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戰“疫”錄:近零利率加量化寬鬆 美聯儲大放水收效幾何?

中新社北京3月16日電 (夏賓)一夜之間,美聯儲幾乎把“武器庫”掏空,重回2008年金融危機時刻。

北京時間16日,美聯儲突然宣佈大幅降息100個基點,將聯邦基金利率降至0—0.25%區間,同時宣佈將在未來數月購買至少5000億 美元美國國債和2000億美元機構抵押貸款支持證券,外界將此看作是重啟QE(量化寬鬆)。

市場普遍預計,美聯儲會在當地時間3月17日至18日的例行議息會議上宣佈降息50或75個基點。但現在,美聯儲急得連三天都等不了。“0利率加QE”正是為了保護經濟免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也為了促進最大限度的就業和價格穩定。

美聯儲主席鮑威爾表示,購買債券可創造更寬鬆的環境,資產購買旨在支持信貸可獲量。美聯儲每週或每月的資產購買規模沒有上限,美聯儲將“大力”購買資產。且美聯儲不太可能採取負利率作為下一步幫助經濟的措施。

就在美聯儲宣佈降息後,美國總統特朗普表示,“此舉讓我極為高興,我想祝賀美聯儲”,並認為市場應該對美聯儲的行動感到“興奮”。

但市場的反應並未如其所願。美國股指期貨在降息消息宣佈後大幅下挫,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期貨下跌超過1000點,跌幅達到5%限制點,觸發跌停。市場避險情緒高漲,黃金、白銀價格走強。

“一次性打光子彈,如果未能殺死敵人,則將自己置於危險。”工銀國際首席經濟學家程實如是說。

這次美聯儲“大放水”究竟能有什麼效果?

“貨幣政策的效果將十分有限。”中國銀行研究院研究員王有鑫直言,美聯儲此舉無異於飲鴆止渴。降息措施的出臺只能反映美國經濟增長形勢的嚴峻和金融市場恐慌的蔓延。

他進一步稱,降息只是經濟下行期的被動舉措,只能延緩而不能逆轉形勢,且降息不能改變美國深層次的供給側問題,如經濟虛擬化、產業空心化、科技變革放緩、勞動生產率增速下降、人口老齡化等問題,而利率接近零下限,貨幣政策傳導機制亦將失靈。

程實則指出,從風險性質來看,本次疫情是全球性公共衛生危機,根本的應對政策是防疫抗疫措施。貨幣寬鬆只是揚湯止沸,難以釜底抽薪。尤其是在美聯儲一次性打光“政策彈藥”後,若美國本土疫情出現大幅升級,金融市場將因美聯儲後續政策不足,而更加迅速地跌入恐慌之中。

“對於美聯儲本次降息行動效果的掣肘,還來自於美國整體政策組合的缺失。”程實稱,由於美國大選前夕政治博弈的加劇,新一輪財政刺激遲遲未能接力,造成了貨幣政策的單兵突進,而從社會救助政策來看,與貨幣政策的提前行動、超預期相比,防疫措施卻始終處於滯後狀態。

正如摩根士丹利中國首席經濟學家邢自強所言,經濟“抗疫”,應分三步走,遏制病毒、恢復生產、刺激需求,答題順序要對。“不能上來就越過前兩道題,去直奔最後一題。哪怕是零利率加財政刺激消費,疫情不受控,對市場和經濟的作用猶如隔山打牛,畢竟,降息不是遏制疫情的解藥。”

當天,中國央行宣佈開展1年期中期借貸便利(MLF)操作1000億元人民幣,中標利率為3.15%,與2月持平。

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認為,美聯儲重啟金融危機貨幣政策模式,將顯著擴大中國國內貨幣政策靈活調整的空間。伴隨全球疫情升級,未來國內貨幣政策逆週期調節力度存在進一步加大的可能,即考慮到中國貨幣政策空間較為充足,未來MLF降息、全面降準的力度有可能加大。(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