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加坡中小學,課外活動竟也可以“個性化”定製!

  新加坡教育部建立CCA課程是為了使學生得到全面發展,因此強制性規定所有小學、初中生必須參加四大組別中的一項活動。對於尚義中學來說,他們希望通過學校的CCA課程,培養學生“具有模範的品格和能力”。

  CCA雖為課外輔助課程,但也有嚴格的政策要求確保學生能夠主動參與其中。比如尚義中學對此的規定是:

  所有身體健康的學生都必須參加一個核心CCA,它可以是體育運動、統一團體、視覺和表演藝術或俱樂部。學生也可以參加第二種CCA,以擴大他們的經驗和學習更廣泛的技能;

  CCA考核內容以出勤率為主,學生至少要達到75%的出勤率。嚴重缺勤,需出示健康證明或家長/監護人來信;

  學校樂隊和國家制服團體(NCC、NCDCC和NPCC)是中學的強制性CCA課程,我們強烈鼓勵學生在中學繼續學習這些課程。在中學一年級或中學二年級結束時,允許在個案基礎上對CCA進行一次更改;

  對於非強制性的CCA,如果學生希望在學校體驗不同的CCA,可選擇在每年年初進行更改,但除非獲得HOD / PE和CCA的許可,否則在學年期間不得更改。在這種情況下,授予前一個CCA的認可等級將記入學生的新CCA。

  但是,並非所有的學生都會在一開始就能夠選擇最適合自己的CCA活動,而是經歷了不斷的嘗試,從小學、中學再到JC,有的學生或許到了JC階段才會發現自己的真愛。那麼,應該如何指導學生做出更明智的CCA選擇呢?

在新加坡中小學,課外活動竟也可以“個性化”定製!

  CCA日,更多的選擇

  2018年新加坡傑出青年教育獎獲得者陳文輝小姐在如何指導學生選擇最適合自己的CCA方面做出了很多的探索。

  陳文輝小姐從學校提供的CCA開始。她發現,一些學校在傾向於在在有經驗的傳統領域上提供CCA,其他學校則是提供他們認為學生可能喜歡的CCA,但是卻都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學生們的主觀意願。

  因此,在對小三學生進行了CCA興趣調查之後,過去的幾年裡,一些新的CCA,如Cookery Club,Sewing Club和Board Games Club就此在陳文輝小姐所在的學校裡開始了。

  自2017年起,陳文輝小姐又為小三學生推出了CCA抽樣調查課程,他們可以在這裡嘗試一到兩個他們選擇的CCA。在CCA活動日益增加的趨勢下,這將有助於他們選擇真正符合其利益的CCA。

  回饋社區的CCA

  CCA在很多方面使學生受益。除了學習新技能和價值觀外,它們還可以成為學生回饋社區的工具。

  陳文輝小姐將行動中的價值觀(VIA)納入學校的CCA計劃。

  2016年,the Brownies參觀了Orange Valley療養院的老人,並帶去學生和老師捐贈的物品。在另一個CCA VIA中,來自Sewing Club的學生們在Radin Mas社區俱樂部製作了包含由烹飪俱樂部為老人烹飪的餅乾的小禮物。通過這些項目,學生們更加了解自己的社區,並渴望利用自己的才能和技能造福他人。

  當幼兒園的孩子們來到校園體驗小學生活時,一些體育CCA領導者的任務是為小孩子計劃和開展遊戲。

  “能夠運用我在體操中學到的知識並帶領幼兒園的孩子參加簡單的練習和比賽感覺很棒。”

在新加坡中小學,課外活動竟也可以“個性化”定製!

  CCA的重要性

  CCA可以在“O”水準考試中減2分,僅這一點,就足以讓所有的學生重視了。

  新加坡的中小學(不包括初院,即中國的高中)基本上都是半天上課學習學科知識,剩下的半天則是開展各項CCA的活動時間。新加坡的課程輔助活動CCA是全面教育的一部分,也是學生福利的一個方面。

  在CCA得分較高的學生可以享受“升學優待”,拿到CCA分數比較容易,只要保證按時出席社團活動、參加一些表演或比賽,就可以拿到不錯的成績。但真的想獲得更好的發展,在CCA上也要同樣下功夫。

  據立思辰留學介紹,不僅是升學、申請獎學金,甚至是申請國外大學,尤其是美國之類的國家,CCA的成績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被稱為“常春藤直通車”的萊佛士書院,之前曾經出過好幾個SAT2400滿分、但因為沒有參加任何CCA而被美國各頂尖大學拒之門外的例子。

  CCA如何計分

  正是因為CCA如此重要,所以才需要對它進行計分。

  新加坡教育部規定,中學生選擇課外活動時,他們可按自己的興趣,在核心項目中,選擇至少其中一項。在一個標準的記分制度下,學生在完成中學教育後,將按其出勤率、成績以及對該項課外活動的貢獻,獲得分數。

  初級學院、高中、理工學院或工藝教育學院在錄取學生時,課外活動的表現是考慮因素之一。而新加坡的大學生只有擁有了課程輔助活動的分數才能入住學生公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