳代謝,但各文體又有自身的小規律,而其間的震盪、平衡、嬗替、傾覆,實難一言而盡。

文體系統的複雜性,遠超一般想象,這也加劇了研究的困難。系統內的各層次都存在複雜的現象和機制,層次與層次之間亦錯綜交織,具有穿透力和滲透性。在這種情況下,研究一個朝代的文體系統、文體關係,就需要顧識大局、辨別主次、理清頭緒。

在研究古代文體系統的同時,還可引入"族群"的概念。在古代的文體系統中,是否存在若干族群呢?答案是肯定的。詩歌、散文、駢文、小說、戲曲等是古代文體系統中較突出的幾大族群,其中散文是最大的族群,它疆域最廣、成員最多、勢力最大。

散文是中國古代文體系統中生態環境、發展態勢較好的族群。在中國古代,散文始終是諸文體的基礎。離開了散文,許多文體便失去了存在的根基。先秦、兩漢是散文的天下,六朝至唐雖駢文稱盛,但駢文的周圍,始終籠罩著散文的巨大"陰影"。降及宋代,散文再度成為文體系統中的核心。宋以後,散文依然是中心,小說、戲曲的文體基礎依然是散文。從歷史的長時段看,詩歌和駢文族群,雖然在總體上不如散文族群的勢力大、影響深,但在某一朝代,卻也曾獨領風騷,如唐朝的詩歌,都是當時居於中心地位的文體族群。

(選自2016年05月16日《中國社會科學報》)

1.下列關於原文內容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

A.無論哪一個國家,無論這個國家在哪個時期,它的文學都是複雜的,表現在文學體裁上則是多種文體的共同存在,共同發展。

B.在中國古代文體系統中,文體的變化是這個系統中突出的特徵,且這種變化是不受地點和時間的限制,它是永恆的一種存在。

C.中國古代文體的演變發展經歷了新陳代謝的時期,但相當複雜,常中有變,變中有常,與朱熹的"理一分殊"的主張相契合。

D.相對中國古代文體系統中幾個較大的族群而言,散文族群成員多、勢力大,是生態環境、發展態勢明顯具有優勢的族群。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3分) ( )

A.我們不能從單一視角研究文體的發展,其原因主要是在於各文體之間具有相資相生、相互競爭、相互融通的複雜關係。

B.文體系統中有主流文體、較早文體和邊緣文體、後起文體之分,前者對後者的作用力有時會小於後者對前者的作用力。

C.我們在研究文體系統、文體關係時之所以要辨別主次、理清頭緒,是因為文體系統內的各層次之間具有穿透力和滲透性。

D.從文體發展的漫長曆史的時段看,總會有一種文體族群獨領風騷,如我們所說的"漢賦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即是明證。

3.根據原文內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

A.文體的運動有自己的發展規律,我們立足於"文體——系統——族群"對其進行觀察考量,才有可能接近文體運動的真實格局。

B.無論什麼時期,文體系統中的多個文體之間會有複雜的疊加效應和共振影響。如文可影響詩、詞,詩可影響詞,詞可影響曲。

C.研究古代文體系統時,若引入"族群"概念,可以讓我們更好地弄清文體系統中各層次之間錯綜交織的複雜的現象和機制。

D.散文是許多文體存在的根基,無論是駢文,還是小說、戲曲,都受到了散文的巨大影響,哪怕散文不是當時文體系統中的核心。

二、現代文閱讀(二)(12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4~6題。

翁貝託,你一定是帶著微笑走的

趙武平

沒有任何徵兆,我的斯柯達,一週內連出了兩次異常:電瓶故障,遙控鑰匙失靈……帶著疑惑和不安,週六上午,我開車來到離家不遠的一個維修點。突然,一條手機上的消息讓我的心猛然一沉:幾個小時前,翁貝託·埃科去世了。

我不願相信,翁貝託竟去了另一個世界,而他是那樣一個罕見的寫作超人,不知疲倦,週週有專欄,年年出新書。不是說他還有新書在五月問世嗎?況且,他交來的作品,還有六部等待出版。性急的翁貝託,也許實在等不及了。

去年我還開玩笑說,像小說家,語言學家,哲學家,符號學家,其實沒一個適合他。像他這樣的智者,應是希臘神話裡的人物。要不然,誰能相信,他半輩子專攻中世紀之學,年近半百才半路出家,竟以一部《玫瑰的名字》名動天下,譯成四十三種語言;之後接連六部,也部部暢銷。自六十年前,出了第一部專著《聖托馬斯美學問題》,諷古喻今、褒貶時政、調侃時尚,加起來竟有六十餘部。

我一度有過錯覺,以為死亡與他無關,雖然早就讀過他的《我們如何笑對死亡》。他這篇詼諧的妙文,給我的印象,就是在彌留之際,他一定會帶了微笑。

四個月前,我同老朋友談起,如何再請翁貝託和夫人雷娜特重訪上海,——上一次在博物館看過陳列的青銅器收藏,他不肯接著參觀了。"你們要是高興,繼續看去吧,我下回再來。"可是,哪裡還有下回?

