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動物“黑白名單”各地紛紛出爐,但最終版本仍在磋商中

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動物後,人們最期待的就是一份食用動物的“黑白名單”。

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劉永富在3月12日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表示,有關部門正在制定詳細的目錄,明確哪些不能養,哪些可以養。

目前,農業農村部、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等部門正在緊急磋商畜禽遺傳資源目錄,以便各地做好嚴格禁止濫食野生動物和發展家畜家禽工作。

按照《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的要求,未來,我國將全面禁止食用國家保護的“有重要生態、科學、社會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以及其他陸生野生動物,包括人工繁育、人工飼養的陸生野生動物。

但具體哪些能吃?哪些不能吃?各方說法不一。近日,各地食用動物“黑白名單”紛紛出爐。

深圳市最早明確食用動物“白名單”。2月25日晚,由深圳市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組織起草的《深圳經濟特區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動物條例(草案徵求意見稿)》(下稱《徵求意見稿》)在深圳市人大官方網站上發佈。

《徵求意見稿》明確,可以食用的動物及其製品包括豬、牛、羊、驢、兔、雞、鴨、鵝、鴿以及市政府決定可以食用的其他家禽家畜;依照法律、法規未禁止食用的水生動物。

深圳市人大常委會法工委有關負責人表示,這9種可食用陸生動物和未禁止食用的水生動物已涵蓋了深圳食品交易、餐飲市場上的主要動物品種,符合大多數深圳市民的飲食習慣,可以滿足市民的日常需求。

這位負責人表示,之所以制定可食用動物“白名單”,是因為自然界野生動物種類繁多,在我國僅保護類野生動物就有2000餘種,由地方制定禁止食用的野生動物目錄過於冗長,無法很好回答“究竟什麼動物可以吃”的問題,“白名單”則便於理解、操作性強。

食用动物“黑白名单”各地纷纷出炉,但最终版本仍在磋商中

農業農村部、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等部門正在緊急磋商畜禽遺傳資源目錄。圖為人工養殖的鹿。攝影/章軻

當然,深圳市也有食用動物的“黑名單”,《徵求意見稿》明確,禁止食用野生動物及其製品包括法律、法規規定保護的野生動物以及其他在野外環境下自然生長繁殖的陸生野生動物;人工繁育、飼養的陸生野生動物。禁止食用用於科研實驗、寵物飼養等非食用用途的動物及其製品。

3月17日,民間組織天地自然保護團隊也建議,由國家明確規定食用動物的白名單、黑名單及灰名單。

該團隊建議,食用動物白名單即國家允許食用動物名錄包括陸生與水生動物兩類,全國範圍內,可食用的陸生傳統養殖動物包括豬、牛、羊、雞、鴨五種;驢、兔、鵝、鴿、鵪鶉等由各省區市自主選定。

全國範圍內都可以食用的水生及兩棲動物包括青魚、草魚、花鰱、白鰱、鯽魚五種;牛蛙、中華草龜、中華鱉、蝦、貝、螺、螃蟹、鱔魚等由各省區市自主選定。

嚴禁食用的野生動物包括鼯鼠、松鼠、竹鼠和其它鼠類、旱獺、野兔、豪豬、鼩鼱類、鼴類、蝙蝠類、果子狸、刺蝟、獾、蛇、蜥蜴、穿山甲、貓狗等,這些野生動物,無論野生或人工養殖,均列入嚴禁食用“黑名單”。

其它非保護動物、非黑白名單中的動物列入灰名單,包括馬、騾、養殖類皮草動物、昆蟲、節肢動物、軟體動物等。

上述團隊還建議,逐步取消野生動物藥用養殖。以活熊取膽、麝香、虎骨酒、蛇膽酒等為代表的所謂藥用、保健用品的野生動物人工養殖一律廢棄。同時鼓勵以挽救瀕危野生動物種群為目的的非商業保育繁殖,參與方應是國家委託的單位、科研單位、社會公益組織等,並實施最嚴格的監管。

天地自然保護團隊還建議,除加強森林公安隊伍的執法能力外,成立一支專門進行市場監管野生動植物的工商執法隊伍,不僅監管市場還要監管飯店、酒樓。在食藥監部門也成立一支監管野生動植物的執法隊伍。同時,鼓勵成立各種形式的野生動植物保護組織,允許合法成立的社會組織對非法野生動物交易、濫食野生動物行為開展公益訴訟。

浙江理工大學法政學院教授、中國社會法學研究會常務理事錢葉芳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當前,應抓緊構建人工養殖的野生動物能否列入畜禽遺傳資源目錄的判斷指標體系,這一體系應包括經濟技術指標、生態指標、防疫指標。但列入畜禽遺傳資源目錄的動物不一定都是可食用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