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體驗Redmi K30 5G,買5G版還是Pro?

2020年初對於手機行業一定是一個寒冬,畢竟上下游產業鏈復工困難、5G的手機的成本提升,產能提升必將是個大問題,而大家一定都習慣了華為和小米線上、發佈會上的互懟了,盧偉冰戲不斷,華為一方,來者不拒,你黑我,我還回去。

紅米799第一代發佈一直代表著低端、性價比,華為拿榮耀打小米、紅米,自家華為品牌逐步走向高端,一直壓著小米喘不過氣來,而小米一直懷揣著高端夢。直到2019年,紅米正式更名redmi,一方面,剝離出小米,讓小米有打高端的機會,另一方面,已在提升redmi的品牌效應和國際市場。不說產品,在營銷方面,小米這張更名牌打得很好,充分發揮自己的線上優勢,小米靠攏華為、redmi追平榮耀,佈局線下市場,特別是一線城市除了“華為旗艦店”“Apple store”就是“小米之家”了,這點比藍綠OV做的都要更聰明一些。

這麼來看,紅米這次更名和佈局還是很成功的,尤其是引進盧本偉,哦不盧偉冰,以前紅米不敢碰的旗艦cpu,如今也能賣的風生水起,以前大塑料材質,如今也能加入一點點設計元素,以前被稱為萬年備用機,現在當主力用也可以響噹噹了,這就是小米戰略的第一步。

深度體驗Redmi K30 5G,買5G版還是Pro?

講幾個回憶,還有人記得愛國者將數碼相機的價格拉了下來,神舟將筆記本電腦價格拉了下來,小米將高端手機價格拉了下來,這些品牌都是市場的攪局者,但消費者真真切切的得到紅利,往往這樣的品牌被打上了“廉價”的標籤,小米想要衝擊高端,將性價比的任務給了自家剝離出去的Redmi(以下簡稱紅米),也就有了紅米K30系列的性價比之作,回到產品的層面,通過4點來聊聊,紅米K30 5G到底值不值得購買?

一談設計

這並不是一個讓你有購買慾望的外觀設計,並不是說它有多醜,只是少了帶有質感的內味兒吧。為什麼呢?屏幕的塑料支架過寬、中框不顯高檔、色彩稍顯輕佻,這些都是沒有質感的元兇,能把玻璃做出塑料感也是很讓我費解。

深度體驗Redmi K30 5G,買5G版還是Pro?

但是,3.5mm耳機接口、紅外發射、type-c都是值得點讚的配置。

深度體驗Redmi K30 5G,買5G版還是Pro?

背部設計一下就讓人注意到……嗯……投幣口。但這一次我站紅米,在我看來這種對稱設計還是多少講究一些的,看著挺舒服的,可能是我太喜歡對稱美學了,比如魅族15一直是我心中的那個夢幻。

深度體驗Redmi K30 5G,買5G版還是Pro?

但這麼做也有一個缺點,攝像頭居中的設計,模組突出的很多,加上成本的控制,過度的不夠圓滑,顯得尤為突兀。

深度體驗Redmi K30 5G,買5G版還是Pro?

側邊指紋解鎖傳感器集成了電源按鍵,指紋傳感器變小了,錄入次數增加,識別率自然會下降一些,但還是在能接受的範圍內,解鎖速度也很快,最常用的應還是右手拇指和左手中指了,屬於習慣了能接受的配置。系統默認不開啟雙擊和抬起亮屏,抬起亮屏快於iPhone 11,雙擊亮屏慢於iPhone 11,搭配人臉識別使用還能用,說到人臉解鎖,甚至都沒在初次開機的快捷設置裡,看來是不被系統推薦的。

二談屏幕

這塊屏幕有三個談資、雙打孔、LCD和120Hz刷新率,雙打孔屏幕似乎是三星開始做的,還是旗艦機型, 展現出來時藥丸的形式,原來可以通過開發者模式調整讓兩個攝像頭獨立,升級新系統後就無法分開了,這個藥丸日常使用除了吸引眼球,影響不大,常規視頻除了變態的尺寸,都還可以接受,遊戲如果有按鍵多少還是會影響一些的。個人覺得K30完全沒必要弄個雙打孔,吸引眼球還不適用,為了景深,這算法還是算了吧。

深度體驗Redmi K30 5G,買5G版還是Pro?

LCD永不為奴,千萬不要誤解這句話,這句話說的是iPhone的LCD永不為奴,目前還沒有哪個廠商能把LCD調教成蘋果那樣,色彩飽和度自然也不如oled屏幕,邊緣的暗角也是存在的,這是LCD的特性。但也不能說LCD就不好,LCD無頻閃廣安更加舒服,同樣的分辨率下,LCD自然顯示上比amoled更細膩一些,尤其是刷微博、微信朋友圈等文字界面,這個價位用LCD比amoled屏幕還是要聰明不少。

深度體驗Redmi K30 5G,買5G版還是Pro?