我真有點不安了。因為一直記得他在二00七年三月三十日臨近午夜發給我的郵件:剛剛接到你們精美的禮物。順便提一句,要是能再給我說說,這個文獻上的內容是什麼,我會非常高興受教。這幾天寄上一本我的《在超現實中旅行》,你在第二五一頁上面,能看到我討論中國如何接受安東尼奧尼電影的文章。再次感謝你和你所有的同事。你的,翁貝託。

這裡說的禮物,是告別時送給他的紀念品——珍貴的明刻《宋書》中的一頁。聽說是件"五百歲的文物",他頓時兩眼放光,連聲稱善,說一定要親自帶回。但臨走時他忽然意識到隨身攜帶偌大一個玻璃物件,恐怕無論如何也上不了飛機。只好託我寄到他的家裡。但沒想到他竟仍惦記著要我說明。這下可真是難住我了,——看不見實物,怎可能說得清楚。

至於那本書的事情,則是他們離去前一天,走在城隍廟人群熙攘的街道上,雷娜特問我是否聽說,安東尼奧尼一九七二年在此地為紀錄片《中國》所取的鏡頭,後來成為中方指控他代表蘇修、美帝國主義和法西斯,用電影瘋狂攻擊"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的罪證。翁貝託不經意地插了句話,說他針對那件事寫過一篇文章,收在一個文集當中,到家後會找出寄給我看。

一九七七年夏天,他在《電影季刊》發表文章,結合對電影語言表達手法的分析,既道出了安東尼奧尼身為西方導演在當時的中國左右為難的苦衷,也解釋了藝術作品處於不同文化之中,自然會受到"人類學和符號學"的價值判斷,難免被另一文化誤讀,曲解,甚至拒絕。他儘管理解中國人的心態,但不能認可粗暴強加給安東尼奧尼的那些罪名。

翁貝託是一位真誠的"中國愛好者",一個想真正瞭解當代中國的馬可波羅。一九九三年夏天,翁貝託和一批歐洲學者來到北京,在題為《他們尋找獨角獸》的報告中,翁貝託認為他到中國來,"不是尋找獨角獸,而是努力理解龍的習性和語言",希望自己在反映不同文化時,能夠"遵循一種完美的、民主的文化人類學的原則"。

關於歐洲命運和前途,以及巨大的移民潮,翁貝託也有驚人預言:"新的歐洲後現代的民主思想,應建立在尊重各個種族、民族的思想之上,他們能在任何地方自由活動。"翁貝託目光如炬,近乎當代先知。可惜,這個世界,永遠不懂他的忠告。如今,歐洲湧來更多難民,極端宗教恐怖活動也不消停,這世界哪裡還有太平?難怪他要趕緊抽身脫離。

冥冥之中,我彷彿望見他,正帶了一絲微笑,絕塵而去。

(選自2016年3月3日《文匯報》)

【相關鏈接】

翁貝託:意大利學者與作家。除學術著作外,著有大量小說和雜文,長年給雜誌專欄撰寫以睿智、諷刺風格見長的小品文。

他是一個非常有文化的人,他的小說是他博學的體現,而我的小說好像是無知的產物。他寫的《玫瑰的名字》改變了意大利文學史。(選自2015年7月6日《三聯》之《孫若茜對亞歷山德羅·巴里科的訪談》)

4.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3分) ( )

A.翁貝託勤於筆耕,不知疲倦,週週有專欄,年年出新書,在文學創作上有偉大的成就,被作者譽為"寫作超人"。

B.作者認為翁貝託像小說家、語言學家、哲學家、符號學家,又說其實沒一個適合他,說法矛盾,讓人難以理解。

C.作者想再請翁貝託和夫人雷娜特重訪上海,但現在已經沒有這個機會了,深切地表達了對翁貝託去世的悲傷之情。

D.翁貝託對中國很友好,但對於中國人粗暴強加給安東尼奧尼的那些罪名不認可,這體現了翁貝託的正直與善良。

5.下列對文章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的兩項是(4分) ( )

