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線”聯動 崇左市科協深化基層組織建設革新圖強

2019年,崇左市科協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積極探索基層科協組織建設新途徑,深入開展科協深化改革工作,不斷擴大組織覆蓋和工作覆蓋,接長手臂、紮根基層,按照上級有關深化群團組織改革的決策部署,結合崇左市基層組織建設實際,紮實推動崇左市“3+1”工作,“線上線下”聯動宣傳,打破基層信息不對稱壁壘,有效提升了基層科協的組織力、影響力。

強化政治引領,引導科技工作者做實做強基層科協事業

認真貫徹落實中央、自治區和市委黨的群團工作會議精神,深刻認識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的群團發展中存在的“四化”問題,堅持突出問題導向,結合開展“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等學習教育活動,紮實推進深化改革工作。深入指導各縣科協分批深入鄉鎮、社區、行政村,召開動員會、推進會17次,與鄉鎮黨政領導理論聯繫實際和村兩委座談會13次,討論召開鄉鎮科協代表大會和推進村級科普工作隊的程序和細節,保證基層科協組織建設工作順利開展。開展尋訪優秀人才、三長人員,動員他們進入科協兼職工作。

創造氛圍積極引導廣大科技工作者創新工作探索。成立了崇左市扶綏縣專家工作站、科技小院,開展了廣西甘蔗高質量發展峰會,邀請了中國院士尹偉倫及中國農業科技研究院楊本鵬教授等4名甘蔗專家為崇左甘蔗產業發展把脈獻策;利用8個“精準扶貧”科技扶貧專家服務團,專家成員300名,開展適用技術培訓80期,培訓各類人員7000多人次。打造“農技協+互聯網+科普e站”平臺,通過會郵科普、“銀會合作”等合作模式建立鄉村農技電商科普扶貧服務平臺。推動“農技協+貧困戶”、“科普示範基地(帶頭人)+貧困戶”結對幫扶模式,實施“企業科協+產業+農戶”產供銷實體扶貧發展路子,組織全市農技協、農村科普示範基地參加廣西“科普惠農興村計劃”成果交流活動;聯合市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領導小組成員單位以全國科普日、十月科普大行動(八桂科普大行動)、科技活動周、衛生文化科技“三下鄉”等重大活動為平臺,積極開展《科普法》、食品安全等民生科普知識“六進”宣傳活動240多次,發放資料5萬份、光盤300多張、展板展出1000多板。

強化基礎設施打進基層組織建設。爭取到自治區科協科普基礎設施補助經費65萬元,並將28萬部分下撥至各縣(市、區)用於全民科學素質工作和貧困村科普宣傳陣地等科普基礎設施建設及科普宣傳工作。爭取到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和中國科協在寧明縣實施農村青少年非正規教育項目,項目資金30萬元。爭取到中國科協農村中學科技館公益項目10萬元落戶龍州縣一中。在全市七個縣(市、區)和市直學校組織開展中國流動科技館巡展活動,參觀人數達累計達到50多萬人次,成為廣西第一個實現中國流動科技館全覆蓋的地級市;共有7個科普教育基地被認定為廣西科普教育基地和1個廣西“優秀科普教育基地”稱號。

嚴格把關推進“三長”人才隊伍建設。指導基層科協對推薦進入科協兼職人人員進行審核,儘量引導“三長”、會長、董事長等關鍵人物為候選人,指導鄉(鎮)召開會議選舉。各鄉(鎮)推選出不少於30名的代表,由鄉鎮黨委向縣委組織部報送鄉鎮科協領導班子候選人預備人選並召開代表大會,配齊配強鄉鎮科協組織架構,推進基層“三長”人才隊伍建設。

紮實推進“三長”工作,基層組織建設顯成效

2019年,崇左市78個個鄉鎮(街道)已經全部建立科協組織,科技志願組織20個,科技志願者註冊232人,其中“三長”註冊科技志願者98人。各基層科協在系統深化改革中者重視班子領導的建設。今年完成換屆工作的龍州縣、憑祥市、江州區科協,憑祥市科協7位科協常委中,有院長、校長和畜牧獸醫站站長。體現了基層科協組織力“3+1”結構。江州區科協領導機構新增的3名兼職副主席,6名科協常委中,都設有了“三長”人員;大新縣、寧明縣、龍州縣通過委辦印發了鄉(鎮)科協和組建村級科普工作隊工作方案,多方面為鄉鎮科協班子遴選候選人將“三長”進入鄉鎮科協兼職副主席,已經配備完畢,還延伸到社區(村委會)成立了科協服務隊;實現鄉(鎮)科協和村(社區)科普工作隊100%全覆蓋。

經過一年的工作努力,截止2019年12月,崇左市各級科協領導機構中“三長”兼(掛)職覆蓋率為市級100%,縣級為71%,鄉鎮覆蓋率為76%。如大新縣14個鄉鎮科協共產生鄉(鎮)科協班子,其中鄉(鎮)科協委員70名,主席14名,副主席14名;共有10名鄉(鎮)衛生院(中心衛生院)院長、4名副院長;13名中心校(中學)校長、1名副校長;10名農技站站長進入鄉鎮科協領導班子。(梁耀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