120Hz屏幕刷新率絕對值,這是一個用著感覺不大,用了回不去的配置,大部分手機,比如萬元iPhone還保持在60Hz,120Hz絕對良心。從實際體驗上來看,其實redmi上120Hz刷新率玩票的性質比較大,但也不能說完全沒用,電量低、APP切換、APP不支持、過熱都會導致降頻,這種來回跳的刷新率,還不如一直保持在90Hz來的舒服,加強90Hz的優化,也比120Hz的意義要更大一些。

三談性能

首發曉龍765 5G芯片,LPDDR4,ufs2.1,安兔兔跑分32萬分,既然是消費推薦,肯定要面臨新終端機和老旗艦機的對比,畢竟價格差不多,2年前發佈的小米8配置是曉龍845,LPDDR4x,ufs2.1,也在2000的價位,安兔兔跑分在30萬分。

深度體驗Redmi K30 5G,買5G版還是Pro?

從cpu的天梯圖來看,845是強於765的,但少了一個5G,765的製程會更先進,理論上會更省電一些。單從硬件上考慮的話,不需要5G大可不必在K30上吊死,畢竟765的手機不好找,845的手機滿地跑,除了小米8還有很多備選項。

深度體驗Redmi K30 5G,買5G版還是Pro?

那麼765 5G實際體驗到底如何呢,常玩的遊戲王者榮耀、和平精英都可以流暢運行,和平精英不支持HDR高清模式,下結論,遊戲可以玩,體驗也尚可,少了高清畫質、高幀率的支持,普通玩家影響不大,純純的遊戲還是乖乖的上865吧。


四談影像

紅米K30系列首發了索尼 IMX686 6400萬攝像頭,不同的是5G版主攝鏡頭視角79.8度,4G版是79度,5G版微距鏡頭從200萬像素,單像素面積1.75μm,升級到了500萬像素,單像素面積1.12μm。在算法方面:4G版支持超級夜景,5G版支持超級夜景2.0,總結下來影像應能差距不大,但5G更好,搭配CPU算法能力更強。

深度體驗Redmi K30 5G,買5G版還是Pro?

個人覺得IMX686雖然心,但實際效果不一定比IMX600強,你們都知道我說的是榮耀V30,不是說686不強,而是除了coms還有調教,華為600的駕馭能力不用多說了,P20 pro一炮而紅,下放到了榮耀V30,由於686比較新,小米對於686的調教還欠缺些火候,也許不久的將來686的影像體驗會超過600。

深度體驗Redmi K30 5G,買5G版還是Pro?

那是不是說686就不好呢,當然不是,在紅米K30系列上能見到首發的686,還是很驚喜的,這個價位也非常的賺了,並且成像素質並不差,也屬上乘z,那還要什麼自行車呢,對吧。

深度體驗Redmi K30 5G,買5G版還是Pro?

深度體驗Redmi K30 5G,買5G版還是Pro?

深度體驗Redmi K30 5G,買5G版還是Pro?

深度體驗Redmi K30 5G,買5G版還是Pro?

深度體驗Redmi K30 5G,買5G版還是Pro?

深度體驗Redmi K30 5G,買5G版還是Pro?

總結

紅米K30系列再一次把性價比玩的淋漓盡致,先行發佈K30低端,PPT發佈5G版本,將高端硬件拉入千元機,雙模5G和驍龍765G中端手機價格降至1999元起,將索尼IMX686的6400萬主攝手機價格降至1599元,將120Hz刷新率屏幕應用到1599元的手機上。不管這個系列的銷量和口碑如何,紅米K30系列將對2020年手機行業的定價策略帶來巨大影響。

深度體驗Redmi K30 5G,買5G版還是Pro?

紅米更名一週年,回顧這一年,更名和佈局還是很成功的,尤其是引進盧本偉,哦不盧偉冰,紅米瞄準了行業老大哥華為,華為手機最近幾年的產品幾乎無懈可擊,有做工、有技術、有顏值,牢牢控制著每一個價位段的每一寸戰場。小米採用緊貼戰術來跟華為來對標,把兩個品牌的競爭常態化、激烈化、白熱化,逐漸讓用戶將兩個品牌放在一起考慮,做好老二的位置,打長久牌。事實上,這也是小米最近一年以來的營銷策略,雷軍和其他高管在微博上頻頻開炮。

深度體驗Redmi K30 5G,買5G版還是Pro?

正如2020年是5G換機潮即將到來x,紅米K30 5G在2019年末搶佔5G千元機先發優勢,貼身肉搏榮耀V30,小米10系列2020年初強勢歸來,加上意外的疫情推波助瀾,3-6線城市消費者不能出門,消費熱情向線上的加速轉移,作為互聯網品牌的小米,似乎佔盡了天時地利人和,加上逐步打開的海外市場,小米在未來2-3年的發展趨勢還是向好的,小米也是在未來最有可能撼動華為的國產手機廠商,3月1日,紅米K30系列銷售量100萬臺也是最好的印證。至於以後的發展,也都是預測,還是希望小米再少一些套路,少一些硬件堆疊,加強設計,提升技術,把真正量產的MIX系列做出來,這才是所有米粉的心聲吧。

最後用雷軍的一句話結尾:“我覺得有的人說,世界上最刻骨銘心的仇恨就是友商,其實我真的不是這麼看的,我覺得擁有華為這樣的友商是我們小米最大的幸運,因為最懂你的人肯定是友商,最愛你的人也是友商。我們和友商攜手同行,相愛相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