A.傳記開頭寫車子毫無徵兆出現電瓶故障、遙控鑰匙失靈等現象,烘托出壓抑與不安的氛圍,暗示了翁貝託的突然逝世,引出對他的回憶。

B.翁貝託在他還有六部書等待出版之時不幸辭世,一句"也許實在等不及了"既寫出了翁貝託的性格,又表明了命運對其不公。

C.文章插敘了安東尼奧尼因一九七二年為紀錄片《中國》所取的鏡頭在文革期間受到批判的事例,突出了安東尼奧尼的軟弱性格。

D.傳記的結尾寫作者彷彿看見翁貝託"正帶了一絲微笑,絕塵而去",極富有抒情意味,突出了作者為翁貝託自豪而對其死去的失望情感。

E.本篇傳記採取倒敘手法,回憶了翁貝託在文學、為人處事、對待外族文化等方面的幾件真實典型的事例,體現了傳記真實性的文體特徵。

6.有人說,翁貝託是一個偉大的人。試結合材料闡述翁貝託的偉大之處。(5分)

三、現代文閱讀(三)(14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7~9題。

城市消失的鳥群

邱紅根

傻根娘眯著眼睛在陽臺上曬太陽。陽臺很大,掛滿了香腸、豬蹄子、醃魚等年貨。按以往的經驗,進入臘月,傻根娘便準備忙碌了。

還是五年前,傻根娘在兒子這裡住過一段時間。那次也是在冬天。一進臘月,城裡人也開始"忙年"了。傻根媳婦是個能持家的能幹人。進了臘月,兒子陽臺上便掛滿了年貨。這些東西——醃雞鴨魚、香腸、豬蹄子都是要在陽臺上晾乾的,否則就會長出黴斑。臨出門兒媳婦交代,"媽,您幫忙照看一下陽臺上的年貨,城裡的鳥蠻狠。"

兒子的房子很大,陽臺也大,佔了一面牆。陽臺原本是用玻璃封了的。玻璃外面又罩著一層防盜網。因為陽臺上的年貨需要晾乾,封了的玻璃窗要打開,讓陽光和風灌進來。

那時候,城市裡鳥可真多。這些鳥都是被陽臺上的香腸的香味吸引來的。麻雀、八哥、烏鴉、藍鵲是傻根娘叫的出名字的,還有很多傻根娘叫不出名字。這些鳥總是趁人不注意,飛進防盜網,飛上陽臺,在香腸上啄個洞就飛走了。最討厭的是麻雀,這小東西灰頭灰腦的,一來就是一群。那年的整個臘月,傻根娘就坐在陽臺上趕鳥。

傻根娘不識字,看不懂電視。兒子家裡的東西都是電氣化,家務活插不上手,來到城裡,傻根娘就覺得渾身不自在。兒子兒媳工作忙,每天都早出晚歸的,孫子在外地上大學。兒子兒媳出門後,偌大的一個房子,沒有一個可以說話的對象。傻根娘就覺得自己是一隻關在籠子裡的鳥,相當地孤單。在城市鄰居之間從來不說話不來往,這點可真比不上鄉下,一出門,整個村子都是熟人,這裡站站那裡瞅瞅,一天時間就這麼過去了。在城市傻根娘總覺得自己是個多餘的人。

時間一晃就是五年。這次,傻根娘是不得不隨兒子來到城裡的。去年傻根他爹去世後傻根娘覺得鄉村再沒有值得牽掛的,才答應隨傻根來到城市。兒子是村裡走出的第一個大學生,畢業後留到了城裡,後來取了個城裡媳婦,在城裡安了家。傻根是一個孝順的孩子,傻根爹沒去世時,傻根多次說,"媽,你們就不種地了,到城市裡來吧!兒子能養活你們。您和爸爸這麼大年紀,也該享清福了。"對兒子的要求傻根娘總是不答應。傻根娘是個明白人,她不答應兒子是有自己的想法的。雖然兒媳婦很孝順,但"媳婦和婆婆原本就是天敵",——這可是書上說的。再孝順的媳婦和婆婆待時間長了,也會鬧出矛盾。"就是牙齒和嘴唇也有打架的時候呢!"。再說懶散慣了的傻根娘可受不了城市的侷促。因此無論傻根怎麼做工作,傻根娘就是不鬆口,一直和傻根爹在鄉下侍弄他家的一畝三分地。

在城市的這些日子,兒媳婦什麼事情都不讓傻根娘幹。勤勞了一輩子的傻根娘便覺得渾身不自在,就一直盼望著進入臘月。希望自己能像五年前一樣,在陽臺上趕鳥,體現一下自己的"存在價值"。在隱秘的內心深處,傻根娘已經把鳥當作自己的一份期待,一份渴望,一份堅守。

現在,傻根娘躺在陽臺的寬大藤椅上,眼睛眯成一條線。陽臺上的香腸,散發出好聞的香味,傻根娘愛聞這種香氣,這種香氣彷彿是一種誘惑,人都受不了何況鳥。今年卻出乎意外,沒有一隻鳥飛進陽臺啄食。這倒是讓傻根娘很是失望。傻根娘不知道城市的鳥群都飛到哪裡去了?

