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最近真硬氣,發改委重磅發聲!來助陣

縫隙求生、苦其心志、縱觀天下,我是你的好朋友苟活行天下:

昨天,大A真的翻版上週5的硬氣,不理會歐美股市前晚跌成狗,來了個高開高走,雖然很快遭到空頭反擊砸了下去,但又強勢V了回來,對大A最近這幾次“硬氣表現”點贊,帶節奏的“神秘資金”,發聲力挺的央媒也同贊。

昨晚銀-保-監-會也發聲力挺大A,說有4大優勢,1有疫-情防控先發優勢,2長期向好基本面沒有改;3有估值優勢,4政-策空間比較大,工具箱豐富;讓理性辯證看待股市波動,鼓勵理財和險資入場;妥妥的利好。

昨天兩市高開低走,上午上演V型大反轉,下午雖然偏弱勢,但是在美股崩盤13%的外圍環境下,創業板還能收紅,上證指數也只是微綠0.34%,真的是已經非常強了。

兩市成交額8181億元,創近期新低,說明近期該賣的恐慌資金,已經殺的差不多了。

板塊方面,光刻膠、特高壓、半導體等相對強勢,口罩、醫療器械、紡織製造相對較弱,北向資金今天持續淨流出71億元。

最近美股持續暴跌,大家每晚在見證歷史的同時,最擔心的,就是A股第二天走勢。昨晚我也在小密圈聊到,

上證2700點,向下的空間,其實真的已經比較有限。

美股過去十年大牛市,其中的最重要原因,是股票回購。極度寬鬆的貨幣政策,極低的風險利率,這讓企業的融資成本,降到了歷史最低。

所以也促使著,企業通過發債融資,進行股票回購,而股價的不斷上漲,也與股票回購形成了強烈正反饋。但實際上,上市公司本身盈利水平,是不支持持續大額回購的。

這就相當於,在過低的利率環境下,給公司股價不斷加槓桿,結果現在疫情爆發,上市公司財務急速惡化,算是來了一次強行去槓桿,所以近期跌起來,也是飛流直下三千尺。

反觀A股,我們上次金融去槓桿,還是2015年,確實慘不忍睹,除此之外,我們在2018年還經歷了實體企業去槓桿。確實也比較痛吧,到了2018年底,上證指數成交量,降到了只有1000億上下,出現流動性危機後,證監會掌舵人換帥。

具體到當下A股,市場流動性足夠充裕,貨幣政策仍有降息空間,且國內疫情已經完全控制,復工復產正在有序開展。而今天在外圍血崩的環境下,市場“大長腿”探底回升,也側面驗證,A股確實很難深度。

當下的A股,機會也一定是遠大於風險。

......

昨天發改委舉行了線上發佈會,在1、2月份經濟數據,超預期差的情況下,接下來政策的發力方向,也是我們投資最重點關注的方向

1.加快推進國家規劃已明確的重大工程和基礎設施建設,同時將擴大地方政府專項債券規模,抓緊準備專項債券項目,支持有一定收益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項目建設。

水泥因為不易儲存,也是短期最為受益的週期品種,而且在供給端收縮,需求端增長的情況下,水泥行業有望全年保持較高景氣度

不過也有朋友問到,短期水泥價格是下滑的,其實也比較正常,說明覆工需求已經啟動,而一旦短期完成去庫存,相信4月份隨著趕工潮的到來,水泥價格有望迎來新一波上漲攻勢。

另外從區域景氣度,京津冀地區因為環保要求極高,供給格局不斷向好,且需求端京津冀協同發展,以及雄安新區進入實質建設階段,景氣格局,應該是全國最好的區域。


2.加快5G網絡、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進度,更加註重調動民間投資積極性。

當前投資的最大不確定,就是全球疫情發展的不確定,而且歐美國家,完全是消費型主導經濟,目前隨著越來越多國家封城封國,對經濟的影響越來越大。

所以,對一些全球產業鏈分工的行業,即使較高景氣度的消費電子、電動車等,近期跌幅也都比較大。但以雲基礎設施建設為代表的新基建,完全是純內需,根本不受境外疫情影響,同時,政策的大力支持,以及疫情帶來線上滲透率的提升,也進一步催化了流量的大爆發。

同樣一家公司,在基本面沒有變化的前提下,風險一定是漲出來的,機會也一定是跌出來的,畢竟更便宜的價格,可以買到更多優質籌碼了。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