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給國家添麻煩,我在歐洲“佛系抗疫”

當法國宣佈進入疫情防控“第三階段”,即最嚴重階段時,在巴黎政治學院讀碩的Shiyao終於通過“地下交易”買到了她急需的口罩。一包50片普通醫用護理口罩,一共花費50歐元(摺合387塊人民幣)。

“如今,法國政府不允許普通人購買口罩,除非確診新冠。當稀缺的口罩流入地下交易,價格更是水漲船高。”Shiyao說。

歐洲疫情告急。截至3月18日,全球新冠肺炎確診累計超19.5萬,海外確診已超國內。WHO指出歐洲成為新冠肺炎大流行的“震中”,其中意大利確診達31506例,西班牙、法國和德國合計確診超28000例,

不給國家添麻煩,我在歐洲“佛系抗疫”

4個國家死亡累計3100例。

不給國家添麻煩,我在歐洲“佛系抗疫”

△在新冠最嚴重的10個海外國家中,有7個位於歐洲,圖源:dailymail

比疫情更讓人著急的是整個歐洲的“佛系防疫”。罷工、遊戲、狂歡……直到法國總統馬克龍進行全國直播講話,並宣佈進去疫情防控“第三階段”後的上週末,巴黎街頭依舊到處是人,酒吧更是全場爆滿。

不給國家添麻煩,我在歐洲“佛系抗疫”

△在法國巴黎,埃菲爾鐵塔下終於豎起了“因新冠肺炎疫情而無限期關閉”的告示牌

如今,歐洲疫情的一舉一動,讓許多身在國內,已認識到新冠病毒強大威力的大家隔著屏操心,尤其是我們的留學生家長。但在這些聳人聽聞的資訊中,也有不少謠言和誇大。

不給國家添麻煩,我在歐洲“佛系抗疫”

△批量複製的疫情謠言

這一次,“爸爸真棒”邀請了在法國巴黎政治學院留學的Shiyao,讓她來分享她所親身經歷的,疫情下的

真實的法國到底發生了什麼?以及歐洲留學生目前的處境。

在過去的一個月裡,Shiyao和同學們經歷過“戴口罩被歧視”,也感受過法國政府和民眾對新冠病毒的輕視和散漫,更是在焦慮中搶過廁紙、自制過消毒液、交易過天價口罩、猶豫過要不要回國,卻因在超市門口遇見一位懷抱嬰兒乞討的母親,開始思考,疫情、人類和地球之間的關係。

這也是繼“留學生在韓國隔離抗疫的故事”(←戳藍字看故事)之後,“爸爸真棒·疫情下的留學生”專欄第二篇:我在法國佛系抗疫。

不給國家添麻煩,我在歐洲“佛系抗疫”

Shiyao


武漢大學本科,法國巴黎政治學院人權與人道主義援助碩士。剛開始在巴黎宅家隔離的第一週,希望不要變胖不要抑鬱。

回想歐洲近一個月來的疫情發展,真的只能用“魔幻”二字才能概括。

從一開始所有人的不以為然,到現在確診病例每天以千例上升,所有學校停課、無數國際學生無處可去紛紛回國,竟然真的只用了不到一個月的時間。我來法國留學的第一年真是諸事不順:前半年遇到全法大罷工,天天來回步行2小時去上課;後半年開學不到2個月就全線停課,能否海外實習、順利畢業都變成了未知數。

爆發前

戴口罩的我們在地鐵上被打

被喊“滾回中國”

寒假後回到法國,是一個非常尷尬的節點。

那時剛從國內回來的中國學生深知疫情的可怕與嚴峻,然而整個歐洲境內卻根本沒有人把疫情當回事。因而也就出現了對戴口罩亞裔的歧視行為。我的一位中國同學就因為在公交車上戴了口罩被售票員咒罵,還被同列車的人敲打了頭部,這樣的例子屢見不鮮。

我所在學校巴政校園內貼滿了“je ne suis pas un virus!”(我不是病毒)的海報,抗議這種歧視行為。這張海報也在社交媒體上廣泛傳播。

不給國家添麻煩,我在歐洲“佛系抗疫”

△ Je ne suis pas un virus(我不是病毒)圖片來源:Sciences Po Club Chine

不給國家添麻煩,我在歐洲“佛系抗疫”

△巴政校園內張貼的反歧視海報,圖片來源:Sciences Po Club de Chine

這段時間國內疫情是最為嚴重的時期,武大校友會組織大家一起捐錢買口罩寄回國內。那時誰能想到不到一個月後,我們又想方設法地從國內買口罩寄回歐洲……

爆發開始時

“只是普通流感而已”

2月底,意大利的疫情開始瘋狂爆發。與意大利接壤的幾個南法城市感染數量迅速上升。與此同時,因為這幾個月恰好是滑雪季節,有許多確診病患曾前往法國北部幾個著名雪場。病毒就這樣,一旦開始傳播就無法遏制。

在法國的確診數量還不到1000例的時候,巴政來自中國和意大利的學生曾多次向學校寫郵件,希望能取消考勤制度(在巴政只要缺勤兩次就會沒有成績),同時定期對教室消毒。

不給國家添麻煩,我在歐洲“佛系抗疫”

△巴政臉書群裡的海報,呼籲大家承擔社會責任,主動在家隔離

同時在校園內大家也在向同學們呼籲要多洗手,避免和人群密切接觸。但其實,大家的警惕意識是參差不齊的。我還記得在上Stata課的時候,老師很嚴肅地告訴大家說“COVID-19其實就是普通流感,所有同學不許以這個為由缺勤”。當時我們班上剛好有一個同學在感冒,上課一直在咳嗽打噴嚏。坐在窗邊的我感覺陣陣窒息,恨不得把頭伸到窗外。