太陽病怏怏地掛在天空,風中流動著一種發黴的味道。傻根娘瞥見陽臺上的甜香腸的表面蒙上了一層淡淡的黴斑,特別是在香腸皺褶處更明顯。傻根娘知道這黴斑是有毒的,需要被清除。想到這一層,傻根娘顫微微地去廚房拿塊抹布,把一根根甜香腸表面的黴斑耐心地輕輕擦拭……

做完這項工作,傻根娘真的累了。她吃力地躺在藤椅上,她想,自己真的老了,不中用了。跨過年,傻根娘就進八十七歲了。

(選自《天池小小說》2016年第7期)

7.下列對這篇小說思想內容與藝術特色的分析和鑑賞,最恰當的兩項是(4分) ( )

A.傻根媳婦是個能持家的能幹人,這從她每年都早早地備好年貨即可看出,且她在家中的地位很高,傻根只好事事都聽她的意見。

B.小說第三自然段對傻根家陽臺的介紹,既承接上文傻根媳婦要傻根娘照看年貨的事情,又引出了下文傻根娘在陽臺趕鳥的事件。

C.小說中寫傻根家裡的東西都是電氣化,傻根娘連家務活插不上手,主要是突出了城裡人生活水平高,與農村落後的經濟構成對比。

D.傻根娘本來一直不願到城裡來住,認為自己和媳婦合不來,後來發現傻根與傻根媳婦對她都很孝順,於是才答應隨傻根來到城市。

E.小說對傻根孃的動作、神態、心理活動等描繪非常到位,尤其是通過對她的心理活動的刻畫從而體現了傻根孃的生活狀態。 

8.小說第四自然段寫了什麼內容?有什麼作用?(4分)

9.你從這篇小說中領悟到了什麼?請根據文中材料與自己的生活實際談談。(6分)

四、古代詩文閱讀(35分)

(一)文言文閱讀(19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題。

鄭畋,字臺文。畋舉進士,時年甚少,有司上第籍,武宗疑,索所試自省,乃可。奏為宣武推官,以書判拔萃擢渭南尉。李德裕高其才,闢署幕府。宣宗時,白敏中、令狐綯繼當國,皆怨德裕,其賓客並廢斥,故畋不調幾十年。劉瞻為宰相,薦授戶部郎中,入翰林為學士,俄知制誥。會討徐州賊龐勳,書詔紛委,畋思不淹晷,成文粲然,無不切機要,當時推之。勳平,以戶部侍郎進學士承旨。瞻以諫迕懿宗,賜罷。畋草制書多褒言,韋保衡等怨之,以為附下罔上,貶梧州刺史。交、廣、邕南兵,舊取嶺北五道米往餉之,船多敗沒。畋歲煮海取鹽直四十萬緡,市虔、吉米以贍安南,罷荊、洪等漕役,軍食遂饒。

中和元年,賊將王璠率眾三萬來攻,畋使弘夫設伏以待。璠內輕畋儒柔縱步騎鼓而前畋以銳卒數千當賊疏陣而多旗幟乘高伐鼓賊不測眾寡陣未整伏發眾皆囂日暮,軍四合,鏖戰龍尾坡,殺賊二萬級,積屍數十里,多獲鎧仗,威動京師。時諸鎮兵在寰內尚數萬,無所歸,畋招來之,厚加慰結。

弘夫取咸陽,以桴濟兵渭水。賊伏甲偽走,弘夫與宗楚乘勝入都門,為賊所覆。畋數敕無輕進,二人不聽,果敗。時田令孜恃權有所幹請,畋不應。陳敬瑄欲以官品居宰相上,畋曰:"外宰相安得論品乎?"卒不肯處其下。令孜、敬瑄內常銜之。賊平,帝將還,而李昌言自以襲畋而奪之鎮,今畋當國,內不喜,故三人相結,而遣客上畋過咎。帝得其情,不許。畋乃引疾去位曰:"乘輿東還,供張頓峙,一委昌言,乃可安。臣若以宰相從,彼且猜阻,非所以靖反側也。"帝以其誠,乃授檢校司徒、太子太保,罷政事。徙龍州,後卒,年六十三,贈太尉。

(選自《新唐書·列傳第一百一十》)

10.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 )

