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試圖斥巨資“掠奪”德國疫苗

特朗普试图斥巨资“掠夺”德国疫苗

資料圖

據路透社援引德國《Welt am Sonntag(星期日世界報)》報道,近日,美國總統特朗普試圖向位於德國西南部城市圖賓根的生物科技公司CureVac提供“鉅額資金”,以將他們的新冠肺炎疫苗研發權轉移到美國,並欲獲得該疫苗的“獨家專有權”。

特朗普试图斥巨资“掠夺”德国疫苗

德國生物技術公司CureVac 圖片來源:Matthias Hangst

德國衛生部發言人證實了《Welt am Sonntag》的報道 。但在當地時間週日的一份聲明中,該公司否認了關於收購的猜測。

CureVac公司聲明:“我們正在努力開發新冠肺炎疫苗,旨在為全世界的人類提供保護。本公司拒絕接受有關收購或技術轉讓相關的提議。”

特朗普试图斥巨资“掠夺”德国疫苗

CureVac網站

CureVac是一家臨床階段生物技術公司,在mRNA技術領域擁有20年的專業經驗,致力於開發和優化這種多用途的醫用分子。CureVac專有技術的原理是利用mRNA作為數據載體,指導人體產生自身能夠對抗多種疾病的蛋白質。該公司將其技術應用於癌症治療、抗體治療、罕見疾病治療和預防性疫苗的開發。

據路透社報道,德國議員表示已說服CureVac繼續留在德國。德國經濟部發言人稱,如果其他國家試圖掠奪德國公司,我們可能會啟動一項法律,使德國政府能夠審查非歐盟國家對本國企業的收購是否會為德國或歐洲安全利益帶來威脅。

“德國不出售疫苗研究權”,對於美國政府試圖購買新冠病毒疫苗“專有權”的報道,德國外長馬斯16日如此回應。包括經濟部長在內的多名德國高官和政界人士紛紛狠批美國“獨霸”疫苗的企圖。

德國《曼海姆晨報》稱,CureVac的主要投資人海蒂奇表示,希望為全世界而不是某個國家開發疫苗。CureVac的大股東、SAP公司創始人霍普也表示,他明確拒絕了美國獨家專有權的提議。阿爾特邁爾表示,霍普的決定是一個偉大的決定。

據英國《衛報》報道,德國自由民主黨 主席林德納指責特朗普此舉是想在競選中拉票。德國《波恩總彙報》16日評論稱,美國的計劃向全球展示了華盛頓的醜陋面貌。

而美國對此回應:“我們沒有必要這樣做。”特朗普政府的官員也否認了白宮試圖掠奪疫苗成果的說法。

該官員告訴路透社:“這件事情被誇大了。美國政府與多家聲稱可以提供疫苗的公司進行了商談。這些公司中的大多數已經從美國投資者那裡獲得了啟動資金。”

該官員還補充說:“我們發現的任何解決方案都會與世界分享。”

特朗普试图斥巨资“掠夺”德国疫苗

特朗普承諾就快有疫苗可用了,但這似乎不太可能。

特朗普幾周來一直在積極推動疫苗的研發,並承諾在不現實的時間框架內提供一種疫苗:

2月25日,特朗普承諾不久將提供疫苗。他在對印度進行國事訪問時表示:“美國已經有了疫苗並且正在研究,事實上,美國離疫苗很近了。”

儘管將疫苗的開發放在最優先級並最快通過監管流程,但這也是根本不可能的,正如製藥業高管向特朗普本人解釋的那樣。

此前,美國聯邦政府首席傳染病專家、美國國家過敏和傳染病研究所(NIAID)所長Anthony S. Fauci博士表示,至少需要一年或一年半的時間才能向公眾提供疫苗。在中國,幾種潛在的新冠肺炎疫苗正在研製中。但吉利德科學公司首席執行官Daniel O’Day對特朗普說:“這些才剛剛進入臨床試驗階段。最終我們很有可能會開發出一種疫苗並將其提供給公眾,但這並不能使我們免於目前的疫情。”

一般來說,就連Fauci所估計的時間表也顯得過於野心。通常,疫苗開發需要兩到五年的時間。但是,世界衛生組織(WHO)表示,由於全球面臨的緊迫性,在18個月內開發出疫苗是合理的。

儘管製藥業高管已經將情況告知特朗普,但他仍然承諾將很快提供疫苗和治療方法。

3月2日,在北卡羅來納州夏洛特市的一次競選集會上,特朗普說:“我們今天與許多大公司舉行了一次很好的會議,我認為他們很快就會有疫苗。”

據報道,CureVac公司認為他們的候選疫苗可以在6月或7月前進行人體臨床試驗。但疫苗並不能阻止目前的疫情蔓延,研究人員在疫苗問世之前仍有許多障礙需要克服。

正如Vox的Julia Belluz、Umair Irfan和Brian Resnick所說:

“世界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適合提出一種醫學解決方案——一種治療新冠肺炎的藥物或疫苗。在發現疫情爆發後的幾周內,中國科學家對該病毒的基因組進行了測序,並在最快時間內與全世界分享。然後,製藥公司和研究機構開始動員並開發預防和治療新冠肺炎的方法。現在,病毒遺傳學是徹底結束這場疫情的關鍵——疫苗和藥物治療。”

壞消息是,這些努力可能會面臨醫療創新的常見障礙:時間太長、尤其是疫苗(因為它們將用於健康人群)、資金不穩定,以及政策優先級的不斷變化。

上週五,國際研究人員發出了“緊急呼籲”,為針對新冠肺炎的疫苗開發籌集20億美元。這一切提醒我們,我們需要一種更好的方法來持續地應對這種偶發但是致命的威脅。”

End

[1] Preparedness is essential for malaria-endemic regions during the COVID-19 pandemic

往期精選

圍觀

“艾滋病治癒”全球第二人,“倫敦病人”身份公佈

熱文

新冠病毒影響男性生育力?建議男性患者進行睪丸病變隨訪評估

熱文

新冠病毒最長可存活3天,輕度感染者10天后或已不具有傳染性

熱文

意大利走上“硬核”防疫路,柳葉刀最新評論揭示:個人反應同樣很關鍵

熱文

新冠病毒傳播與溫度和緯度相關?模型預測社區傳播危險地區或北移

醫藥

免疫療法 | 生物仿製藥 | 疫苗 | 耐藥性 | 藥物靶點 | 健康生活 | 藥企新聞 | 藥物盤點 | 製藥技術 | 藥物副作用

基礎研究/轉化醫學

白血病 | 肺癌 | 胃癌 | 結直腸癌 | 肝癌 | 乳腺癌 | 胰腺癌 | 心血管疾病 | 神經退行性疾病 | 腸道微生物

醫療器械/生物技術

體外診斷 | 醫療器械 | 生物納米 | 3D打印 | 基因檢測 | 單細胞測序 | 基因編輯 | 輔助生殖 | 人工智能 | 精準醫學

政策

抗癌藥 | 4+7帶量採購 | 耗材 | 備案制 | 註冊人制度 | 健康中國 | 新版基藥目錄 | AI醫療器械 | 遠程醫療 | 同股不同權

市場/資本

IPO | 融資 | 合作 | 基金 | 港交所 | 科創板 | 創業板 | 研發投入 | 收購 | 市場&消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