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們在知乎上回答了什麼問題?

最近我們在知乎上回答了什麼問題?


​出品|人民電競

題圖|知乎


在我們入駐知乎的時候,我們曾經發過一篇推送,介紹了我們參加知乎“中國電競青年圖鑑丨文化篇”的圓桌討論中回答的問題。最近我們又在知乎上回答了一些我們認為與當下時事結合較深的問題,以下是我們最近回答的四個問題:


弟弟想放棄高中打電競,要支持嗎?


最近我們在知乎上回答了什麼問題?


所有的支持和不支持,都應該建立在事實依據上。


此前電競領域的標杆人物之一PDD在《吐槽大會》上曾說,如果不是萬中無一的天才,他不太支持青少年成為電競選手。


而傳統體育的冠軍陳一冰在接受人民電競採訪時也說過,電競選手和遊戲玩家的區別,一定要搞清楚。如果是因為沉迷遊戲,打著電競的幌子來通過遊戲消磨時光荒廢青春,自然是不可取的。


電子競技,和傳統體育一樣,需要用成績說話。如果弟弟真的能達到極高的水準,是個萬中無一甚至百萬裡挑一的電競高手,那麼當然應該支持;但如果他只是愛玩遊戲,但並沒有達到你們小區最厲害、你們市最厲害、你們省最厲害甚至全國最厲害的級別。那麼——


儘快幫他戒除網癮,好好學習。


最近我們在知乎上回答了什麼問題?


如何評價2020年3月1日晚肖戰粉絲和劍三玩家在yy四萬人在線對噴?


網絡不是法外之地,不管哪種侮辱他人的行為都不值得肯定。這個立場站住了,我們會先明確一件事——“對噴”這個行為,不值得被提倡。


那麼,這件事如何評價呢?首先,這次肖戰粉絲的行為已經演化成了全網和肖戰的不理智粉絲(是肖戰的不理智粉絲而非肖戰)的對決。這些本應該“圈地自萌”的飯圈小可愛跑去其他領域挑釁,很難保證自己不被其他圈子抵制。


一個正確的邏輯是:“我喜歡的東西別人不喜歡,我不理他們就好,我自己繼續喜歡。”


但這些不理智的粉絲,卻是這樣的:“我們喜歡的東西你不喜歡,你就該si。”


所以,退回自己的圈子裡吧,在那裡沒幾個人會說你家肖戰的壞話。


畢竟這種出圈挑釁的行為,對肖戰的路人緣也沒有正面影響。


最近我們在知乎上回答了什麼問題?


為什麼知乎體育板塊都是電競呢?


首先,體育板塊“都”是電競,說法是不合理的。答題之前我點開所有的體育板塊內容,前三頁的所有問答,籃球、圍棋、UFC、奧運、游泳等佔了14條,直到第十五條才出現了關於UZI的一條問答


如果把題主的問題換成“體育板塊為什麼有電競”,確實值得說說。


2003年11月18日,國家體育總局正式批准,將電子競技列為第99個正式體育競賽項。2011年,國家體育總局將電子競技改批為第78個正式體育競賽項。


在一個層面上看,電子競技也像棋藝以及其他非電子遊戲比賽類似,拼的是策略,體力,腦力。


另一個層面上看,以遊戲為載體的公平對戰平臺,以及團體項目體現出來的團隊精神,這些都跟體育項目有共通之處。


2014年,中國46號文件出臺,體育產業的發展目標,劍指2025年5萬億的市場體量。這5萬億市場中,也有電競的一席之地。


2108年,電競成為了雅加達亞運會的表演項目,這是電競第一次在大型綜合性賽事上拋頭露面。8月26日晚,中國團隊拿下了王者榮耀國際版項目的金牌,將亞運會史上第一枚電競項目金牌帶回了中國。升國旗、奏國歌、為國爭光,電競選手,和傳統意義上的體育健兒別無二致。綜上,從定義、經濟發展、榮譽等多個維度看,電競是體育大家庭的一份子,即便他是個新人,身份也應該得到認同。


因此,體育板塊有電競的相關問題,也就不足為奇,如果真如您所說電競的話題在體育板塊越來越多以至於“都是電競”,只能說明電競行業這個體育大家庭中的新人,發展得越來越好了。


最近我們在知乎上回答了什麼問題?


如何評價 CCTV 發現之旅頻道播出的《電子競技在中國》系列紀錄片?


既然是一部不止一集的紀錄片,評價就不圍繞片子本身的好壞來展開了,後續還會有新的內容,片子的好壞可以等到播完之後再評價。而且,這道題已經出現的回答基本上也是圍繞著這部紀錄片的內容聊的,我們不再贅述。


按照我的猜測,題主問的,可能更偏重“電競內容出現在CCTV發現之旅”這件事的性質。


翻個舊曆,2004年4月12日,國家廣電總局就電腦網絡遊戲類節目的問題向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廣播影視局(廳),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廣播電視局,中央三臺發出《關於禁止播出電腦網絡遊戲類節目的通知》。當時發出該通知的原因,是因為電腦網絡遊戲節目給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帶來不利影響,廣大群眾對此意見很大。


十六年之後,2020年3月14日起,《電子競技在中國》上線,雖然播出平臺是CCTV發現之旅頻道,而不是之前的CCTV 5,但這種來自官方的正面認可,對電競產業來說無疑是好事。


片中,中國的最早一批體育人之一、全球電競聯合會副主席魏紀中老先生,在評價“電子競技被國家體育總局正式設立為中國第99個體育項目”時表態:“這個現實不但被社會所承認,而且為我們政府所承認。”這句話如果放在當下,或許比2003年更合適。


所以,CCTV發現之旅播出電競相關的紀錄片,在我們看來正是因為“電競被社會承認,也被政府承認”。


CCTV發現之旅是一個什麼樣的平臺呢?公開資料顯示,它是國內首家以人文探索、科學揭秘、旅遊地理為主的專業電視頻道。可能有電競從業者會認為這第一集紀錄片不足以表達出電競全貌的百分之一,但該片的受眾,大多數不是電競產業的從業者。如果以一個行業外的人的身份來看這第一集內容,作為科普和入門,並沒有什麼問題——

“電競不只是遊戲”這個在業內看似等同於“地球是圓的”一樣的真理,99%的圈外人可能都不知道。


所以按照最基本的“是什麼?為什麼?”的基本邏輯——


是什麼:是好事。CCTV發現之旅播出這樣的紀錄片,對於電競產業的發展是種認可,對於電競向圈外延展也有一定的利好。至少,科普了一些最基礎的常識。


為什麼:因為電競開始被更多人認可了。這種認可導致了越來越多的人才流入,越來越多的資本注入,越來越多的政策導向,進一步的結果就是電競產業發展壯大,成為了數字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也將成為“2025年實現5萬億體育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這蓬勃發展的產業背後,有那麼一些重要的人和一些重要的事兒,當然值得用紀錄片的方式,在電視上呈現面向大眾呈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