A.璠內輕畋儒柔/縱步騎鼓而前/畋以銳卒數千當賊/疏陣而多旗幟/乘高伐鼓賊/不測眾寡/陣未整伏/發眾皆囂

B.璠內輕畋儒柔/縱步騎鼓而前/畋以銳卒數千當/賊疏陣而多旗幟/乘高伐鼓/賊不測眾寡/陣未整/伏發/眾皆囂

C.璠內輕畋儒柔縱/步騎鼓而前/畋以銳卒數千當賊/疏陣而多旗幟/乘高伐鼓/賊不測眾寡/陣未整/伏發/眾皆囂

D.璠內輕畋儒柔/縱步騎鼓而前/畋以銳卒數千當賊/疏陣而多旗幟/乘高伐鼓/賊不測眾寡/陣未整/伏發/眾皆囂

1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

A.文中的"賓客"是指投靠在貴族、官僚、豪強門下的一種非同宗的依附者。

B.文中的"郞中"是官名,它的職位僅次於尚書、侍郎、丞相的高級官員。

C.文中的"學士"是指古代對那些在國學裡讀書的學生授予的學位名稱。

D.文中的"贈"是指古代皇帝為已死的官員及其親屬加封官爵或榮譽稱號。

12.對原文有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

A.鄭畋富有文學才能。年輕時應試進士科並考上;討伐徐州叛賊龐勳需要起草詔書,他不假思索片刻而成,而且所寫無不切合機要,為時人推重。

B.鄭畋處理事情有辦法。當運糧供給交、廣、邕南軍隊的船隻經常損毀沉沒時,他用

從海水中煮鹽的收入從虔州、吉州購買大量糧食來供給軍隊。

C.鄭畋有軍事才能。面對王璠賊軍,他先設下伏兵等待賊軍,再讓士兵分散佈陣,樹起旗幟,讓王璠摸不清官兵勢力,最後伏兵殺出,獲得大捷。

D.鄭畋有大局觀念。當李昌言等人對自己有意見時,儘管作為大臣應隨皇上東還,但他稱病辭職,讓李昌言負責事務,皇上卻根據實情沒有同意。

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畋草制書多褒言,韋保衡等怨之,以為附下罔上,貶梧州刺史。(5分)

(2)弘夫取咸陽,以桴濟兵渭水。賊伏甲偽走,弘夫與宗楚乘勝入都門,為賊所覆。(5分)

(二)古代詩歌閱讀(11分)

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14~15題。

盤陀嶺驛樓

李德裕

嵩少心期杳莫攀,好山聊復一開顏。

明朝便是南荒路,更上層樓望故關。

【註釋】唐宣宗大中年間,牛黨白敏中、令狐綯等得勢。年已六十二歲的李德裕遭李黨誣陷,被貶為潮州(今廣東潮安縣)司馬,他苦心經營的會昌之政,也被牛黨一一翻案,國家前途不堪設想。此詩就是李德裕赴潮州途經盤陀嶺時所作。嵩少:指嵩山、少室山。

14.下列對本詩的理解,不正確的兩項是(5分) ( )

A."嵩少心期杳莫攀"寫自己過去登嵩山、少室山的願望但根本無法實現,表達出了詩人的遺憾之情。

B.第二句寫詩人見到眼前"好山",產生登山一開心顏的念頭,"聊復"二字悲而含喜,凸顯由悲轉喜的心理。

C.本詩通過詩人登臨盤陀嶺時極目遠眺之景,表達出詩人因被貶為潮州司馬的悲憤和家國之恨、身世之感。

D.第三句中的"南荒",突出了將赴之地的遙遠荒涼。"明朝"則從時間上把內心悲憤渲染得更加濃郁。

E.本詩是一首用感情凝成的詩。全詩一句一轉,富有抑揚頓挫之妙;最後兩句感情激昂,含蘊豐富。

15.最後一句表達了詩人的什麼情感?試簡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寫(5分)

16.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離騷》中屈原以"方圓"為喻,表現決不與小人同流合汙這一高尚品質的一句是" "。

(2)李白在《蜀道難》中描繪在高峻的山峰上,仰著頭,屏住呼吸,用手撫胸,對天長嘆情景的兩句是: , 。

(3)荀子在《勸學》中,用" , "表達了站在低處不如登到高處眼界開闊的道理。

五、語言文字運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點詞語的使用不恰當的一項是(3分) ( )

A.把共性當做一種努力方向,以不斷提高大學生社會實踐的規範性;認識其個性,在課程化中避免膠柱鼓瑟,以不斷提高大學生社會實踐的實效性。

B.有些同學沒有養成良好的審題做題習慣,造成審題時滄海遺珠,漏掉了有用的信息,結果時間花了,題卻不能解答出來,可見,做事情一定要仔細。

C.青春期的孩子,大都敏感、脆弱、固執且心思纖細,他們可以明確地感知父母在自己身上寄寓的厚望,更別提父母不時的耳提面命,悉心教導了。

D.近三年來,宇航廠奮起直追,結果後來者居上,很快就靠過硬的質量和先進的技術在同行業中出類拔萃,最新打造出了環保型鋸末炭化設備。

18.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3分) ( )

