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海鉤沉之三:精心組織,殲滅越軍豐光機場炮兵連

1987年10月15日15時45分至19時18分,我軍某炮兵團130加農炮二營五連在四連的密切配合下,對豐光機場敵炮兵陣地實施了殲滅性打擊。消耗彈藥191發,殲滅、重創敵152加榴炮連各1個,引爆彈藥所3個,破壞敵陣地指揮所1個,擊毀敵軍車2輛,斃傷敵47人,以小的消耗取得了重大戰果。

史海鉤沉之三:精心組織,殲滅越軍豐光機場炮兵連

59式130mm加農炮

豐光機場位於越南縱深,觀察距離遠,隱蔽程度高,活動特徵不明顯,難以判定準確位置。為此,我軍採取多種方法對豐光機場敵炮兵陣地進行了多方面的觀察和驗證。

1、單觀定點偵察,掌握敵活動規律。從6月16日至9月23日,我14號觀察所採取標定觀察、激光測距、夜視偵察等手段對敵炮兵陣地實施了長達97天的全時偵察,對其活動情況逐項詳細登記,適時綜合整理。過長期觀察,多次分析,從而找出了敵活動規律。如雨後維修工事、天晴晾曬衣物、黃昏人員活動頻繁、夜間車輛進出開小燈等。根據目標配置距離初步判定為敵大口徑炮兵陣地。

2、多觀輔助偵察,綜合驗證目標。在組織重點觀察的同時,我們及時將目標情況通報群內各觀察所,並主動與友鄰3個觀察所取得聯繫,請他們從不同角度協助對該目標進行偵察經3個多月的觀察。根據友觀和我14號觀察所的觀測結果,進行綜合分析,初步確定了目標的概略座標

3、標定跟蹤,精心確定目標準確位置。為準確查明敵炮兵陣地的配置關係、各炮的具體位置,我們組織群內各觀察所採取標定跟蹤、反覆核定的方法,晝夜觀察敵陣地人員、車輛的活動點和消逝點。經過長期細心的跟蹤標定觀察,積累掌握了豐富的敵情資料,結合地物特徵、發射火光、暴露徵候決定出敵4門火炮的準確配置位置,為一舉殲滅敵炮兵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史海鉤沉之三:精心組織,殲滅越軍豐光機場炮兵連

炮兵觀察哨是炮兵的眼睛

越軍炮兵戰術狡詐,射擊時一般採用臨時佔領陣地,快打快撤,在發射陣地停留時間較短。因此,捕捉戰機顯得尤為重要。

1、耐心等待,不急於求成。10月上旬,上級批准我們對該目標實施火力偵察射擊。由於連續大霧,能見度不良,11天一直未能組織實施。10月11日13時55分,目標通視程度曾處於良好狀態,但我們經過分析認為,滇南戰區氣候變化快,霧多霧大、時聚時散,飄忽不定,出現通視情況可能是暫時的。因此,沒有貿然行動,15分鐘後,目標區域又被大霧籠罩。15日午時,豐光機場方向雲開霧散,能見度極佳,我軍抓住這個時機,迅速開火,一舉奏效。

2、把握戰機,果斷殲敵。10月上旬,豐光機場敵炮兵不斷向我方實施炮擊,氣焰極為囂張,上級命令我群嚴密監視其動向,經發現,立即殲滅。15日15時40分,我14號觀察所發現豐光機場敵炮兵在3個炮位揭起偽裝網,陣地周圍有數10人緊張活動,有發射跡象。我群立即報告上級,並請求先行火力壓制,相機轉入殲滅射擊。15時45分,我先以一個連行5發齊射,當即引爆敵彈藥堆1個,爆炸持續3分鐘之久。同時發現敵一輛救護車急駛至射擊區域。據此,我軍決定加大火力轉入殲滅射擊,確保給敵以殲滅性的打擊。

史海鉤沉之三:精心組織,殲滅越軍豐光機場炮兵連

中越雙方的炮兵裝備都差不多,但是差別在於越軍的炮彈太少

根據敵火炮配置分散,觀目距離較遠(14700米)、炮陣地附近其他目標較多的情況,我們採取靈活的射擊方法。

1、是以集中射擊誘殲暴露之敵,殺傷其有生力量。利用我火力偵察轉為壓制射擊的間隙,使敵誤判我冷炮射擊結束、紛紛出洞之機,集中兩個連的火力突然開火,對目標表面依次行4次齊射。毀敵救護車1輛,引爆彈藥所1個,破壞敵火炮和人員工事3處,摧毀敵火炮1門,表面陣地之敵四散逃竄,斃傷敵20餘人。

2、以分段射擊摧毀敵通信設施、指揮系統及陣地周圍其他目標。我以五連的火力分別向目標兩側和縱深行適寬射向、三距離射擊。在射擊效果較好的部位,四連跟蹤覆蓋,以加大五連火力密度,增大射擊效果。發射炮彈56發,引爆彈藥所1個,爆煙持續1小時05分,斃傷敵10餘人,敵陣地周圍多處起火。

3、以破壞射擊摧毀敵火炮在炮火覆蓋的基礎上,重新組織火力,實行火力包乾,對4個明顯炮位分別用4個排對其行破壞射擊。發射炮彈53發,平均每門炮落彈5~6發,達到了殲滅目的。

4、以監視射擊擴大戰果。17時09分,破壞射擊結束後,觀察所密切注視目標動向,各炮標定待命,尋找戰機,相機開火。18時56分,觀察所發現敵1臺運輸車駛入目標區域,敵陣地10餘人正利用黃昏搶救傷員,搬運屍體。我即以2個急促射行壓制射擊。耗彈24發,斃傷敵8人,軍車當即被摧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