而在這段時間,一些消毒用品比如免洗洗手液,70%酒精等等早已在藥店買不到了,更別說口罩。我在家根據WHO的配方自己用蘆薈膠和高濃度酒精做了自制消毒洗手液放在家門口的小臺子上,每次回到家第一時間就是先洗手再碰其他東西。

進入最高防疫狀態

沒想到最先買不到的是廁紙

3月12號週四晚,馬克龍進行全國直播講話,宣佈全部學校關閉

。法國進入第三階段,即最高警惕狀態。

宣佈時我剛好在上課,同學們一邊在電腦上敲筆記,一邊偷偷開小窗看馬克龍的直播。看到“確定從3月16日開始關閉所有學校”時,我心裡一沉。

說實話我是非常不希望停課的,每天都在默默祈禱希望歐洲疫情好轉。我最喜歡巴政課堂的一點,是同學們和老師之間的互動和交流。和我同專業的同學大多有豐富的人道主義援助工作背景,平時上課討論時大家也會很主動分享自己的實踐經驗和個人觀點。在我看來課堂上從老師那裡學到的佔50%,受同學啟發學到的佔50%。改上網課後,學習效果肯定會受到影響。

不給國家添麻煩,我在歐洲“佛系抗疫”

△馬克龍宣佈所有學校關閉

還是有漫不經心的同學像放假了一樣開心,我就被邀請去週五的一個party慶祝終於“解放”。宣佈停課後的那個週末,我家附近的酒吧全都爆滿,當天又是難得明媚地好天氣,巴黎街頭到處都是人,還有人在公園裡穿著比基尼躺在草地上曬太陽。

不給國家添麻煩,我在歐洲“佛系抗疫”

△巴黎週日(3/15)公園裡曬太陽的人們

但在超市裡,還是可以感覺到緊張氛圍的。一如既往地,最先買不到的還是廁紙。據說這已經是歐洲的一個老梗了,每到特殊時期,人們最喜歡囤的就是廁紙,可能是緩解焦慮的一種方式吧。

焦慮與謠言之下

我關閉了所有的社交軟件

自從宣佈法國進入第三階段開始,各路謠言四起,一會說“歐洲各個國家都要互相封鎖邊境了”,一會又說“馬上封城只要出門就罰款600歐”。人心惶惶之下,大家都無法判斷信息的真假(經證實,這些傳言最後全都是真的)。每天在信息轟炸下我也變得格外焦慮,最後決定一律不看社交軟件,只從法國官方渠道獲取信息隨機應變。

很多中國同學在接到停課消息後,就第一時間訂票回國,在幾天內迅速退房做好了撤退準備。我也動過回國的念頭,畢竟特殊時期在異國他鄉會更加艱難。但看了機票後發現單程機票都在一萬五以上,加上回國後自費的十四天隔離,預計回國的花費需要在三萬左右。我家是很普通的工薪家庭,我也不想再進一步給爸媽增加負擔。

此外,回國後上網課時間會非常不好協調,有七個小時的巨大時差。權衡一下還是選擇留在法國,在超市裡買了很多蔬菜罐頭和意麵,準備一週只出一次門採購,其他時間都乖乖在家待著。

最讓人頭痛的還是口罩問題。法國這邊現在沒有藥方根本買不到口罩,但不戴口罩出門感覺像裸奔一樣。後來同學發現在一家華人藥店還在私下裡賣口罩,最後用一片一歐的天價買了五十片最基礎的外科口罩,我在法國留守的時光就正式開始了。

不給國家添麻煩,我在歐洲“佛系抗疫”

反思

法國準備好了嗎?歐洲準備好了嗎?

人類準備好了嗎?

最近走在路上會覺得很恍惚,一切都發生得太快了。而環顧身邊,我擔心我所在的法國還沒有準備好。

巴黎街頭有很多流浪者沒有固定住所,通常就是睡在路邊的床墊上。平時他們主要是靠餐廳和麵包店的殘餘食物為生。而現在法國的餐廳已經全部宣佈關閉了,無數流浪者的生計成為很大問題。

那天去超市買完菜回家路上遇到一位母親懷裡抱著尚在襁褓中的嬰兒乞討,我留下了10個口罩和一盒蘋果。希望這場全球性地災難能儘早過去,也希望每個社會都能照顧到最弱勢的群體。

和一位意大利同學聊天時她說:

“或許我們需要一場這樣的全球危機,才能讓我們意識到人類是一個多麼脆弱的整體。或許只有這樣我們之後才會真正地從人類的角度出發,去愛護我們的地球,去共同抵抗風險。”


不給國家添麻煩,我在歐洲“佛系抗疫”


英倫雲小學是一個專門針對全球5-12歲母語為非英語小朋友制定的教育產品,整合英國優質的小學教育資源,基於英國政府制定的小學大綱而設計的完整的英國小學課堂和校園體驗。科目包括英語語文、數學、自然科學、藝術史、歷史、地理等,為Reception-Year6的學生提供全方面知識和能力培養,使學生具備和英國同齡小朋友同等的英語能力、國際視野、創新思考力和知識儲備。

更為孩子提供英語語言訓練、入學測試、申請和註冊、預約面試、參觀學校、辦理寄宿監護服務、體檢、簽證申請等一系列服務。如果您的孩子想在中國進行英式小學教育,未來有初高中留學計劃或者希望進行國際學校課程銜接的話,可以與我們取得聯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