A.隨著VR(虛擬現實)等新技術的興起,有關部門成立了研究小組,專題研究VR設備等進出口貨物新品種的稅歸類問題一定要認真對待。

B.長期以來,中國一直都在倡議世界各國共同應對全球經濟問題,促進主要經濟體宏觀經濟政策有效協作,推進和加強多邊治理體系。

C.中國女排借鑑國際體育管理經驗,創新管理體制、隊員選拔機制和訓練模式,以科學精神強化拼搏精神,豐富了"女排精神"的內涵。

D.這份調研了國內25個省市、自治區歷時近4年由20餘家單位、300多位專家完成的報告應該很能說明近年來食品安全監管工作的進步。

19.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的語句,銜接最恰當的一組是(3分)( )

其實父親的口味重,和他半口假牙有關。 , , , 。 。 ,即便是身邊最親的人。

且不時有雜物卡進假牙裡,便會異常難受,但也少聽他抱怨。

不僅犧牲了原本無事的健康齒,還大片遮蓋了上頜

以前牙醫技術真有些暴橫,常為了安裝幾顆假牙

這和他晚年喜吃鹹辣及糜爛的食物有關

他很少為自己的不舒服擾人,不到嚴重地步是不會讓人知道的

這讓味覺遲鈍許多,不是弄到胃口大壞,就是口味愈來愈重

A. B.

C. D.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5個字(5分)

長期以來,人類把自然當作可以任意掠奪和宰割的對象, ,對生態環境不僅沒有很好地保護, ,導致經濟與環境的截然對立。其實,綠色發展可從根本上改變經濟與環境對立的關係。它強調發展是本體,綠色既是約束又是方向,其核心是 。

21.下圖是2016年6月關於網上外賣的一組數據統計,閱讀後按要求回答問題。要求表述準確,語言連貫。(6分)

安徽省六安一中2020屆高三下學期語文模擬試題

(1)從(一)圖可以看出網上外賣近年來有什麼變化?(2分)

(2)從(二)圖可以看出人們選擇外賣的主要因素是什麼?(2分)

(3)從(三)圖中可知,應如何對待網絡外賣事件?(2分)

六、寫作(60分)

22.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

在2016里約奧運會女子100米仰泳半決賽中,中國姑娘傅園慧發揮出色,以58秒95的成績排名第三,晉級決賽。"58秒95?我以為是59秒!我有這麼快?"聽到記者問她在半決賽是否有所保留時,她說:"沒保留了……我已經用盡洪荒之力了!"傅園慧瞬間走紅網絡。拿下奧運會銅牌後,傅園慧對自己的表現非常滿意。賽後,傅園慧剛在混採區露面,就有記者高喊"洪荒少女,這邊。"當記者問她下一個目標是不是銀牌甚至金牌時,傅園慧表示,沒考慮這麼多,盡情享受運動這一份快樂,盡力就行。

對於以上事情,你怎麼看?

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脫離材料內容及含意的範圍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2020屆模擬07語文答案與解析

1.【答案】C(【解析】"與朱熹的'理一分殊'的主張相契合"錯誤,與朱熹的"理一分殊"的主張相契合的是有總有分,而不是新陳代謝的變化。

2.【答案】B【解析】"小於後者對前者的作用力"判斷有誤。應為"大於後者對前者的作用力",文中有"卻無法實現同等的影響力"的信息。

3.【答案】B【解析】"無論什麼時期"錯誤,這裡擴大了時間範圍。原文有"多個文體間有時還有複雜的疊加效應和共振影響"的信息,因此時態應是"有時",而不是"任何時候"。

4.【答案】B【解析】"說法矛盾,讓人難以理解"錯誤,這種說法不矛盾,而是突出了翁貝託的偉大成就。

5.【答案】A、E(答A得2分,答E得2分,答D得1分,答B、C不得分)【解析】B項"又表明了命運對其不公"錯誤,於文無據。C項"突出了安東尼奧尼的軟弱性格"錯誤,應是交代翁貝託為安東尼奧尼洗清冤屈的背景,豐富翁貝託的性格。D項"失望"一詞不當。文中突出的應是為其驕傲的情感和遺憾之情。

6.【參考答案】翁貝託是一個博學的人,作者認為他是一個智者,被當作是希臘神話裡的人物。從材料第三自然段以及相關鏈接中可以看出。翁貝託半輩子專攻中世紀之學,年近半百竟以一部《玫瑰的名字》名動天下,改變了意大利文學史。這從相關鏈接中可以看出。《我們如何笑對死亡》詼諧有趣,竟能坦然微笑面對死亡。為人正直,為安東尼奧尼澄清罪名,理解特定時期中國人的心態,但不認可粗暴強加給安東尼奧尼的罪名。在反映不同文化時,能夠"遵循一種完美的、民主的文化人類學的原則"。對歐洲命運和前途有驚人的預言。(任選5點,每點1分。其它言之有理亦可。)

