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瓜州:“凍精”授配技術成養殖戶致富“金鑰匙”

中國甘肅網3月18日訊(本網記者 李紅軍 通訊員 朱丹丹 杜瑩傑)陽春三月農事忙。在瓜州縣鎖陽城鎮萬頭牛羊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圈舍裡,負責人楊喜紅正在給母牛添加草料,清理糞便。

甘肃瓜州:“冻精”授配技术成养殖户致富“金钥匙”

養殖戶為牛添加草料

2013年7月,楊喜紅和其他4個合夥人,出資150萬元成立了瓜州縣鎖陽城鎮萬頭牛羊農民專業合作社,按照“合作社+基地+農戶+科技”的產業化經營模式,主要以牲畜繁育、加工、養殖、銷售為一體化經營及社會化服務。經過幾年的不斷努力,合作社先後修建牛羊舍7棟、飼料加工廠一處,全年育肥養羊12000多隻,育肥養牛250頭,輻射帶動周邊40多戶農戶發展養殖業,農戶養殖業每年純收入達6萬左右。

楊喜紅告訴記者,以往養土種牛要先飼養種公牛才能進行配種,不算調引種公牛的成本,光是種公牛的飼料費、人工費每年就要花費5000元左右,自從瓜州縣鎖陽城鎮推廣了“凍精”授配技術,每頭母牛隻需收取120元的人工授精費就能受孕,成本降低了,改良的品種市場前景也好了。

“以前,我們飼養的土種小牛犢只能賣到5000元到6000元,經過冷‘凍精’授配後產下的小牛犢飼養3-5個月就可以賣到8000元到9000元。今年,我們合作社調引了150頭西門塔爾品種母牛,70頭分給周邊農戶代養,合作社存欄量80頭,鎮上派畜牧站工作人員給我們提供技術指導,完成了30頭母牛冷凍精配種。”楊喜紅說。

甘肃瓜州:“冻精”授配技术成养殖户致富“金钥匙”

技術人員進行“凍精”授配

“我養的土種牛育肥一年能長到450公斤左右,經過冷‘凍精’授配的品種牛一年內可以長到600公斤左右,按照現的市場價格來算,一頭牛就可以多收入4500元左右,而且改良的品種牛肉質比較好,在市場上很受歡迎。”瓜州縣鎖陽城鎮農豐村黨總支副書記趙生龍說。

近年來,瓜州縣鎖陽城鎮按照“大場大戶提質增效、千家萬戶擴群增量”的發展思路,大力推廣“分戶散養”“代養分紅”等養殖模式,提升良種繁育、育肥出欄、飼草綜合利用水平。目前,全鎮新改擴建養殖示範點3個,牛羊驢駝等牲畜飼養量達到30萬頭只,出欄、存欄量達到15萬頭只,畜牧業已成為農民增收的主導產業。

“為提高畜牧業的市場適應能力,提高群眾養殖效益,我鎮著力推進牲畜品種改良,從省冷凍精站引進西門塔爾肉牛精種,積極開展冷凍精授配,推進技術改良,經過多年的技術推廣,群眾對冷凍精授配技術越來越認可,有力推進了我鎮草食畜牧業的發展。目前,已經授配基礎母牛70頭,剩餘授配工作還在進行中。”瓜州縣鎖陽城鎮鎮長尚紅偉說。

甘肃瓜州:“冻精”授配技术成养殖户致富“金钥匙”

養殖戶準備為牛添加草料

瓜州縣為進一步提升奶牛肉牛生產化發展水平,有效增加農民經濟收入,制定下發了《瓜州縣肉牛凍配改良收費標準及管理辦法》,抽調相關技術人員在全縣11個肉牛凍配改良點進行人工授精、飼養管理技術指導;各改良點站建立健全配種、產犢等相關信息記錄檔案,配種母牛,新生犢牛佩戴耳標,建立凍精發放登記制度,按照“戶建卡,村建冊,縣建賬”的原則,做到一牛一號,一牛一卡;積極協調籌措肉牛凍配改良資金,購進液氮罐、輸精槍等配種器械,並積極協調調撥良種凍精,及時分配到各肉牛凍配改良站點,確保肉牛品種改良工作的有序開展。截止3月15日,全縣共“凍精”授配母牛達500餘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