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演同一角色,後來共演新戲”,如此緣分怎能不提?

文 | 張十巴仙

好故事總有人翻拍,好角色總有人再演。因此,演員在演藝生涯中扮演的角色未必都是獨此一家,別無分號的。

兩個演員曾演過同一角色,後來合演一部戲。這是一種緣分,或有助於演員此次合作。這也是一種宣傳噱頭,或能吸引觀眾關注這部戲。

要讓製作方或媒體宣傳新戲時利用這個噱頭,一般需滿足兩個條件:相同的那個角色較有名,且兩位演員是新戲的主演。

一、劉德華和古天樂:兩個楊過

2019年《掃毒2:天地對決》上映後,創造了香港電影在內地的票房新高。該片的主演陣容頗有噱頭,即劉德華+古天樂兩代“楊過”,外加父親“楊康”苗僑偉。

“曾演同一角色,後來共演新戲”,如此緣分怎能不提?

原來,這三大男主角年輕時都效力過TVB電視臺。苗僑偉出演過83版《射鵰英雄傳》的楊康,劉德華曾演過83版《神鵰俠侶》的楊過,古天樂曾演過95版《神鵰俠侶》的楊過。多年後,他們仍在幕前打拼,並有電影撮合他們合作,才促成了“一父兩子”共聚一片。

“曾演同一角色,後來共演新戲”,如此緣分怎能不提?

Δ古天樂和劉德華兩代楊過

“曾演同一角色,後來共演新戲”,如此緣分怎能不提?

Δ 媒體以這個噱頭宣傳過

撇開"父親”楊康不說,光兩個楊過同片就已是宣傳點。劉、古兩位“楊過”並非首次合作,早已在《龍在邊緣》、《嚦咕嚦咕新年財》和《門徒》碰過頭。不過當時是否有宣傳“兩個楊過”就不清楚了。

二、劉德華和黃曉明:兩個楊過“老一代楊過”劉德華還曾和演過央視版《神鵰俠侶》楊過的黃曉明組成“雙楊過”陣容,共同領銜王晶喜劇電影《王牌逗王牌》。電影宣傳片就提到了他們同演楊過的緣分。王晶也算是金庸迷,自然會抓住這個宣傳點。只可惜該片質量差強人意,票房也不濟,有點浪費這樣的演員陣容。

“曾演同一角色,後來共演新戲”,如此緣分怎能不提?

Δ 劉德華和黃曉明主演的《王牌逗王牌》

“曾演同一角色,後來共演新戲”,如此緣分怎能不提?

Δ 宣傳片也提及他倆都在《神鵰俠侶》中演過楊過

三、呂良偉、劉德華和林家棟:三個丁力這一組更難得,是三位演員曾演同一角色,且後來共演新戲。

劉德華曾在2013年監製並主演了電影《風暴》。該片還請來了林家棟、呂良偉擔任主要角色。這三人也曾演過同一角色,即《上海灘》的丁力。

“曾演同一角色,後來共演新戲”,如此緣分怎能不提?

Δ 電影《風暴》發佈會

“曾演同一角色,後來共演新戲”,如此緣分怎能不提?

Δ 《魯豫有約》中三人提到同演過丁力

呂良偉的丁力出自TVB1980年版《上海灘》(許文強為周潤發),劉德華的丁力出自1996年電影版《新上海灘》(許文強為張國榮),而林家棟的丁力則出自1996年TVB版《新上海灘》(許文強為陳錦鴻)。三位丁力合作拍戲,是巧合,也是緣分。劉德華在《魯豫有約》中也提到了三個人的這個“丁力緣分”。

四、劉德華和馬特·達蒙:兩個“劉建明”2016年張藝謀拍攝好萊塢大片《長城》時,邀請了好萊塢影星馬特·達蒙主演,劉德華特別出演。這兩位演員一中一西,竟也有一段“前世緣分”。原來劉德華2002年的名作《無間道》太經典了,連好萊塢都想翻拍。2005年,馬丁·斯科塞斯執導了劇本改編後的《無間行者》(The Departed),還藉此獲得了第79屆奧斯卡最佳電影。

“曾演同一角色,後來共演新戲”,如此緣分怎能不提?

馬特·達蒙扮演的科林其實就對應劉德華在《無間道》中扮演的劉建明。畢竟是翻拍,科林和劉建明的大部分劇情都類似,而結局科林死去,劉建明沒死。演出的角色名不同無法否定這兩個角色的強烈相似。稱他倆為“兩個‘劉建明’”名副其實。

“曾演同一角色,後來共演新戲”,如此緣分怎能不提?

Δ 馬特·達蒙調侃與劉德華演“劉建明”的區別

五、周潤發和黃曉明:兩個許文強黃曉明演完楊過後,又演過2007年內地版《上海灘》中的許文強。2012年,這位新“許文強”就曾和TVB經典版《上海灘》的“許文強”周潤發合作了一次。

在2012年的王晶電影《大上海》中,周潤發和黃曉明演的也是同一個角色——成大器(杜月笙的原型)。這可不是玩“真假成大器”的套路。原來周潤發是演中年成大器,黃曉明則演青年成大器。兩位恰好都演過許文強,該片也是講上海灘發生的故事,試問製作方怎麼可能放過宣傳“兩個許文強”的機會。

“曾演同一角色,後來共演新戲”,如此緣分怎能不提?

Δ 《大上海》海報

“曾演同一角色,後來共演新戲”,如此緣分怎能不提?

Δ 《大上海》製作特輯中宣傳了黃曉明和周潤發都演過許文強

結 語

擇取兩組來描述,正是“兩個楊過拍掃毒,一行丁力掀風暴”。

以上五組中,劉德華一人就出現在了四組,表明他從前是一線,如今也一線。可見,劉德華一直擁有不錯的拍戲的資源。

以上五組中,兩組跟《神鵰俠侶》有關,兩組跟《上海灘》有關。可見,這兩部劇被翻拍次數之多,故事之經典。

娛樂本就是吃飽穿暖後想的事,此之為“飽暖思娛樂”(預防有人說本文“吃飽了沒事幹”)。本文是在影視的範疇內找到了一個有趣的共同點,並美其名曰“演員的緣分”。原來製作方和媒體也曾宣傳過此緣分,是不是還有種英雄所見略同之感?

都是翻拍惹的“禍”,讓我們多了一次翻查演員背景的機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