7.【答案】B、E(答E得2分,答B得2分,答D得1分,答A、C不得分。)【解析】A項"傻根媳婦地位高,傻根事事都得聽她"有誤,如把娘從農村接到城裡住就是傻根的要求,與傻根媳婦無關。C項"與農村落後的經濟構成對比"錯誤,應是突出傻根娘內心的寂寞。D項中,"傻根娘本來一直不願到城裡來住"的原因是一直對農村有牽掛,且"傻根與傻根媳婦對她都很孝順"也不是後來才發現的,傻根與傻根媳婦一直對她很孝順。)

8.【參考答案】第一問:運用插敘補充傻根娘當年在城裡坐在陽臺上趕鳥的生活。(1分)第二問:為下文情節做鋪墊。豐富了小說內容,與現在城裡無鳥形成對比,突出傻根娘現在的內心孤寂。表現城市環境變差的現實,揭示了環境需要保護的主題。(3分)

9.【參考答案】要進行環境保護。小說中用城市裡過去與現在的鳥群的變化以及題目"城市消失的鳥群"揭示了我們要進行環境保護的主題。要關注從鄉下到城市中的老年人的心理狀態。如小說主體插敘了傻根娘在農村愜意的生活狀態以及來到城市苦悶的生活狀態等,從而揭示了要關注這批老人的心理健康。不能只著重物質文明的建設,更要著重於人的精神文明的建設。小說中的傻根不讓老孃幹一點家務活,而且家務活她也插不上手,體現了傻根孃的苦悶。生活中要體現一個人的價值。如小說中傻根娘希望自己能像五年前一樣,在陽臺上趕鳥,體現一下自己的"存在價值";而現在無鳥可趕,她就覺得自己是一個多餘的人。(選擇3點分析即可,答出一點得2分,答出3點得6分,其它答案言之有理亦可。)

10.【答案】D【解析】根據句子結構,兩個名詞在一起,前者若為前句賓語,後者則應為後句主語,中間應斷開,因此,"鼓賊"中間要斷開,可排除A項;"當"是抵擋的意思,而"賊"是它的賓語,因此,中間不能斷開,可排除B;"步騎鼓而前"應為"縱"的賓語,因此,"縱"前應斷開,可排除C項;故答案為D。

11.【答案】C【解析】不是指學位名稱,在文中是官名,指掌管文學撰述的官。

12.【答案】D【解析】"皇上根據實情沒有同意"不當,文中有"乃授檢校司徒、太子太保,罷政事"的信息,說明皇上同意了鄭畋的說法。

13.【參考答案】

(1)鄭畋起草的詔書裡有很多讚美的言詞,韋保衡等人怨恨他,認為他依附臣下欺矇主上,貶為梧州刺史。(關鍵詞:草,起草;褒言,讚美的言詞;以為,認為;附下罔上,依附臣下欺矇主上;語意理解。各1分)

(2)唐弘夫攻打咸陽,用小木筏載著士兵渡過渭水。賊軍設下伏兵假裝逃跑,唐弘夫與宗楚乘勝入都門,被賊軍打敗。(關鍵詞:取,攻打;以桴濟兵,用小木筏載著士兵渡河;偽走,假裝逃跑;為……所……,被動句式,被;語意理解。各1分)

【參考譯文】

鄭畋字臺文。鄭畋應考進士科,當時年紀很輕,主管官員將中第的名籍上呈,武宗懷疑,索取他的試卷親自閱看,才批准了奏上的名籍。任宣武推官,因考中書判拔萃科升任為渭南尉。李德裕器重他的才能,徵用到方鎮幕府裡任職。宣宗時,白敏中、令狐綯相繼執政,他們都怨恨李德裕,李德裕的賓客都被罷免貶斥,鄭畋因而幾乎十年沒有升調官職。劉瞻擔任宰相,舉薦他任戶部郎中,召入翰林院任學士,隨即擔任知制誥。這時正值討伐徐州叛賊龐勳,詔書繁多,鄭畋起草時不假思索片刻而成,富於文采,無不切合機要,時人很推重他。龐勳反叛被平定以後,以戶部侍郎進任翰林學士承旨。劉瞻因進諫觸犯了懿宗,賜罷宰相,鄭畋起草的詔書裡有很多讚美的言詞,韋保衡等人怨恨他,認為他依附臣下欺矇主上,貶為梧州刺史。交、廣、邕南的軍隊,過去是從嶺北五道取米運輸供給,運糧的船隻經常損毀沉沒。鄭畋每年從海水中煮鹽收入四十萬貫錢,用來購買虔州、吉州的糧米供給安南,取消荊、洪等地的漕運役夫,從此軍糧充裕。

