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16歲高考20歲讀博,是浙大最年輕博導,被人民日報譽為“學神”

在大學,能成為博士生導師,對教師來說,那是一種莫大的榮譽,是對自己學術水平的高度認可,很多教師熬到四五十才能熬到博士生導師的位子。然而在浙大,卻出現了一位90後的博士生導師,真是英雄出少年,這不免讓人有些好奇。這位90後16歲讀本科20歲讀博,是浙江大學最年輕博導,被人民日報譽為“學神”。

她16歲高考20歲讀博,是浙大最年輕博導,被人民日報譽為“學神”

這位被稱為“學神”的90後名叫楊樹,楊樹的學歷領先大部分同齡人,她16歲就參加高考,成功考入國內排名第三的復旦大學,並就讀於復旦大學微電子專業。本科畢業後,楊樹去我國香港的著名學府香港科技大學繼續深造,並師從業界大拿陳敬教授。在港科大,楊樹僅僅花了四年,就實現了從本科到博士學歷的跨越,於24歲拿到了博士學位。博士畢業後,楊樹先是在本校從事助理教授工作,之後前往英國頂尖名校劍橋大學從事博士後研究。

她16歲高考20歲讀博,是浙大最年輕博導,被人民日報譽為“學神”

2016年,楊樹時年26歲,浙江大學通過“百人計劃”向她拋來了橄欖枝,以電氣工程學院助理研究員一職將她收入麾下。一年後,楊樹27歲,浙江大學將她聘為博士生導師。以當時浙大在職博士生導師年齡來看,楊樹是年紀最小的,她也就成為了浙大最年輕的博士生導師。

她16歲高考20歲讀博,是浙大最年輕博導,被人民日報譽為“學神”

按照普通人的學習路徑,18歲讀本科,22歲讀研,25歲讀博,如果博士能順利畢業,就是29歲,延遲畢業可能就得30歲以上。而楊樹,27歲就成為了博士生導師,確實讓很多學生汗顏,人民日報更是發文盛讚楊樹是“學神”。

她16歲高考20歲讀博,是浙大最年輕博導,被人民日報譽為“學神”

很多人可能有一些疑問,楊樹有何成就,為何能入浙大法眼呢?其實楊樹的主要研究領域是寬禁帶半導體電力電子器件的設計、維納製造、分析表徵以及可靠性研究。從學術角度看,楊樹學術成就斐然,在本領域內權威會議、期刊共發表論文70餘篇,其中有30多篇是SCI。楊樹還入選了國家“青年千人計劃”,她的本科生導師和博士生導師,均對其有很高的評價,研究生導師稱她是極為謙虛及易於合作的學者。

她16歲高考20歲讀博,是浙大最年輕博導,被人民日報譽為“學神”

截至目前,楊樹導師已經接收了4名研究生,而這4名研究生都獲得了不同層次的獎學金,可以說,楊樹當導師成績還是很突出的。我國正處於民族復興的關鍵時間點,對於人才十分渴求,像楊樹這樣的青年才俊,有顏值有學識,從劍橋博士後回國內素有“東方劍橋”之稱的浙江大學工作,將自己的知識用於國家的科技進步,值得我們肯定和學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