中和元年,賊將王璠率領三萬兵眾前來進攻,鄭畋派唐弘夫設下伏兵等待賊軍。王璠認為鄭畋懦弱不把他放在眼裡,放縱步兵騎兵擊鼓進軍,鄭畋用幾千名精銳士兵阻擋賊軍,分散佈陣並樹起很多旗幟,登上高處擂響戰鼓,賊軍摸不清官軍兵力多少。王璠還沒有整好陣勢,事先埋伏的官軍突然出擊,眾人大聲呼喊。到傍晚時,官軍從四方會集,在龍尾坡展開激戰,斬殺賊兵兩萬首級,死屍堆積幾十裡,繳獲了大量甲冑兵器,聲威震動了京城。當時在京城周圍各方鎮的軍隊還有好幾萬,無所投歸,鄭畋招延收攬,加以優厚的慰勞安撫。

唐弘夫攻打咸陽,用小木筏載著士兵渡過渭水。賊軍設下伏兵假裝逃跑,唐弘夫與宗楚乘勝入都門,被賊軍打敗。鄭畋多次告誡他們不要輕率進軍,二人不聽,果然戰敗。當時田令孜依仗權勢,有求於鄭畋,鄭畋沒有答應,陳敬瑄想要以自己的官品位居宰相之上,鄭畋說:"外宰相怎麼能論官品呢?"始終不肯使自己排在陳敬瑄之下。田令孜、陳敬瑄時時懷恨在心。叛賊平定以後,皇帝準備返回京城,而李昌言認為自己因偷襲鄭畋而得到了方鎮節度使職位,如今鄭畋當權,他很不高興。因此這三人相互勾結,而派遣門客上告鄭畋的過錯。皇帝瞭解其中內情,沒有理睬他們的指責。鄭畋於是稱病辭職說:"天子乘車東還,供應安頓,完全交給李昌言負責,才能保平安。臣假如作為宰相隨行,他將會猜疑刁難,這不是安定反覆有異心者的合適方法。"皇帝認為他確實是真心誠意,於是授任他為檢校司徒、太子太保,罷免了他的宰相。後去世,時年六十三歲,追贈太尉。

14.【答案】B、C【解析】B項"'聊復'二字悲而含喜"錯誤,"聊復"是指姑且、暫且,應為"喜中含悲"。C項全詩沒有寫詩人極目遠眺之景,主要是寫眺望時的心情。

15.【參考答案】對故鄉的思念。最後一句寫自己再一次登高轉身北望,向故鄉告別,凝聚著無限思鄉之情。飽含著身世之感,家國之恨,以及對牛黨當權者誣陷迫害的憤恨。詩人在垂暮之年離鄉背井,被人誣害,遠逐南荒,蘊含著無限的身世之感與憤恨。對國家命運的擔憂。通過註釋可知,牛黨上臺,不僅誣陷詩人,更推翻了自己之前的會昌之政。眺望故關即是眺望京城,暗示了詩人對國家命運的深切憂慮。(每點3分,寫出兩種得滿分。共6分)

16.【答案】

(1)何方圜之能周兮

(2)捫參歷井仰脅息 以手撫膺坐長嘆

(3)吾嘗跂而望矣 不如登高之博見也

17.【答案】B【解析】滄海遺珠:大海里的珍珠被採珠者所遺漏。比喻埋沒人才或被埋沒的人才。不能用於信息。

18.【答案】C【解析】A項句式雜糅,"研究討論VR設備等進出口貨物新品種的稅歸類問題一定要認真對待"可以分成"研究討論VR設備等進出口貨物新品種的稅歸類問題"和"對此一定要認真對待"。B項成分殘缺,"治理體系"的後面應加"的建設"。D項多層定語語序不當。應為"由20餘家單位、300多位專家歷時近4年調研國內25個省市、自治區完成的"。

19.【答案】C【解析】由首句"和他半口假牙有關"可知,後面是解說假牙的來歷,因此要先從牙醫講起,第一空應填;然後再寫牙醫裝牙的情況,應填;然後再來分析父親的狀況,故第三空要填;再概括父親口味重的原因,接下來故填;最後一空由"即便是身邊最親的人"可知要填,因此第五空填;故答案為C。

20.【參考答案】追求經濟發展;而且進行了嚴重破壞;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相統一

21.【參考答案】

(1)網上外賣規模呈上升趨勢,手機網上訂餐佔其主要地位。(2分)

(2)認為餐品衛生安全有保障,餐品口味豐富。(2分)

(3)對於網上的店鋪要加大網絡監管的力度。(2分)

22.【寫作指導】本材料所述內容是傅園慧在賽後的表現。從她無所顧忌表達自己的觀點角度分析,可以立意為:"做人要有個性""生活需要本真""做真正的自己""做一個可愛的人""坦誠率真"等;從傅園慧對待自己表現的態度可以立意為:"認可自己"、"不苛求自己""盡力而為,善待自己";從她談起以後目標的角度分析,可以立意為:"樂觀心態""享受運動的快樂""人生要傾盡全力""不被物慾所束縛"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